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接力长征日记•记者感言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05:50 解放军报

  党的魅力在实干

  我从江西瑞金参加了接力长征采访第一站。在红军老前辈身上,我感受到了党的巨大魅力。面对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参加红军、参加长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吃苦、冒险,甚至是杀头,但成千上万的人仍加入红军踏上漫漫征途。长征中,部队的任务经常变化,很多领导干部的职务也经常在变,绝对没有一个人讲价钱。我感到,党的魅力,也就是其强大
的吸引力,来自她完全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而实干,没有任何私利。跟党干革命,能找到激情、感受高尚、领悟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杜献洲)

  红军标语力量大

  湖南道县濂溪河畔的一堵红墙,见证了红军的勇敢与顽强。72年前,一个14岁的小红军战士在文庙的红墙上刚写完“工农革命胜利万岁,工农革命努力奋斗”的标语,就被尾追来的敌人开枪打死。但是,红军革命的印记却深深地留了下来。现在,墙上的16个字依然清晰可见。伫立墙前,从那短促有力、简洁明了的字里行间,记者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可以说,长征路上的标语是红军所向披靡的一把利器,其留给我们的价值,决不仅仅在于历史研究方面。(钱晓虎)

  吃水不忘挖井人

  位于瑞金城西的沙洲坝曾是个出了名的干旱地区,当地流传过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没水洗手帕。1933年9月,毛泽东带领工作人员和群众挖了一口水井,解决了当地军民饮水困难。解放后,瑞金人民给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并在井旁立下纪念碑,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站在红井旁,我感慨万千:饮水思源,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以感恩之心铭记他们,以深沉的感情缅怀他们。(代锋)

  英雄永远不寂寞

  七里荫岭是当年红25军进行庾家河战斗的地方。记者攀上山岭之巅,拜谒庾家河战斗纪念碑亭。走近碑亭时,发现纪念碑前摆放着一排火红的山茱萸,在苍茫的山色中像一团跳动的烈焰一样引人注目。充当向导的镇中学老师杨青山告诉记者,镇上的学生们对红军长征经过庾家河的历史十分熟悉,学校每年都在这里组织纪念活动。平时,也时常有学生自发前来拜祭。在这山深林密的地方,是谁默默地采撷来山茱萸祭奠先烈,无从得知。时间的流逝会冲淡许多事情,但革命英雄永远不会被淡忘,永远不会感到寂寞!(熊永新)

  淡泊名利好榜样

  7月29日,记者在遵义采访91岁的老红军王道金时,被深深地感动。王老16岁加入红军,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斗争,全程走完长征,期间3次负伤。但他反复说:“比起那些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我是‘小字辈’!”多年来,他不顾患有心脏病,经常深入农村、街道、学校义务讲传统。1983年离休的王老,现在住的是18年前分的房子,显得非常陈旧。他说:“我们国家还不算富,大家要体谅。该解决的,组织会考虑,自己不能伸手!”一个老红军,革命几十年不计个人得失,这种品质,这种情怀,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姜兴华)

  长征情怀代代传

  在四川小金县采访百里会师路,记者见到了12岁的小讲解员王丹。王丹是小金县达维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从9岁起,她就自愿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红军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碑”和达维会师桥的游客进行讲解。3年来,她几乎牺牲了所有节假日,始终坚守岗位,风雨无阻。王丹告诉记者,她是“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最崇拜红军。她说,红军长征教会了她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觉悟,令记者深为感动。感动之余,也生出一些感想,那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学习长征知识,传承长征精神。(梁蓬飞)

  呵护遗址见真情

  在被誉为“红军长征

加油站”的哈达铺镇,记者见到了架着双拐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馆长韩尔明。韩馆长1978年从教师转行到了文物战线,一干就是28年。当年在修缮“哈达铺红军干部会议会址”时,他亲自带领司机到深山老林中去拉运优质木料,被暴雨困在密林中七天七夜,因此而患上风湿性骨性关节炎,导致双侧股骨头坏死。长征路上,像韩尔明一样悉心呵护红色遗址的“管家”不计其数,正是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真情奉献,才让参观者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体验历史。我们应该深深地感谢他们。(李敬坡)

  知足长乐境界高

  在甘肃迭部县旺藏乡亚日卡村采访红军女战士、90岁的刘秀英老人时,我落泪了。当年,老人因腿伤留在了藏区,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如今,村民的生活仍然很艰难。老人说,过雪山草地,路上到处是冻死、饿死的战友尸体,我很怀念他们。我能活着看到革命胜利,很知足也很幸福。每每想起老人的话,我心里就难以平静。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革命事业的胜利,我们心中应当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多想想红军走过的路和倒在长征路上的烈士,履行历史使命就会多一分激情,多一分动力。(王雁翔)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