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23日 05:37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丁海明 欧灿 张天南

  今天,人民大会堂里隆重召开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到军博参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的人数也突破了5万,创下开展以来的最高纪录。

  70年前的今天,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取得最终的胜利。70年后,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深深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农民韩洪布从千里之外的山东莒南专程进京看展览,来了7天,看了7天,写了70首沂蒙小调。这位皮肤黝黑、满头白发的农民,用握锄头的手把70首小调整整齐齐誊写在留言簿上。他说,要让沂蒙山人用沂蒙小调世世代代传唱长征。

  红军后代、山西教师阮强明,遵照母亲“替我看看长征路”的临终嘱托,自己驾车踏上了长征路。车上,插着红军的旗帜,贴满老红军的照片。沿中央红军的路线,他走了11个省,行程万余公里,重走了长征路。据说,今年像他这样重走长征路的人可能有数万人。这是红军后人对长征的深情纪念。

  下午,军博门前的广场上,30多名少先队员向展览敬献了一条长达19.36米的巨型红领巾,寓意1936年红军三大方面军胜利会师。这些少先队员来自以英雄名义命名的“大渡河十七勇士中队”、“熊尚林中队”。这条迎风飘舞的红领巾,是孩子们对长征的庄严纪念。

  在人山人海的展厅里,记者还寻访到两个名叫“长征”的人。一个姓孟,一个复姓欧阳,两人都来自湖南。记者为这种巧遇而欣喜,也为这两个字的情感寄寓而感慨万千。

  说起以“长征”为名,军博研究员姜廷玉十分激动,他说,我们的运载

火箭取名“长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把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名字也叫“长征一号”,它们的模型就摆在长征展厅隔壁的展厅里。这一个个“长征”寄托着中国人对长征的深厚情感。

  近年来,在长征路沿途,全军和武警部队援建了102所“八一希望小学”,当地老百姓更愿意把这些学校唤做“长征小学”。这已不仅是对长征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新长征的呼唤和礼赞。

  对长征的永恒纪念,是红色火炬的传递,是精神血脉的传承。

  长征,早已成为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象征,成为追求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图腾。长征,是一条地球上的红飘带,是一枚别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的辉煌勋章。(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