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解放军内务条令:严禁将移动电话带入涉密会场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10月20日 10:16 科技日报

  今年3月,恐怖主义头子本•拉登的得力助手、“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阿布•祖巴耶达赫因为使用手机暴露了藏身之地而落网。9月中旬,“基地”组织的一个重要人物,本•拉登的代理人拉姆齐,在对“半岛”电视台发表讲话72小时后,中央情报局通过他打出的卫星电话查到行踪,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将其逮捕。

  手机成为恐怖分子引爆的重要作案工具

  2003年8月,印尼警方宣布,制造雅加达万豪酒店爆炸事件的恐怖分子使用手机引爆了藏在小汽车里的烈性炸药,结果造成上百人死伤。这种作案手法与2002年10月发生在巴厘岛的袭击事件以及菲律宾大使官邸的爆炸完全相同。在2004年3月发生的马德里“3•11”恐怖袭击中,手机也成了恐怖分子的重要作案工具。恐怖分子将手机作为引信绑在炸弹上送上满载乘客的火车,并在安全距离外拨打手机引爆炸弹,结果造成西班牙有史以来伤亡最惨重的恐怖爆炸案。2005年4月3日晚,泰国南部重镇宋卡府合艾市的合艾机场、家乐福商店和一家酒店几乎同时发生爆炸,造成至少2人死亡、约75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外国人。泰国军方介入调查后表示,炸弹是通过手机信号引爆的。2005年8月3日,美国纽约警察局在新闻吹风会上公开了7月7日伦敦爆炸案的详细情况:自杀式袭击者使用过氧化氢之类的寻常物品制造炸弹。他们把炸弹存放在与简陋公寓毫不协调的豪华冰箱里,用来引爆炸弹的可能是手机。

  不要回拨任何陌生人手机的“未接来电”

  通过上述几次恐怖爆炸事件,我们不难看出恐怖分子变换手法,随意拨打陌生人手机,然后关停手机设置炸弹,尔后通过不知情者的回电,借机引爆炸弹,成为恐怖分子惯用的手法。据报道,美国近日对民众提出警告,如果看到陌生的“未接来电”号码,千万不要回电,以免沦为恐怖分子引爆炸弹的共犯。一时间,“不要回拨任何陌生人的手机‘未接来电’,”成了美国人们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近年来,恐怖分子屡用手机引爆炸弹,造成重大伤亡。手机引爆器究竟是谁发明的,这已无从查起。据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囊团“全球安全”组织安全专家约翰•派克表示,将手机改造成引爆器其实并不复杂,这是特工、间谍训练的必修课程。只是令人遗憾的是,这项技术现在却被许多恐怖组织所掌握,并充分用于实施恐怖袭击。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透露,同其他爆炸装置(定时器或者无线遥控设备)相比,手机引爆法可让恐怖分子“在距离现场很远”的地方展开袭击,并可在事后安全逃脱。

  俄罗斯“手机行动”打响反恐手机战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左右到26日凌晨长达58个小时的车臣匪徒劫持人质的危机中,细心的莫斯科手机用户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自己的手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感叹号或者一个处于开启状态的挂锁。这并不是手机发生了故障,而是运营商为了协助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对车臣恐怖分子对外界的通话进行监听而停止了对这些用户的通话和短信息进行加密。据报道,在人质事件发生后,莫斯科当地的手机上就出现了这些符号,而当危机于26日凌晨结束后不久,这些符号就消失了。莫斯科的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掌握在3大运营商手中。近40%的莫斯科人都是它们的用户。人质事件发生时,这3大运营商很快应联邦安全局的请求,关掉了手机编码系统,配合安全部门监听从轴承厂文化宫剧院中用手机打出的电话。在这惊心动魄的58小时中,“手机行动”为解决人质危机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据亲身经历这次人质危机的人说,劫持人质的车臣匪徒不但自己用手机与同伙联络,还威逼被扣押人质用手机给亲人和媒体打电话求助,试图借此向俄政府施压。但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情报人员也通过监听,及时了解了剧院内的情况,并及时向普京总统汇报。最后突击的成功也得益于“手机行动”。

  手机手枪隐性武器更需严加防范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在007系列电影中,詹姆士•邦德曾经使用过一种设计精巧的“手机手枪”。但令人惊讶的是,如今这一科幻味十足的武器竟然真的变成现实。近日,包括联邦调查局(FBI)在内的美国各执法部门接到通知,严防这种目前已经在欧洲大陆流传开来的“隐形杀手”登陆美国。日前,纽约警察局文件披露说,这种酷似007电影中的“手机手枪”的设计极为精巧,折叠时和一部普通手机毫无区别。但推开这种“手机手枪”的滑盖,便可将4发子弹分别装入4个独立的隐藏式弹膛。惟一不同的是,从分量上说,它比真正的手机略微重一些。枪膛则被设计成手机天线的模样,因此不易引起怀疑。在这种“手机手枪”的数字面板下面,暗藏着一支欧洲制造的点22口径手枪,只需轻触5、6、7、8这4个数字键,便可高速连续发射4发子弹。据文件称,这种“007武器”目前早已在欧洲的地下黑市上广泛流传。尤其在荷兰和斯洛文尼亚等国的地下毒品及军火交易中,一旦各派发生争斗,它那隐藏式的设计往往在关键时刻大显神威,因而格外受到青睐。美国国土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FBI)等执法机构,也已经接到通知,对这种隐性武器严加防范。

  手机窃听成为获取情报的重要手段

  面对手机通信泄密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当今美国等军事强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大纵队、高立体的覆盖全球的电子监听网络系统,利用这些侦察网络,广泛地收集对手或潜在对手的电子情报。最著名的如美国国家安全局建立的“梯队系统”。整个系统动用了120颗卫星,在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设置了数十个大型地面接收站,在美国和英国设有两个数据中心。“梯队系统”的强大功能令人吃惊。据说,全世界95%%的通信信息都要经过这一系统的“过滤”,包括电话、文传、电子邮件等都会被它截获。它利用美国的卫星网络,截取移动电话通信的微波信号,在同一时间,可记录数以百万个电话通信信息,然后利用效能强大的搜寻设备,寻找一些可能对安全构成威胁的字眼。可以说,我们每一次使用手机,都要经过他们的“过滤”。一个国家的军事秘密关系着国家安全,如果随意带手机、呼机出入部队的作战指挥室、办公自动化机房、传真室及其他信息防护部门,这无疑给了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

  手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泄密隐患

  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就运用了电子侦察卫星来搜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信息。由于害怕遭窃听,据说拉登一直不用手机。在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工采取手机窃听战术,截获了伊拉克高官的重要通讯信息,掌握他们的行踪。由于萨达姆不使用手机下达指示,而是采取用人工进行送情报的方法,致使美军拿他没有办法。我军新颁布修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明确规定:“严禁将移动电话带入作战室、情报室、机要室、通信枢纽、涉密会场、军用飞机和舰船、重要仓库、导弹发射阵地等场所;在设有有线通信工具的场所工作时,不得使用移动电话办理公务。严禁使用移动电话、寻呼机谈论、传送涉密信息。”实际上,不许带手机进重要场所并非我国首创,一些发达国家的情报部门、军方和重要政府部门都禁止在办公场所使用移动电话,即使是关闭的手机也不允许带入。

  新闻缘起

  八月三日,美国纽约警察局在新闻吹风会上公开了七月七日

伦敦爆炸案的详细情况:自杀式袭击者使用过氧化氢之类的寻常物品制造炸弹,他们把炸弹存放在与简陋公寓毫不协调的豪华
冰箱
里,用来引爆炸弹的可能是手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