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名将后代长征路上的思念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6日 09:23 中国国防报
本报记者 张天南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新纪元;70年后,当年红军指战员的后人沿着父辈们走过的路线,重走长征路,展开了一次由“特殊人物”组成的红色之旅。

  一张手术台。在长汀福音医院,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健找到了曾救治过父亲的手术台。1927年,傅连暲院长亲自为陈赓动手术,并采用先进的医疗手法,为他成功保住了受伤的
左腿。在手术室里,陈知建一边摸着手术台,一边感慨地说,福音医院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我们这些红军的后代就是要到当年父亲们战斗过的地方来缅怀和瞻仰。当然,包括罗荣桓元帅在内的许多红军伤病员都曾在此治过伤。

  一间办公室。当年的红军中革军委所在地只不过是乌石垅村的一间农舍。在这里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见到了父亲当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办公室。她从来也没有来过这里。她看到父亲用过的床,一边慢慢地坐下来,一边自言自语说:“可别压坏了。”在窗前的办公桌上,她看到几本父亲阅读过的军事战略书籍,便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掸掸上面的灰尘,一页一页慢慢地读了起来,就像是一个乖巧的女儿在为父亲整理书籍。

  一口“红军井”。中央执行委员会旧址的东南面有一口“红军井”。这是当年毛主席带领红军战士和人民群众一同开挖的。井边还竖起一块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字样的牌子。朱德元帅的女婿刘铮激动地说:“我们党、我们这支军队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幸福的,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才是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创造人间奇迹的力量源泉。”

  一块小石头。在向瑞金烈士纪念馆行进的途中,黄克诚大将之女黄梅总是弯下腰来在草丛中寻寻觅觅。她准备每到长征的一个重要地点便捡一块小石头留作纪念。她现在捡的是第3块,也是此次行程的第3站。前面两块分别是在

福建省三明市的宁化县和龙岩市的长汀县捡到的。小石头虽不重,却好似浸透着父辈们在长征中撒下的鲜血和汗水。把它们带在身边,她就好像能时时刻刻感受到父亲的体温。

  一段难行路。离开湘江江畔的开国元勋子女们驱车从湖南的通道经黎平、猴场到达贵州的遵义,一路颠簸,翻山越岭。汽车每一天都在作着几百个S型曲线运动。“行路难,行路难,多崎路,今安在……”当年唐代诗人李白《行路难》的诗句仿佛印证了红军长征时在这里所走过的一段不平坦的道路。

  开国元勋子女乘车翻越云贵高原一带的崇山峻岭时,才真正体会到父辈长征时的艰辛和现实的严峻。“自然环境的恶劣和身体的疲惫倒是小事,红军指战员们面临的最大的考验却是长征初期军事指挥上的失误。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才确立了新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刘伯承元帅的儿子刘太行说。这崎岖难行的山路仿佛印证了红军当年历经无数次挫折磨难,仍在不懈探索正确革命道路这一过程的无比艰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