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九一八75周年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问题仍未解决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 17:57 国际先驱导报

  日军遗弃在中国化学武器至今仍在为害人间,问题并非不能解决,关键在日方态度

  国际先驱导报驻黑龙江记者王茜、常璐报道 一枚炮弹竟能让一个人痛苦几十年!

  李臣选择过自杀,在一种困扰了他几十年的疾病面前,他近乎崩溃。导致他生病的罪魁祸首是侵华日军留下的一枚装有化学毒剂的炮弹。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75年,中国人依然无法完全摆脱战争的阴影。

  化武就像定时炸弹

  1974年10月20日,黑龙江省航道局职工李臣在船上作业时,吸泥泵意外地吸上来一枚炮弹,炮弹弹头已坏掉,而且不断向外流出黑色的液体,并染到李臣的皮肤上。这次“意外接触”后,李臣的双手及全身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泡,头上的泡有鸡蛋般大小,手上的水泡像一串串葡萄,破裂的水泡里冒出黄色的液体。

  病情反复发作使李臣不得不周而复始地入院治疗。直到现在,后遗症还一直折磨着他:嘴角流血沫,唾液紫红,嘴里发苦;浑身无力,有时呼吸困难;头皮反复糜烂,天一热就渗出液体;手指间还有新肉粘连,有时从中渗出液体。家里因失去李臣的收入而变得异常拮据。心怀愧疚、不堪痛苦折磨的李臣曾喝下4瓶烈性敌敌畏,幸亏被及时发现,抢救3天3夜才捡回了命。

  侵华日军遗弃在中国的大量化学武器将中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学武器储存库,这些化学武器如同拧上发条的定时炸弹,时时刻刻威胁着中国人的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李臣只是一个缩影。2003年8月4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毒剂泄漏事件,造成了44人受害,其中伤势最严重的李贵珍死亡,至今让人记忆忧新。

  日方耽误问题处理

  有关人士忧虑地指出,目前仍有部分被日本军队秘密埋藏和丢弃的化学武器尚未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镇开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遭遇毒弹而引起中毒伤人的事件将可能随时发生。而那些已经发现的毒弹,因没有有效的处置手段,仍是个巨大的隐患,一旦因严重锈蚀而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1999年中日双方签署了《关于销毁中国境内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但日方处理在华遗弃化武的效果很不理想,“尽管从整体上看,中日双方的合作还是向前推动着,”有关专家说,“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部分毒气弹得到了处理,在规定期限内结束销毁工作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此前中日双方约定的截止时间在2007年。

  更让人担心的是,至今中国方面并不清楚总共有多少遗弃化武?都埋在哪?据中国社科院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问题专家步平介绍,对于我们未知的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数量和位置,日本政府一直没有提供必要的资料。

  日本在战后曾长期否认研制和遗弃化学武器,直到1991年迫于事实和国际压力,日本才勉强承认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但后来的处理工作进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对化学武器的处理花费巨大,初步估算需要几十亿美元,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国内有声音反对和阻挠遗弃化武问题处理。

  据统计,迄今为止,中日双方对日本遗弃在华化武进行鉴别确认调查、挖掘回收及安全化处理等各类作业共计六十余次,共挖掘回收日本遗弃化学武器37499件,化学战剂污染物近二百吨。但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的实质性销毁尚未开始。

  近年来,中方向日方共通报了60处新发现的日遗化武的有关情况,要求日本政府派团进行确认调查和安全化处理。日方以人手和经费有限为由,每年只安排两三次调查,致使许多日遗化武得不到确认和安全化处理。

  中日态度对比鲜明

  当年,由于日方声称本国国内法禁止化学武器入境,国民也难以接受,加之运输难以确保安全,考虑到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从尽快消除遗弃化武对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以及诚实履行公约出发,同意在中国境内销毁日本遗弃化武。

  所以1999年《备忘录》签署后,中方立即启动了销毁设施选址的研究工作。经过反复对比和筛选,最终从9个候选场址中确定了在哈尔巴岭日本遗弃化武埋藏点附近建设销毁设施。

  据介绍,位于吉林省的哈尔巴岭是原始生态林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以及政府关于天然林保护的规定,原始森林是禁止砍伐的。但为了销毁日遗化学武器,我国政府同意砍伐170公顷原始森林。现中日政府正在协商有关细节问题,有望在2006年下半年完成征地工作。不过,真正要让这个地方发挥实际效用,显然还需日本方面更为积极的配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