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型雷达多次发现敌某型高空侦察机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4日 06:59 解放军报 | ||||||||
“东海之滨,高山之巅,那就是雷达兵战斗的地方……”东海之滨某高山雷达站,一曲高亢嘹亮的歌声在营区回荡,记者被那催人奋进的旋律深深感染。山路弯弯,透过山顶新型雷达的巨大圆形穹顶,记者看到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脚下无边的云海,还有英勇的海军雷达兵一双双穿云破雾的“火眼金睛”……
雾海擎天:功勋“尖刀站”名不虚传 雾锁群山,上山的路就像在云梯上攀登。“一年一场雾,年初到年终”,随行的旅领导说,这句话用在以雾大、雾浓著称的某海岛雷达站身上决不夸张。春夏秋冬,岛上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被雾气紧锁。战士们说,晚上能枕着有阳光香味的被子睡上一觉,是他们最奢望、最惬意的事情。 但官兵的精神从来没有因为大雾而变得消沉。当年,该站的前辈们曾因“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而被徐向前元帅授予“老虎连”的荣誉称号。现在,面对现代战争的考验,官兵们更加明白,必须铸造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锋刃利剑! 某型雷达由于长时间被海岛雨雾气候腐蚀,性能日趋老化。官兵们不等不靠,大胆总结多年积累的维护检修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功底,编制了《层次化雷达故障诊断》等3套软件,使该型雷达故障检测由手工排查的数小时缩短到自动检测的数分钟,经过自己改装的雷达,探测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空情处理更加快速、准确,改变了原来只能依靠上级指挥所指示的被动局面。 创新无止境。官兵们根据专业特点,总结出“纸上、机上、荧屏”三位一体的组训模式,瞄准实战开展自动化模拟训练和无纸化训练,使部队战斗力实现了跨越,连续多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和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成为东南沿海名副其实的情报“尖刀站”。 动若风发:新型“机动营”神出鬼没 夜幕徐徐拉开,战鹰即将翱翔,隆隆的战机轰鸣声在山间回荡。远处,雷达舒展“双翼”在空中旋转,神秘的电磁波一环环向云层扩散……被誉为“万批空情无差错”的五级士官张全龙密切注视着方舱内荧光屏上的扫描线,闪烁的灯光映照着他冷峻的表情。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 接到紧急命令后,某机动营在完成机动、架设、展开、调试等一系列战斗动作后进入待战状态,营长赵西山抬腕一看,仅用了5分钟! “机动营官兵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精湛的战斗技能、硬朗的战斗作风和快速的反应能力,这样才能去完成常人无法想像的艰巨任务。”他们着眼未来海战场,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大力开展“一专多能、一兵多用”为主要内容的交叉练兵活动。他们规定:义务兵掌握2种战斗值班本领,初级士官具备3种专业技能,中级士官胜任组训、指挥和协同复杂疑难空情的处置能力,就连炊事员也要懂得测报、操纵!半年后,官兵的训练水平大幅提升,实战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营已有170多人次打破了旅以上的各项训练记录。 随时能拉动、随时能打仗、随时能打赢!机动雷达转移迅速的特点和强大的低空探测性能被官兵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转战东海前哨,向夜空编织天网,在云海翻飞电波,以风驰电掣之势,出色完成了多型战机的前出引导任务。 云端筑网:东海“甘巴拉”耳聪目明 海拔1098米、被称为东海“甘巴拉”的某高山雷达站上风光无限。云雾在山间游荡,山花在枝头绽放,前不久,记者在这里目睹了一场无形战场的实兵演练。 “上级通报:某电子侦察机在我外海活动,我机战斗起飞实施拦截,进入一等战斗部署!”站长曹国荣的话音刚落,官兵们已经向峰顶的指挥所飞奔而去。积雪淹没了上山的石阶,却丝毫没有迟滞他们的脚步。 “发现‘敌机’,方位×,高度×,速度×!”“敌机”被我雷达迅速锁定。 “H站,我机已经起飞,注意搜索,加强保障引导!” “发现目标!”上级命令的话音刚落,操纵员就以最快的速度搜索到了我机的位置。随即,在他们强有力的保障下,我机成功实施拦截成功! 冰雪、台风、雨雾,几十年来,一代代官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创业。当年,该站官兵曾引导“海空雄鹰团”和高炮部队取得了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的辉煌战绩。近年来,随着新型雷达列装,他们又多次发现敌某型高空侦察机,多次出色保障我海军航空兵完成了战斗拦截、机动转场和舰机合练等重大战备、演习任务。 “雷达是我们的肩膀,蓝天是我们的胸膛!”守高山、戍海岛,大山和云雾给了雷达兵一种无与伦比的豪气,他们警惕守望海空、抢占克敌先机,用智慧和忠诚在祖国东大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无形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