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一部教材写了20年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2日 06:29 解放军报
卢飞 本报记者 张旗

  新闻事实

  由通信指挥学院博士生导师叶酉荪教授历时20年、4易其稿撰写的一部教材,继去年被列入全军某项重点工程建设课题之后,近日又先后被空军工程大学、大连舰艇学院等6所院校选定为研究生学位课教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研究生:“任何科研成果都是知识积累、沉淀和厚积薄发的结果,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仅靠短期行为急
于求成,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创新。”

  20年前,叶酉荪搞科研也常常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他们申请来科研经费,抽调人员组成课题组,借来一些资料,就开始日以继夜地封闭攻关,结果出了一些应急式的零散成果。攻关一结束,课题组就解散了,研究就此止步。如此循环往复,科研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以拿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他为此苦恼不已。

  恰在此时,一门通信专业课程教材编写的任务落到了他的头上。他一边向通信指挥和通信技术教员多方请教,一边对通信指挥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学员基础和需要的同时,拟订出教学大纲。此后,他对照大纲广泛收集资料,从研究该学科的最新成果入手,开始了自己的研究。“此种编配体制方案面对实战,有多大的可信度”、“该项理论成果的技术验证,突破口在哪里”……20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在他的脑海,他的研究在一次次的科研“突围”中不断深入。就这样,叶酉荪历时20年、4易其稿,终于写出了这本具有自主创新成果的教材。

  就事论理

  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

  ■张旗

  当前,我军院校科研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员写书东拼西凑,一年写几本书,各种形式的“概念创新”层出不穷,却鲜见自己的真知灼见。叶酉荪教授注重知识的积累、沉淀和厚积薄发,20年磨一剑的实践给人以启示。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指出:“真正有突破性的贡献,绝大多数不是用攻关式的方法发展出来的。”这些年来,一些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课题不可谓不多,却少有比较有影响的成果,像叶教授这样耐得住寂寞,20年钻研一个课题,就更显得难能可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