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嘉陵长忆“红军渡”——访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21日 11:0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川东北苍溪县,塔山湾“红军渡”。

  塔子山上默默耸立的古白塔,脚下滔滔的嘉陵江水,讲述着当年红四方面军英烈的故事……

  住在苍溪县光荣院的老红军何大良,今年85岁了,一双大手还十分有力,握得记者手
掌酸痛。就是这双手,当年把渡江大军先遣队的旗帜扛过嘉陵江。“冲,往前冲!不怕死,死了也值得!”也许是枪炮声给他耳朵留下了后遗症,也许是他心中还荡漾着当年的战斗激情,何大良给记者讲述故事时,嗓音近乎在吼。

  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1935年1月22日,党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敌人为阻止我军西渡,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约600里长的嘉陵江西岸一线。

  在苍溪红军渡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71年前的石刻标语口号:“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1935年3月28日晚9时许,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发出“急袭渡江”的战斗命令。塔山湾作为主渡口,渡江突击队秘密将几十只木船从塔子山后抬往江边。

  “那晚,天下着小雨,路面湿润。”家住苍溪云峰镇张王村七组93岁的老红军刘玉贵,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营长让我们脚掌擦着地面走,任何人都不准发出声音。船到江边,轻轻推入水中。我们班八九个人坐一条船,都蹲着,双手抓住船沿。借夜幕和江水声掩护,突击队偷袭成功,直到我们连续“摸掉”三道岗哨,进到敌人营部时,守兵才发觉,奇袭立即变为强渡。塔子山上我军20门迫击炮和几十挺机枪一起怒吼,掩护突击部队向西岸敌人冲去。

  苍溪县党史办原主任赵华修深情地讲述了一个细节:敌人不断向江上开炮,嘉陵江腾起一个个冲天巨浪,渡船上一名船工被炸死,一个红军女战士立即抓起船篙,继续撑船。快到岸边时,女战士不幸中弹,肠子流出来,但她没有吱声,用手将肠子推进肚里,勒紧腰带,继续撑船。船到对岸,她仍然挺着身躯,目送战友们冲锋,最后倒在激流中……

  她叫石磨玉,家住苍溪县石家坝,牺牲时年仅19岁。“红军渡”碑上的女战士雕像就取自她的原型。

  与此同时,红军右路和左路分别在苍溪鸳溪口、涧溪口强渡成功。3月29日中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架浮桥过江,迅速向敌阵地两翼席卷。

国民党军阀经营3个多月的六百里江防迅速土崩瓦解。

  从此,红四方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苍溪人民与红军血脉相连

  “苍溪山水遍布红军脚印,苍溪人民与红军血脉相连。”红军后代、苍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国发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等率领下,于1933年6月进军苍溪,在2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1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和647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

  位于苍溪塔子山后山下的谭家大院,是红四方面军渡江战役的军事指挥所。当年,一些红军的高级将领就在这里指挥渡江。历经70多年风雨,这幢川北民居大体保存完好,如今住在这里的几家谭姓老人和他们的后代,说起往事意犹未尽。

  走进嘉陵江支流东河岸边王渡场,陪同的赵华修介绍说,红军依靠苏区群众,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建造了75只渡船。苍溪红军渡纪念馆展示了这些渡船模型:船身小巧,每只可容一班人,航速快,适合强渡,当地群众叫它“毛蚌壳”。

  苍溪文昌的不少群众给我们讲起一位老妈妈,她叫张权氏,当年红军住过她家,走时悄悄留给她一些钱币。她把这些钱币缝在衣衫的夹层里。白匪来后,多次拷打她,却没得到半点东西。苍溪苏维埃秘书张凯元珍藏着“红军印”,受尽酷刑,被国民党军押到48个场镇、24个山头示众,但他始终没把“红军印”交出去。这两件用鲜血保护下来的珍贵文物,如今陈列在苍溪红军渡纪念馆。

  传播革命真理,撒下革命种子

  1933年6月至1935年5月,红军在苍溪的三个年头,几乎无日不战。当时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县境内,就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

  由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错误,红四方面军的长征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在距离苍溪县城4公里的云峰镇鼓锣村,记者见到红军后代、村委会主任王仕发。他说:“我们村出过红军的有好几家。1932年,我家4口人就有3人参加红军:爷爷、姑姑和我父亲。本来,爷爷只带父亲走,姑姑正在山上放牛,扔掉缰绳就跟着他俩进了队伍,家里只剩奶奶……奶奶靠打短工维持生活。爷爷在过草地时牺牲了。父亲和姑姑在队伍被打散后,流落在甘肃一带当牧民,解放前后,两人分别回到家乡。

  前年秋天,王仕发的父亲和姑姑先后去世。老人生前常唠叨:“那时要不是错误路线的干扰,我们早就到延安了。”

  苏区时期的苍溪,烽火连绵,烈士的鲜血染红山河。苍溪有2.5万多人为革命献出生命,有18人成为共和国将军。

  红军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的革命真理,撒下的革命种子,激励着千千万万苍溪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塔山湾渡口正式改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列为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83岁高龄的徐向前元帅饱含深情,亲书“红军渡”几个大字。2001年,“红军渡”被中宣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苍溪县开发建设了红军渡风景区,景区以强渡嘉陵江战役为主题,突出“红土地、绿山水、梨乡情”特色。2004年,红军渡风景区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记者 李忱 刘裕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