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毛泽东的乡里——长征功臣杨得志(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 16:02 湖南日报
毛泽东的乡里——长征功臣杨得志(图)

1960年,杨德志将军(左二)陪同聂荣臻观看济南军区部队军事表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吴东峰

  毛泽东曰:“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呀!”毛泽东继曰:“此人一直是志愿军,上井冈山就是志愿的,就是志愿军!”

  杨得志将军中等身材,敦实健壮。祖传黑发,青丝如墨,茂密如蓬,年逾花甲,仍茂密蓬勃,人称“青春不老头”。

  杨得志将军指挥作战,关键时刻有主意,每临大事有静气。下命令,作动员,不慌不忙,慢声细语,山崩于前地裂于后而面不改色。

  1953年10月1日,杨得志将军率志愿军代表团回国参加建国四周年国庆观礼。毛泽东于观礼台向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介绍曰:“此人大名叫杨得志,当年强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如今志愿军的副司令,德怀的助手。湖南人氏,我的乡里呀!”毛泽东继曰:“此人一直是志愿军,上井冈山就是志愿的,就是志愿军!”

  杨得志将军,湖南醴陵县(现株洲)南阳桥人,铁匠世家。家贫如洗,母生子女十四,活三人。将军八岁随父学打铁,十一岁帮人放牛,十四岁与兄赴安源煤矿当矿工,十六岁至衡阳作挑夫,能挑八十公斤货物,赤足行走二三十公里。将军言,于安源煤矿初识李立三,其时名李龙,常与工人讲古,如《水浒》中的鲁智深、武松、李逵和孙二娘等等,绘声绘色,印象极深。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红七师路过衡阳,招募新兵。杨得志将军随其哥杨海堂等25位筑路工人,报名应征。将军留任师部通信员,后调特务连三排七班当战士。初战即与敌白刃格斗,勇猛如虎,孤身战一敌穷追不舍,敌大惧,“扑通”举枪跪降。将军缴其枪,放其生路。

  1931年初夏,时任红十一师师部特务连连长的杨得志将军,以枪胁逼民工赶路,不慎失手走火,一民工当场毙命。师党委为此给予留党察看一个月和行政记过处分。一月后,根据将军表现按期撤销处分。建国后,有人向将军建议,处分既已撤销,档案里就不必填写了。将军则不然,写自传,填档案,书简历,必详叙其事。

  1932年初,杨得志将军调任红四十五师管理科长。某日行军,因下雨而未能安排好特务连宿营地,特务连连长与之争吵。将军心中窝火,向寻淮洲师长诉苦。寻淮洲闻之哈哈大笑曰:“小事、小事。”又曰:“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不是封建朝廷的官,我们是共产党员。肚子里撑不下船,还盛不下几根稻草呀?”又以双手比画曰:“要能撑船,小船、大船、火轮船,都要撑得开!”杨得志将军谨记之。不久,寻淮洲召杨得志将军曰:“好了,要你去打仗,带一个团!”将军以为误听,问:“一个团?”寻答:“新成立了九十三团,你当团长。”又曰:“我给你讲清楚,管理工作搞不好,顶多吵吵架,打仗不好,可是要丢脑袋的!”是时,杨得志将军二十二岁。

  红军长征途中,杨得志将军率红一团为先遣队,夺乌江,克遵义,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穿越毛儿盖,攻打直罗镇。凡生死之地,危急之时,将军之红一团必创奇迹,夺头功,化险为夷,峰回路转。将军之名由此而大振,誉为“长征第一功”。

  杨得志将军言红军过草地曾见一种鸟,如牛犊大小,背青腹白,张翼丈余,行则摇,飞则鸣。其时有人谓之驼鸟,后将军于公园见驼鸟,言其状大异。又见野羊,高三尺,面酷似猫,又酷似猴,有黄、白、黑三种,数百为群,你拥我挤,飞驰而过,蔚为壮观。又见泥塘中有鱼群,黑绿色,粗大者如鳅,细小者如虾,伸手捉之竟不动,盖其从未见人之故也。

  杨得志将军言,长征途中某日,毛泽东到将军所在部队。杨派人上街买梨数只,盛于破铁盘中招待之。毛泽东甚喜,问:“有辣椒粉吗?”将军纳闷,曰:“有”。即命人急取辣椒粉。毛接之,与将军言:“你这个湖南人吃没吃过辣椒粉拌梨呀?”言罢,撒辣椒粉于梨上,津津有味食之。

  1951年2月,时任十九兵团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率部赴朝作战。继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司令员。杨得志将军言,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经常使用三种打法:一曰“抓一把”,即选择有利地形,对那些无关紧要而又不易控制的目标,采取速战速决的手段,打了就走。目的在于杀伤敌人。二曰“挤阵地”,即对我威胁较大的敌突出的前沿和连排支撑点,要千方百计地把敌挤走,占为我有。三曰“楔钉子”,即对敌人白天坚守晚上撤离的阵地,派小分队夜间潜入,埋入地雷。待次日敌人进入阵地时给予杀伤,或派小分队深入到敌后,袭扰敌炮阵地。

  建国初期,军委总政治部设有越剧团。其前身为四十年代上海之“玉兰越剧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剧团曾数次入朝慰问演出,主要演员有徐玉兰、王文娟等。某日,杨得志将军与徐玉兰、王文娟于野外聊天。忽闻“隆隆”声响,继而见三架“野马式”飞机凌空而来,徐玉兰与王文娟竟站立呆望。将军心急如火,左手拉徐玉兰,右手拉王文娟,直奔坑道。刚进坑道,敌机炸弹便响了。事后,王文娟、徐玉兰见杨得志将军,恭称“救命恩人”。

  1963年初春,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化名杨超,与李耀文(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陈美藻(济南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长),到济南军区驻徐州某部六队当兵。将军背背包徒步由团到连,居大宿舍,睡木板床。当晚即参加连队夜间射击训练,次日晨参加五公里长跑。将军在连队一个月,擦玻璃、倒痰盂、冲厕所,苦活、脏活、累活,抢着干。夜半上岗,挥大锹挖工事,端步枪练刺杀,无一丝一毫特殊,士兵们称之为“老杨同志”。

  杨得志将军喜京剧、豫剧,尤喜唱湖南花鼓戏。抗美援朝中,曾与其夫人申戈军于文艺晚会中对唱花鼓戏《刘海砍樵》,博得阵阵热烈掌声。将军晚年不输后生,高兴之时,能跳霹雳舞。

  杨得志将军有三件宝:一为红军于瑞金发的第一枚一级红星勋章;二为一把左轮手枪;第三为存放了五十多年的云南白药。

  1992年,杨得志将军撰写的《杨得志回忆录》出版。其中对红军时期的指挥员回忆甚详。如言红三军团四十五师师长寻淮洲,矮个,驼背。初见时寻正手握红蓝铅笔于纸上胡乱画,并与将军眨眼微笑。将军以为是文书,不以为然,后经政委介绍,方知为大名鼎鼎的“寻淮洲师长”。又言,红一师师长李聚奎性格开朗,直言快语,如同打机枪点射,“突突突”,便完了。故到李师长处接受命令,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他前面一句话,你还未听清,后面一句话就完了。又言,红十一师师长曾士峨,黄埔军校生,右手掌残疾。红军时期某战役,曾士峨命令杨得志将军曰:“敌人要抢占那个山头。你带特务连上去,一定把那个山头先抢到!抢不到我杀了你的头!”将军晚年回忆曰:“抢不到山头杀我的头这句话,不是随便讲的。曾师长是说到做到的。”

  《杨得志回忆录》另记载,红七师二十一团团长,江西吉安人,因镶有一颗金牙,人呼之“老金”,真名则无人记之。老金从不打滑头仗。红军攻打乐安,十九团被困于城下,杨率二十团与金率二十一团驰援。两人一道于前沿指挥,“老金”被一弹击中,牺牲于将军怀中。红二师五团政委陈雄,军、政双全。攻打山城堡战斗中,陈雄率部受阻,屡攻不上,伤亡较大。是时将军急赴五团督战,亲眼见陈雄勇扑敌堡,将一束手榴弹塞进射孔,与敌同归于尽。将军回忆至此,郑重指出:陈雄应是我军第一位舍身炸碉堡的英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