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 06:21 解放军报
新华社记者 常璐 白洁

  开栏的话:在新中国即将迎来57岁生日之际,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等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从今天起,同步推出大型人物访谈类专栏《经典中国·我和我的祖国》,通过采访普通百姓、基层群众以及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活动、重要领域的亲历者、参与者、建设者和代表性人物,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创造的辉煌业绩;充分反映这些巨大变化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和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充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辛勤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决心。

  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在世界各个角落感受着祖国形象和影响力的变化。在新中国成立5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中国公民,听他们讲述在不同国家的故事。

  “China,了不起”

  “当地人看到我们臂章上的五星红旗标志都竖起大拇指,意思是‘China,了不起’”山东边防总队的宋喜全说。2005年12月至2006年8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三期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在八个月的海地维和过程中,宋喜全和队友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海地反政府武装最集中、被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评估为危险度最高的

红色警戒区域,完成了海地国家一号公路、太子港地区的武装巡逻和突击检查,联合国选举物资仓库、大选计票中心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等任务。

  除了执行维和任务外,防暴队还从国内带去了书本、学习用具等,送给太子港唯一一所学校的师生们。“走进学校时,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跳着当地特有的舞蹈欢迎我们,他们知道是China带来的礼物。”宋喜全说。

  回国前夕,联合国授予防暴队全体队员“和平勋章”,以表彰其在海地维和行动中做出的贡献。

  “这是联海团成立以来首次授予防暴队集体的荣誉。”宋喜全非常自豪地说。他在总结中写道:经历了在政局动荡、远离祖国的海地240多个日夜的维和生活,每天都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血与火的考验,我才深切地感受到,有一个伟大、安宁并日益走向富强的祖国,我感到无比骄傲。

  “中国大不一样了”

  “‘神六’上天时,当地人看到报道后都觉得中国大不一样了。”45岁的马立华是北京建工集团国际工程部的工程师,今年4月刚从多哥回国。作为中国援建多哥总统府工程技术组的组长,他见证了这个非洲国家总统府拔地而起的全过程。他说,在多哥工作,可以深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什么都没有。”马立华谈说援建工作的困难时说。“除了砂石,所有材料、工具都是从国内运过去的,主要的200多名建筑工人也是国内过去的。”

  “中国在多哥援建的工程,建筑的质量、用材、外观等都顺利地通过了验收,多哥前总统埃亚德马还授予中国项目人员‘莫诺’二级共和国勋章。”马立华的言语中透着自豪。

  “一种特殊的崇敬”

  回想起2003年10月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的中国文化年活动,24岁的何林颖至今记忆犹新。这个大眼睛的湖北姑娘是巴黎第五大学金融专业研二学生,在法国已经度过六个年头。

  “中国和法国都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曾与不少法国朋友交谈,发现尽管他们对中国历史知晓不多,但普遍对中国古老文化怀有一种特殊的崇敬。”何林颖说。

  说起中国文化年期间在法国举办的《“三星堆”文物展》和《孔子文化展》,何林颖十分兴奋:“我去参观过四次,每次都能看到络绎不绝的法国观众,很多人看得特别仔细。”

  “当我置身于七千多名华人华侨在香榭丽舍大街盛装游行的热闹场面,当我站在为中国春节披上红装的埃菲尔铁塔脚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华文化在法国受到如此礼遇而感到自豪。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何林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

  法国不是唯一一个与中华文化近距离接触的国家。2006年-2007年,中国和俄罗斯互办“国家年”。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或将要互办各种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了解、关注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在新世纪的发展。

  “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太重要了”

  “祖国日益强大使我们有一种十分强烈的自豪感。”刚刚驻外归来的年轻外交官单文君说。

  在坦桑尼亚工作的3年半时间里,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中国的友好。

  他告诉记者,当地人在大街上碰到中国人会主动打招呼,有些人甚至还能用简单的中文问好,让人颇感亲切。在与当地政治、经济名流的接触中,他们也不时会流露出对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赞赏、对古老中国文化的向往。

  “在坦桑尼亚开展外交工作比较顺利。”第一次驻外的单文君说。坦桑尼亚从独立之初到后来都得到中国的很大帮助,坦桑尼亚领导人很看重中国的发展经验。

  刚驻外时,单文君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新鲜感以及作为年轻外交官的荣誉感。在经历了三年半的驻外生涯后,他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太重要了”。

  回到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的祖国的怀抱,单文君感叹道:“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后盾,真好!”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