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建设历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8:46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9月8日电(记者张忠霞)多国合作建设的国际空间站于1994年开始准备,于1998年正式开始建设。由于经费缩减、美国航天飞机失事等原因,空间站目前建设进度远远落后于原计划,建设规模比起最初目标也大大“缩水”。

  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号多功能舱,由俄罗斯的“质子”火箭发射升空,送入预定轨道。美国“团结”号节点舱紧随其后,于当年12月4日随“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成为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现在这个舱是站上生活区和工作区的连接通道。

  2000年7月,俄罗斯的“星辰”号服务舱升空,使空间站可以接待长期考察组。当年11月,美国宇航员威廉·谢泼德和俄罗斯宇航员尤里·吉德津科、谢尔盖·克里卡廖夫进驻空间站,成为站上第一批居民。

  2001年是国际空间站迅速发展的一年,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飞船忙碌地穿梭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在建设活动最频繁的阶段,美国航天飞机几乎一个月就要发射一次。此外,这年4月,美国人蒂托搭乘俄罗斯“联盟”飞船访问国际空间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太空游客。

  但这种“红火”的景象并没有维持多久。美国于2001年决定限制对国际空间站的资金投入,俄罗斯、巴西和日本也遇到了经费紧张的问题,原先承诺的一些设备不能及时交付,这使空间站2002年的建设有所放缓。

  2003年初“哥伦比亚”号失事,导致美国所有航天飞机停飞,向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任务由俄罗斯飞船全部承担。本来就被经费问题困扰的国际空间站遇到了更大的困难,建设活动暂时中止。

  在这期间,为维持空间站正常运转,俄罗斯追加拨款,增加飞船发射次数,并减少商业发射以保证有效载荷。同时,空间站常驻人员从3人被削减为2人,轮换时间也延长了。

  2004年,多国航天机构决定,按比例缩减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人数和所要开展的科学实验数量。空间站建设计划大大“缩水”,无法按各国初始设想的规模和进度建成一个太空科研中心。

  2005年7月,“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完成“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一年后,“发现”号再赴太空并顺利返航,使人们看到了航天飞机恢复正常飞行的希望。

  在这两次任务中,“发现”号为空间站送去的物资都是补给,并没有建设空间站所用的新组件。此次“阿特兰蒂斯”号将为空间站送去连接架构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这标志着空间站建设重新启动。(完)

  相关专题:亚特兰迪斯航天飞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