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刻在石头上的革命--记川陕革命根据地石刻标语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17:23 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8月26日电(记者刘大江 苑坚)站在30里外眺望红云崖,那幅“赤化全川”的巨型红军石刻标语气势磅礴,清晰可见。在那个血与火的革命年代,这些力透顽石穿越时空的革命真理,屹立于天地之间,以旷世巨卷的气势使敌人惊恐战栗,让人民群众备受鼓舞,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革命”。

  这是一个不能不让人惊叹的奇迹。记者在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景家塬村看到,海拔
800多米的悬崖峭壁之上,矗立着“赤化全川”四个大字,每个字高5.9米,宽4.9米,深深的笔画道里卧下一人还绰绰有余。巨型石刻标语雄踞万丈悬崖之巅,仿佛为山岳般伟岸的巨人书写,笔力遒劲,鬼斧神工,远隔数十里,仍赫然醒目。

  据沙溪镇镇长程参介绍,这个奇迹是革命者与他们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共同缔造的。1934年春,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錾字队选此高崖,准备刻一条“

国民党是帝国主义的走狗”的标语,当刻好“国民”二字时,中共川陕省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到此巡视,感觉气魄不大,后来拟定“赤化全川”四字,由巴中县恩阳河一姓张的小学教员手书于崖,20多名石匠高手不辞辛苦,费时月余刻成。

  石刻标语使广大穷苦老百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同时也让反动势力惊恐不安,恨得咬牙切齿。1935年,红军北上后,当地反动势力卷土重来。阴霾重现,老百姓在凄风苦雨中受尽折磨,但“赤化全川”4个巨字犹如一团不灭的火焰,在人民群众的心底燃烧着胜利的希望。为了彻底扑灭老百姓的希望之火,寝食不安的当地地主阎升平、阎际风等人,以一石二斗小麦为赏,令甲长阎成文用墨和烟尘将红军石刻涂去。阎成文贪吃赏麦,偷偷以稻草灰调米汤代之,加之崖高字大,阎成文使出浑身解数,也达不到目的,最后只好乱糊几笔,不了了之。后来,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重新用石灰涂上,使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四川省通江县文管所所长席凯告诉记者,红云崖巨型石刻只是众多红军石刻标语中的一个。红军石刻标语,是红军和川陕苏区党政在这一历史时期,运用的一种特殊的宣传舆论形式,是党的宣传工作在川陕苏区的伟大创举。红军在川陕苏区的群山之巅、道路两旁、关隘渡口等处的石崖、石墙、石碑、石柱、石坊、石门廊和村民院落的石板壁上錾刻,标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至今尚存4000余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赤化全川”“平分土地”“争取苏维埃中国”“军民合作”“拥护中国共产党”“实行共产主义”“拥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列宁万岁”“工农专政”“打倒帝国主义”“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国民党统治”等。

  红军石刻标语生动直观地把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告诉群众,为宣传马列,教育干部,唤醒民众,瓦解敌人,震慑军阀,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政治攻势。因此,它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革命”。

  “刻在石头上的革命”在当时取得了巨大成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不足一年时间里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个大区域”,纵横二十三县(市),面积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同时“发展了十倍以上的红军队伍”。席凯说,红军之所以能够在很短时间实现了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任务,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坚持了“红军发展到哪里,党的宣传工作就到达那里”的方针,其中石刻标语的宣传作用功不可没。(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