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面对不带“引号”的炸伤……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06:12 解放军报
面对不带“引号”的炸伤……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宋德明 姜云 杜树人

  

面对不带“引号”的炸伤……

  该师修理分队正在对实弹炸毁的装甲车辆进行应急抢修。宗喜好摄新闻背景

  一盘录像带引出一项大胆变革

  7月中旬,

长白山脚下,炮声隆隆,沈阳军区某摩步师举行了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装备抢修演练。

  激战中,“红”军几辆坦克被炮弹击中,损伤严重。师装备指挥所派出维修小组,不到半个小时就修复了炸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坦克的炸伤是真实的战损,并非预先设计的“炸伤”。

  ——把炸伤的“引号”去掉,让维修人员面对真实的炸伤锤炼战场抢修能力。这就是他们推行的“实炸实修”训练改革。

  这项改革由何而来?事情还得从一盘录像带说起。

  那年的一天,一盘外军高技术战争录像带送到师装备部领导手上。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一个波次的轰炸过后,高炮炮管离开了炮身,零件七零八落……

  实战的炸伤,为什么和我们在演练中设计的战损情况完全不同?一连几天,大家的思绪难以平静:

  过去,一提维修训练,就是故障诊断和排除。所谓故障,也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把油路堵塞,把原来就有损伤的零件换上……这种“战损”,与真枪实弹造成的损伤相去甚远。

  面向实战练硬功,就必须把炸伤的“引号”去掉。

  师装备部党委研究形成一致意见:不能犹豫了,实炸实修训练改革势在必行!

  雪原抢修栽了跟头

  这件事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对沈阳军区某摩步师装备维修人员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年深冬的一天,长白山迎来了第一场大雪,某师官兵向预定作战地域进发。突然,几声炸响,一台指挥车冒起了黑烟,另一台指挥车翻进了沟里……

  很快,师装备指挥所接到报告:“两辆指挥车被炸弹击中,损伤严重,请求速派维修人员抢修!”

  不到20分钟,维修人员就赶到现场。眼前的场景,让他们脑门上冒出了汗——一辆指挥车的轮毂变形,螺钉弯曲,无论怎样都没法把轮毂卸下来。另一辆指挥车的

散热器被炸掉,水箱变形,同托架粘在了一起……

  实弹造成的损伤,与事先设置的“损伤”有天壤之别,让官兵们伤透了脑筋。他们用大锤硬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后轮卸下,又向修理分队请求支援,用切割机把水箱切了下来,才换上新的……

  然而,当这两辆车修好之时,战斗已经结束。

  这次抢修演练,用“完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演练总结时,参加抢修的人员一脸冰霜。有的叹息:过去保障大型军事活动都没有出过毛病,没想到在这么小的演练中栽了跟头;有的纳闷,抢修小组的成员都是军区维修尖子,有的还受过集团军表彰,最差的也是师维修尖子,这次咋不行了呢……

  平时“虚练”战时吃亏

  战时抢修遇到的尴尬,缘于平时训练埋下的隐患。一次实炸实修演练,暴露出了平时维修训练的诸多问题:

  ——没有把实炸实修训练摆上应有位置。过去制定维修训练规划,从来不安排实炸实修内容,官兵对真实战损的装备“伤情”心中无底数,手里没招数。

  ——演练设置情况避“实”就“虚”。过去组织维修演练,设置的被“打”被“炸”装备是虚的,当然也就无法进行“实修”。维修人员得不到实修锻炼,提高战时装备维修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过分强调诊断和排除故障能力。过去培训维修人员,主要内容是平时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而没有把修复实炸装备作为衡量维修人员能力的主要标准。

  ——确立技术攻关项目有偏差。过去确立技术攻关项目,重视平时保障所需,轻视战损装备抢修所需,虽然技术创新成果不少,但是适用于实战损伤抢修的成果寥寥无几……

  抢修失败,使官兵认清一个方向:不开展实炸实修训练,到了战场上,非吃大亏不可。实炸实修训练,困难再多,危险性再大,也要开展!

  实炸实修走入训练场

  决心下定之后,问题接踵而来。武器装备是打赢利器,官兵平时维修保养视若珍宝,怎么舍得实炸?一旦修不好报废了,责任谁来承担?

  解决实打实炸装备问题,成了训练改革的第一个“拦路虎”。装备部领导经过充分研究,将一纸报告送到上级机关。不到一个星期,上级就作出批复:可以先选用报废装备。

  紧接着,他们向师领导提出了拓展维修训练内容、增加实炸实修课目的建议。师领导讨论后回答:把实炸实修作为重要训练内容,列入年度训练规划。

  为了使实炸实修训练在时间上有保证,师党委又做出决定:每年拿出500个小时在野外进行实炸实修保障维修训练,并作为年终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

  同时,师里还建立了激励机制:每年进行实打实炸实修训练课目比武,不仅比单项,而且比“多能”。夺冠者披红戴花,立功受奖予以倾斜。

  从此,实炸实修走入训练场。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初步形成一套新样式:在内容设置上,不仅有一般损伤抢修训练,而且有重损伤、复合性损伤抢修训练;不仅要求维修队员单独完成抢修任务训练,而且要求小组队员配合完成抢修任务训练。在训练中,他们打破常规,按战时保障需求编组,重点练磨合、练整合、练配合。此外,他们还建立了各种专业、各个工种的“模块”,一旦有了抢修任务,就可以按需求立即组建维修小组,迅速赶往现场。

  打造实炸实修新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实炸实修演练的开展,研制开发战损装备抢修机具工具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

  师装备部组织精兵强将攻关,一种功能齐全的机具工具组合系统问世了。这套组合系统适用于全师所有装备,每套重量只有10多公斤,方便个人携带,既能用于平时排除故障,又能用于抢修战损装备。

  但是,光有相应的抢修工具还远远不够。作为师一级的修理分队,战时抢修战损装备任务十分繁重。对于装备复合性损伤和重损伤,仅靠一般的机具和工具仍无法完成抢修任务。能否研制具有综合功能、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野战抢修车”?他们又开始马不停蹄地攻关,设计的图纸摞起来就有一人高。

  去年初,这项成果呱呱坠地。年底,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随即,攻关组又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把师里研制的野战抢修指挥平台、野战抢修车、诊断故障及损伤系统、电子维修手册等加以整合,形成全新的

信息化战损装备抢修系统。

  今年初,这一系统走进训练场。从此,实炸实修训练迈上新台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