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现代军事评论:构建模块化后备力量体系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 00:37 中国国防报

  吉林省军区 贾凤山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作战力量的集成性、联动性要求越来越高,现行后备力量的编组模式,已不能满足一体化联合动员和参战的需求,因而有必要深化民兵编组改革,通过推行“模块化”编组,建立能够发挥整体威力与合成效能的组织体系。

  树立与新军事变革相适应的编兵模式

  所谓的“模块化”,就是为满足某种需要或应付某一事件,按照“积木原理”或预先设定的组合框架,对可利用的资源或力量进行抽取、编组,进而形成具有特定系统功能的力量聚合体。将“模块化”原理运用到民兵编组之中,就是打破原来民兵组织按行政区域划片配置、结构自成体系的编组模式,构建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系统集成的兵员动员编组模式。具体讲,就是把担负不同任务的民兵组织依据其属性和类别区分成相应作战单元,实施集团式、模块化编组和储备,遇有战事则按作战任务需求随机调度、组合和链接,以便最大限度地积蓄和释放民兵组织快速动员集结和遂行各种任务的能力。

  当今时代,为应付各种威胁和有效发挥整体作战威力,武装力量很难以以往固定的编制模式来完成各种任务,迫切需要着眼高度合成,实行模块化编制,以便根据作战任务需要,临机进行“拼装”,提高武装力量的快速反应和灵活处置能力。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世界相继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

伊拉克战争。这四场局部战争中,作战编成的共同特点是,美军都以模块化有机合成的“作战魔方”体系,来对付传统的板块分割式的编制体系。结果,前者无一例外地打败了后者。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许多国家军队的作战编成正逐步向模块化方向演变,并由军队组织结构向整个国防力量组织结构延伸。在此情况下,如果仍就沿袭应对传统常规战争的后备力量条块分割、相互脱节、自成体系的编组模式,不能及时形成系统聚合之势,那么未来战争中,后备力量将很难发挥自身的作用。

  构建与任务相匹配的力量编成布局

  推行民兵“模块化”编组,既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新的实践课题。在缺乏相关理论和经验作指导和借鉴的情况下,必须从实际出发,贴近任务搞好总体筹划,立足现实理清工作思路。

  按照“任务类型”筹划设计编组模块的建构体系。“战时需要什么就编什么,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编”,是编兵工作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筹划设计编组模块体系和种类时,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使之真正与“任务类型”相匹配,同“组合需求”相对接。平时应对各个力量体系如何组织进行构建,对每个力量体系需要哪些种类模块单元进行组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切实体现到实际编兵工作中去,逐步形成多类体系框架结构、多元化模块单元合成的后备力量编组格局。

  围绕实施“精确动员”区分定位编组模块的功能要素。对后备力量实行“模块化”编组,实质上就是对后备力量的“精确化动员”,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动员范围达成最大的动员效果。因此,在进行“模块化”编组过程中,必须对编组模块所具备的功能和要素作出精确定位,详细区分哪些是通用模块,哪些是专业模块,哪些是动员扩编模块,哪些是独立遂行任务模块,切实为上级提供详实准确的动员信息。为此,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动员观念,以重精度、重效能的“集约型”动员理念指导“模块化”编组工作;切实按照编组模块的功能要求,采取灵活的编组、抽组方式,打破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界限,确保编组模块基本要素齐全。

  着眼达成“轻便快捷”合理设定编组模块的单元结构。在实行“模块化”编组过程中,应着眼动员集结和系统组合实现“快捷化”,力求编组模块单元结构“轻型化”。具体讲,就是以形成应急行动能力为基本标准,以提高应急快反速度为目标,以轻便灵活、善于机动为原则,合理确定各编组模块单元的编制结构,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特别是对哪些支前专业保障模块单元,只要专业要素齐全既可,不必一味追求人员数量多少。

  建立与编兵方式相对接的运行机制

  推行“模块化”编组,表面上是对现行编兵方式进行调整改进,实质上也对后备力量建设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改进要求。因此,应跟进建立一整套与“模块化”编组模式相对接的后备力量建设运行机制。

  建立“模块化”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不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同。建立“模块化”的编组模式,必须推行“模块化”的管理手段。具体讲,就是打破现行自上而下“条”、“块”分割的树状管理模式,建立层级分明、横向一体的“板块”式网状管理机制。

  建立“模块化”训练机制。实行“模块化”编组,必须跟进推行“模块化”训练。对此,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区分不同种类编组模块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的训练内容,最大限度地把同类组织模块纳入相应专业基地实行分类集中统一训练,从中不断强化模块体系的整体功能;应加强具体指导,着眼不同层级模块体系组合要求,围绕强化不同种类组织模块的要素功能,加强专业技术接口、补差训练,以此提高不同模块的技术链接、聚合能力。

  建立“模块化”保障机制。“模块化”编组本身就包含编组保障模块,否则就构不成模块作战单元。建立“模块化”保障机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战役方向建立综合基地,抽调各保障分队组成若干保障队实行支援保障;另一种是将保障力量纳入模块编组,也就是打破后装保障系统自成体系的编组模式,在预编的各种后装保障部(分)队中,按战时保障需求,抽组若干个综合保障组,以模块的方式编入作战部(分)队实行伴随保障。只要顺着这一思路深化研究探索,拓展实践空间,注重机制规范,就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

  建立“模块化”组合机制。实现编组模块有序链接与组合,是发挥“模块化”编组综合效能的关键。从本质上讲,对编组模块组合的过程,就是对作战力量科学编组的过程。因此,应按照遂行不同任务需求,抓紧制定不同体系力量的模块组合预案和实施计划,确保遇有情况做到有序链接;要结合民兵开展大项活动之机,有计划地进行“模块化”动员集结和组合演练,从中摸索编组模块随机组合的组织程序和实施方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