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红军故事:跨越68载的寻亲记(图)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8:34 解放军报
红军故事:跨越68载的寻亲记(图)

图为本报记者采访侯德明(前排左三)的情景。本报记者陶克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当年,一位红军女战士在长征途中失散,她以及腹中的孩子命运如何——

  跨越68载的寻亲记

  马继善

  引子

  1935年,在湖南大庸县(今张家界市永定区)有着这么一件壮举:48岁的侯昌全带领一家8口跟随红军参加长征。这其中,包括有孕在身的儿媳刘大梅。

  刘大梅的丈夫是侯清芝,也就是侯昌全的大儿子。长征的第二个年头,刘大梅和14岁的小姑子侯幺妹在过草地时遭当地土匪洗劫,与部队失散,从此下落不明。这位红军准妈妈的命运如何,她肚子里的小生命是否降临于地,身在何方,生活得怎么样?

  老人遗嘱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1987年4月的一个黄昏。

  半生戎马的侯清芝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老人望着窗外的夕阳,久久不能瞑目。儿女们围上来,悲痛地询问老人家有何未了的心愿。老人费力地抬起右手,指向西方,断断续续地留下了最后的遗嘱:“记住啊,四川西部的草地上,有我们的骨肉亲人……你们要想办法团圆啊!”

  侯清芝老人所说的“骨肉亲人”,便是前妻刘大梅怀的那个孩子。多少年了,活着的,始终牵挂着失落的。难以割舍的,便是那份血肉相连的亲情……

  妻子刘大梅失踪后,侯清芝从未间断寻亲的努力。1949年,他从部队回到大庸县,担任县武装大队长。后来,在无法找到刘大梅的情况下,侯清芝与一位叫龚伦齐的女干部另续姻缘,并养育了9个儿女。侯清芝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刘大梅和她腹中的孩子。“要是找到的话,你们兄弟姐妹就是‘十全十美’了。”老人生前曾多次对儿女们提及此事。

  意外线索

  时光流逝到2004年11月初。侯清芝的二儿子、在益阳县交通局工作的侯德长,在看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发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一个叫侯德明的老红军,在寻找原大庸县的亲人。侯德长想,父亲曾说过,怀有身孕的刘大梅正是在四川、西康交界的地方失散的,这位老红军又姓侯,而且名字上与我们兄弟姊妹同一个“德”字辈,这是不是就是前母刘大梅所生的那个人呢?但电视上说侯德明已经84岁了,这一点与实际情况又不吻合。

  侯德长火速赶回张家界,向兄妹们传达这一消息,并把在光荣院安享晚年的红军叔叔侯宗久也请了来,一同商量。当年参加长征时,侯宗久才7岁,期间,他也与亲人失散过。直到1957年,在兄长侯清芝等人的苦苦寻觅下,侯宗久才得以与亲人重逢。

  面对电视台的这条信息,侯家上下非常激动。经过一番慎重的分析,他们决定组成一个8人寻亲团探个究竟,其中自然少不了侯宗久老人。

  出发的这一天,寻亲团的车绕道来到侯清芝的坟前,告慰先人。侯宗久跪在坟前:“大哥,1957年你把我找了回来,今天我们一定要把你的亲生骨肉找回来。”

  68年前,侯家一家8口参加长征;68年后,一家8口又驱车寻亲。历史的变迁和巧合,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惊喜发现

  2004年11月13日,寻亲团乘坐一辆三菱吉普和一辆商务中巴启程,途经湖南、湖北、重庆、四川4个省市14个县,几乎与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相同。

  15日下午,寻亲团一行终于抵达红原县城。这天适逢当地羌历年,就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政府机关都放假了,找人很是困难。寻亲团的车开到县委大院,在值班室找到正在值班的县委办公室主任李胜永。

  李胜永是个很热情的人,见寻亲团寻亲心切,立即打电话联络。不巧得很,侯德明近几天出去转经了,侯德明的二儿子青洛也联系不上。李胜永打电话给侯德明的大儿媳、在县电视台当播音员的阿尔基,阿尔基生病正在

医院输液。但她表示可以立即与寻亲团见面,并欢迎寻亲团到她家里来。

  在家里,阿尔基向寻亲团献了哈达,并告诉寻亲团,公公侯德明寻亲的启示就是她发的,包括登报、在网上发帖和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因为多年来公公经常想寻找大庸的亲人,她想尽一份孝心,帮他了却这个心愿。

  阿尔基说公公一共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叫俄巴,即她的丈夫,在县一中教书;二儿子叫青洛,在草原上放牧为生;两个女儿,也已远嫁他方。她还拿出侯德明及儿子的照片和刊登在报纸上寻亲的文字、图片。侯家寻亲团惊喜地发现,侯德明“很像父亲”、“很像婆婆”,这个说鼻子像,那个说眼睛像,还有人说青洛很像老五侯德山。这些发现,让寻亲团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公公出去转经,我带你们去见他吧。”阿尔基说道。

  感人重逢

  第二天一大早,见到寻亲团成员,侯德明异常激动,但由于他不懂多少汉语,只好由阿尔基作翻译。他说只要是大庸县来的,就是他的亲人。问起身世,他说没见过父亲,小时候跟母亲在一起也只生活了几年,自己的名字是母亲取的。

  “母亲告诉我,父亲是大庸的,母亲是桑植的。”侯德明回忆说。“我们要找的这个人刚好父亲是大庸的,母亲是桑植的。”侯家二儿媳侯启顺抢着说。

  当问到侯德明今年是不是84岁时,侯德明说:“我不知道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游牧生活也无法知道自己活了多少年,84岁是别人估计的。”从侯德明满脸皱纹来看,说他80多岁有点像,但阿尔基说,这只是岁月沧桑的记录,不一定是真实的年龄。

  寻亲团还想继续求证,但侯德明却答不上来,沉默一会儿后,侯德明突然想起母亲曾告诉他,她的老家在桑植县瑞塔铺芦斗溪。“瑞塔铺”、“芦斗溪”?这六字一出,如石破天惊。寻亲团告诉侯德明,瑞塔铺正是前母刘大梅的出生地。

  “那就对了,你们要找的不是我,还能是谁?”侯德明很兴奋。是的,“瑞塔铺”3个字,就可以证明侯德明是刘大梅之子了。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侯德明一口的地道藏语,不怎么会讲汉语,但是说“瑞塔铺”“芦斗溪”这6个字时,却是地道桑植口音,太神奇了,比DNA鉴定都准确!

  这时,侯清芝的女儿侯德全激动地对侯德明说:“世上没有这么多巧合,你就是我们要找的大哥!”侯德明愉快地回答:“就是我了。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大哥!”这时全屋都沸腾起来,纷纷上前握住侯德明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哭成一堆,任其幸福的泪水流淌……

  难忘回忆

  找到了亲人,侯家人落泪了,在场所有的人落泪了。而更让人落泪的,则是侯德明向亲人讲述这失散68年来的坎坷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当年,刘大梅和亲人失散后,被当地的安果活佛收留,并顺利生下了侯德明。大概是侯德明三四岁的时候,曾一起失散的侯幺妹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在寺庙里的刘大梅,两人一合计,决定把小侯德明托付给安果活佛,她们则结伴寻找红军去。不曾想,自此以后,母亲和姑姑再也没有回到自己身边,留下的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小时候,侯德明给土司家放牛,赶马帮,光着脚丫在雪地里走过了童年、少年。长大成人后,为人忠厚、手脚勤快的侯德明,被土司的女儿看中了,破例做了土司的女婿。“文革”期间,因为他人品好,当地藏人就将没收土司的一批珊瑚玛瑙交他看管,结果没丢失一件。为此,当地人给他取了一个藏名,叫罗尔伍,意思是“汉族宝石”。1982年,当地政府得知他的身世,给了他老红军的待遇,每月补助120块钱。

  侯德明的经历和生活现状,让寻亲团感到欣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来接您回大庸老家看看!”临返回前,依依不舍的寻亲团向失散多年的亲人发出了邀请……

  补记

  7月18日,本报“记者接力长征日记”采访组来到四川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在红原县人武部政委徐永清的引导下见到了侯德明。老人现居住在由当地政府建造的藏民新村里,房屋宽敞明亮。墙上挂着民政部为刘大梅补发的红军烈士证书。据记者介绍,去年4月19日,在亲人的盛情邀请下,侯德明老人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回到了张家界,并为未曾见过面的父亲侯清芝扫墓。——编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