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历史,珍藏在人民心中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 06:26 解放军报
刘璇

  盛世收藏热。

  在火爆的收藏市场中,红色文物正越来越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收藏家看好。报载,目前国内收集红色藏品上千件者在民间就有五六百人,建有有关红色文物的各类大小专题收藏馆不下百家。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地就已举办红色藏品展览交流活动10余场,观者如织。当前适逢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因此,各类长征文物在其中又最为抢眼。

  目睹此境,笔者亦喜亦忧。喜,是因为许多长征文物的价值被再发现——经过上世纪末的那段浮躁,我们这个社会对自身价值的探寻与反思,带来传统的回归,许多长征文物如蒙尘明珠,在人们的重新审视中又放光彩。甚至一些原本默默无闻,几乎已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长征遗物,也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忧,是看到一些颇具纪念意义的文物在市场上被追捧,其文化和历史价值则被搅和在价格的无序竞争中。然而,长征文物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收藏品,其价值也并不是仅仅兑换货币。

  文物,是跨越时空的历史文化凝固的“化石”。它承载着众多过往的信息,如一张历史的光盘,刻录了时代的潮起潮落,记载了社会的风云变幻,是世代传承、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更是一个民族经历风雨不断成长的见证。

  长征文物虽说大都不太起眼,或是一段铁索,或是一张宣传单,但每一件长征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附着之上的壮烈传奇搁在心上沉甸甸;它们往往有残缺之处,或被硝烟熏炙,或被弹片削嵌,但恰恰是这些历史的印痕,使它们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平添了许多沧桑;它们至今还有许多散落在那二万五千里山水之间,引得无数后人踏上这条路,在一处处遗址里抚古忆昔,在追寻那段不凡历史中更加坚定信念。

  长征文物之所以能在国人心中独占一席,是因为长征就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磨难却仍旧不屈不挠的缩影。走在这条长征路上,前方仍有那一个个向着光明前进的高大背影,留下的一言一行都会勾起后来者太多的思绪和情感。

  军人眼中的长征文物,是战火纷飞的岁月,是前仆后继的战地生活;学者眼中的长征文物,是一个个历史的节点,是一串串前行的足印;学生眼中的长征文物,是课本中熟悉的故事,是七根火柴点燃的动人情谊;作家眼中的长征文物,是无数灵感迸发的源泉,是汩汩流淌的不尽文思……“收藏”在人民心中的长征,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情感,是关于那段红色历史的特殊存在。

  70年弹指一挥间。当存世的红军已然耄耋老去,长征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在贵州习水,许多老乡家中仍保留着被红军当担架、架浮桥用的门板。虽然这些门板非常破旧了,甚至有的已经传了好几代,但问及为何不换,回答大同小异且朴实简单:“舍不得”。身处贫困山区的他们,从不知道什么文物的市场价值,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去好好收藏这些红军曾用过的物品,只因那是一份割舍不断的怀念。

  70年转瞬即逝,寻找长征文物如史海觅珠。如何好好“收藏”长征,继承个中真髓?要想做好这份答卷,不妨先看看那一扇扇舍不得换的门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