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黎以冲突引出的问题:联合国遭到美国严重掣肘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17:0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8日电 截至8月8日,冲突已延续了27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日俱增。面对黎巴嫩人民以及许多国家“立即停火”的千呼万唤,对以色列有重要影响的美国坚持固有立场,拒绝这样的呼吁。冲突持续和在美国影响下联合国在调解黎以冲突问题上力不从心、“动作迟缓”,引出一系列问题。为此,新华社驻联合国、华盛顿和伦敦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评析。

  联合国遭到美国严重掣肘

  驻联合国记者王湘江:黎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出于对以色列的偏袒,一再阻挠安理会就结束冲突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步骤,致使联合国面对中东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束手无策,有的国家甚至发生了民众冲击联合国派出机构的暴力事件。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安理会没有能够对中东危机采取坚决和迅速的行动,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因此受到损害。

  三年多以前,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了

伊拉克战争,使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遭遇了空前的挑战。三年后,黎以冲突再次显示,肩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职能的联合国仍难以完全摆脱美国的影响。现实表明,当前的国际秩序中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亟待改进。

  联合国在应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安全危机时所表现出的力不从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更加坚定了世界各国加强联合国作用的决心。美国一贯对联合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它在黎以危机中偏袒以色列的表现又是例证。

  美国的这种行为已在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中引起极大的反感,它们也希望加强联合国的作用。俄罗斯总统近日就表示,当前的中东危机表明,必须增强联合国的权威地位,俄未来将会继续致力于建立更加安全和民主的国际新秩序,加强联合国的核心作用。

  美国偏袒以色列陷入孤立

  驻华盛顿记者李学军:政府以黎巴嫩真主党首先挑起与以色列的冲突为由,公开表示支持以对真主党动武。“9·11”事件后,美国把黎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因此,布什政府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可以沉重打击、甚至消灭真主党,所以对以军事行动一再表示支持,而拒绝国际社会发出的“立即停火”的呼吁。

  但是,布什政府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使美在黎以冲突问题上陷入孤立,而且布什政府无视以军事行动已在黎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和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这引起了阿拉伯世界甚至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的不满和愤怒。美国国务卿上月底在中东斡旋期间,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拒绝在以停火前与她会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布什政府偏袒以色列已导致美在中东地区声誉严重下降,阿拉伯民众对美国政策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黎以冲突也干扰了美国在核问题上的战略,美在中东的战略将更难以实施。有分析人士称,布什政府一味偏袒以色列的立场使美国在黎以冲突中已成为“输家”。

  目前,美国与法国联手提出了一份关于黎以冲突的安理会决议草案。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份文件充满了类似让真主党解除武装等很难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条款,即使获得安理会通过,它恐怕也难以起到作用。

  英国追随美国带来内外问题

  驻伦敦记者杨川、何大隆:英国舆论普遍认为,政府紧跟布什政府,阻挠国际社会要求“立即停火”的努力,偏袒以色列,致使冲突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外交形象严重受损。媒体甚至担心布莱尔政府不顾民意,继伊拉克战争再次紧随美国,会进一步损害英国自身的安全。

  英国政界、工会、宗教、慈善团体通过公开信、访谈等各种形式,连续不断地呼吁英国此次不要再支持美国在黎以冲突问题上的立场,而应与联合国、欧盟一起努力进行调解,使黎以立即实现停火。英国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民众认为布莱尔和布什关系过于密切,英国应采取更为坚定、更为独立的对美政策。英国报纸甚至评论说,“英美特殊关系”现在对英国来说已成为一种“负担”。

  布莱尔跟随美国的政策,在政府甚至在执政的工党内部也产生重大意见分歧,工党执政地位无疑进一步被削弱。前外交大臣、现任议会下院领袖斯特劳以及包括环境大臣在内的多名内阁成员公开站出来表达反对布莱尔政策的立场。110多名工党议员签署请愿书,敦促政府转变立场,立即促使黎以实现停火。

  这种政策意见分歧大大加剧了工党内部要求布莱尔提前交权的争论。而布莱尔上周访美归来后表示他“至少还要再干一年”,他在国内、国际事务中还有“重要作用可发挥”。他的这种立场无疑使有关争论更趋公开、激烈,很可能在9月工党举行年会时形成争论焦点。(完)

    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激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