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 正文

军营忆旧:与长征的一次“零距离”接触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01:03 解放军报

  李琳

  2005年夏天,趁着在川中实习调研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寻访长征遗址六日游”的红色旅游团,踏上了70年前红军在中国西部所走过的道路。

  路线由成都始发,总行程近1200公里,其中经过海拔4523米的巴朗山,红军翻越的
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和亚克夏雪山,沿大渡河支流达维河西行并穿越大渡河谷,在毛儿盖过草地和六一林场茂密的原始森林。恰好将红军当年徒步跨越的最汹涌的河流、最巍峨的高山和最广袤的草原串连起来。出发前,导游告诫说这条路线不仅艰苦,而且在这个季节里塌方、泥石流特别的多。这番话,给我出征般的激动心情里,又增加了一分惊险的色彩。

  长征的壮举,历经70年自然的刷洗、人文的变动,仍然留下了众多不可磨灭的痕迹。在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师桥,我重温了两大主力红军改变历史命运的喜悦;参观中国第一个藏族革命政权机构格勒沙革命遗址,不禁为民族团结的胜利而欢呼;游览金川红军革命纪念建筑群,我则亲手触摸到了染着血迹、写满标语的巨石。而最震撼我的,无疑还是雪山和草地。

  夹金山,雄峙于四川甘孜、阿坝和雅安三地之间,海拔4500多米。1935年6月,突破敌人堵截的中央红军,曾被这座高耸入云的雪山挡住了去路。当车行至山脚的硗碛藏族乡时,仰头望去,山上云雾缭绕,白雪皑皑,透着一阵寒气。太阳照得我有些恍惚,山坡上仿佛出现一条漫长的队伍,像一条灰色的长龙蜿蜒直上。红军的足迹早已尘封在冰雪下。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找到那棵名为“红军伞”的松树,据说树下安葬着许多红军战士,但他们的名字已经无处可寻了。在夹金山公园门口,我轻轻触摸着高高的红军翻越夹金山的纪念碑,生怕惊动了那些早已长眠的英魂。

  亚克夏雪山是红军所翻越的第三座雪山,在红原县与黑水县交界处的亚克夏雪山北坡的垭口上,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被世人称为“空中陵园”。导游说这是1952年解放军入黑水剿匪的时候,在亚克夏雪山上发现了12具红军遗骸,他们就地立坟竖碑,建起了这座海拔最高的红军墓地。

  旅行社把毛儿盖作为线路上的一个景点,但真的到了毛儿盖却只有一望无际的草地和茂密的原始森林。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红军于1935年7月20日,进入了四川西北的富饶的毛儿盖地区,同四方面军和松潘苏区汇合,他们在这里停下来做长期修整,对损失做了估计,重整了队伍”。我们从黑水驱车,前往位于松潘县毛儿盖区下八寨的沙窝寨子和毛儿盖区上八寨乡索花喇嘛庙,见到了沙窝会议旧址和毛儿盖会议遗址。站在旧址门口,遥想那些惊心动魄的岁月,在历史的坐标系下,这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地点竟然承载过一个民族的转折。

  六日行程,不及当年红军徒步行走的十分之一。说是“零距离”接触也有些牵强,长征的艰辛毕竟不是空调大巴上的观光可以体会的。但是一路走来,我真切地感受到文字和图片无法描写的“奇迹”,第一次体会到平日学术研究中不能体会的敬畏。的确,只有领会长征的精神,才能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只有在已经散去的硝烟和艰辛里走一回,才能对生活的宁静和幸福有更深刻的体会。(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