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一线科研工作者不断创新提升部队战力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06:38 解放军报 | ||||||||||||||||||||||||
编者按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大飞跃、大激变、大集成的时代。人类历史上的历次科技革命,从未像今天这么深入、持久、全面地拥抱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和角落;也从未像今天这般迅速、具体、直接地改变刷新着我们身边的一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独领风骚没几天,就会被更高更新的技术所取代。军事领域作为时代科技进步最集中、最先进的代表,更是显现出千帆竞过、百舸争流的壮阔景致。向科技要战斗力和保障力、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已成为全军官兵的共识与行动。
梦想见证巨变,创新谱就华章。伟大时代成就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造就伟大队伍,伟大队伍谱写动人的故事。在8月这个火热的夏季里,我们特意从战斗在全军科技强军一线的官兵中选取了几位代表,与读者一起分享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科技创新故事。
我与装备共进 ■装甲兵军代局某代表室工程师孙共辉 带着从军报国的豪情和对金戈铁马的向往,军校毕业后我踏上了大漠高原的土地,成为装甲装备监造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军代表。一个“猛子”扎下去就是十余年。十余年的心路探索,大漠荒原培育了我豪迈奔放的工作激情,也教会了我朴实无华的工作态度。 以前的坦克装甲兵器大都是“铁疙瘩”,乘员室里面各种电器盒子、操作控制面板不多,所以那时的军代表检验验收靠一把“卡尺”就可以了。进入新时期,我军装备发展大跨度前进,新老装备相较,可谓天壤有别。就拿乘员室来说,基本上被各种电器盒子、操作控制面板、计算机、显示输出终端占满。装甲武器装备的火控系统、定位导航系统、光电对抗系统等丝毫不逊色于军事发烧友们津津乐道的西方装甲族群。对这些集高科技于一身的大家伙“把脉寻诊”,仅靠一把“卡尺”无疑是天方夜谭。坦克装甲车辆的电源环境问题、电磁兼容问题、软件问题等,是我在科研督造中经常遇到的“熟人”,也是最令人“头痛”的“熟人”。大部分要靠计算机和一些电子光学仪器进行故障分析。一次,某型战斗系统射击试验多次出现火炮射击后停在抛壳角的故障,当时技术人员检查了所有的机械部分,未见异常,再检查有关的电器部件和连接电缆,也没发现问题。硬件无碍,软件是不是“掉链子”?后来我用计算机检查了控制程序,发现有部分控制程序与原程序不符,用计算机修复后,一切恢复正常。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信息化的装备再不是冰冷无情的“铁疙瘩”,爱它、知它,就要乘上信息技术的快车,走进它“灵魂”的深处。(石阳整理)
雪夜出航,我们飞得从容坚定 ■空军特级飞行员、航空兵某师副参谋长魏杰 在空军飞行员方阵里,我的飞行航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延伸的,3000多小时的飞行时间里,我飞了三代6种型号歼击机,20多年的飞行生涯,使我感受到和着时代变迁的铿锵步伐,不仅仅是装备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组训方式也在不断产生变革。 从以航炮为打击兵器的第一代空战装备到以导弹、火箭、航空炸弹为打击兵器的第二代装备,在训练的方式上区别并不是很大,而到了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第三代装备,组训方式就发生了深刻变革。过去一个架次只飞一个课目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战术对抗为牵引的综合课目训练,一个架次升空,仪表、特技、编队、航行、空战、截击训练综合实施。过去是被一个简单的课目、动作牵着鼻子走,现在是被技术含量较高的综合课题拉着跑。无论是难度还是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打破天气条件界限,实施达到装备性能极限的最低起降条件训练,这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 我记得那年隆冬的一天,预计飞夜间空中加油课目。从早晨开始,漫天飘起了雪花,到了深夜,雪越下越大,在过去这种天气大家一般不飞。就在这时,师领导提着全套装具走过来通知我们:零点起飞。有人不太相信地问:“这样的天气能飞吗?”事实不由得你不信。零点时分,我们第一批双机编队准时起飞,大片大片的雪花打在飞机座舱盖上,直冒蓝色的火花。此时,整个空中一片混沌,编队的长僚机之间并没有受到能见度差的影响,始终保持着稳定的队形。 双机保持密集队形,编队上升到5000米出云后,顿时星光灿烂。视线一好,心理上也随之有所放松。我乘隙观察了一下座舱设备,战机姿态和航行诸元保持良好。与此同时,我的耳机里几乎听不到指挥员的提示声,完全由我独立操作。这在过去耳机里早就有了指挥员的提示声。 返场时,雪花依然飞舞。我们仍然保持双机密集队形,雪中编队轻松落地。 我们的飞行技术在不断提高,而新的专业术语也不断翻新。“直接命中”、“零误差”、“精确打击”这些新鲜词已开始成为我们完成课目的标准。对这些新课目的研讨、试飞、验证对于我们来说也时刻没有放松。(肖海洪、阎国有整理)
梦想让我见证巨变 ■总参某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赵莺 25年前一幅宣传画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电线杆上的一位女兵,身披雨衣,在狂风暴雨中对着送话器高喊:“我是海燕!”于是,生于军人之家的我报考了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成为一只通信兵中的“海燕”,就是当初我对自己未来的全部构想。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兴高采烈地参加了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我还清晰地记得跟同事们一起安装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的情景:站在2米多高的脚手架上,一捆捆地绑扎音频电缆,一根根地绕接电缆芯线,机房里继电器“喀哒喀哒”的吸合声不绝于耳,那时我们用的电话机还是拨号盘式的呢。 进入21世纪,为了方便边远地区官兵与家人的联系,我军开通了军队IP电话系统,基层官兵也可以在营区通过军用自动电话拨打国内长途。近两年,语音、数据、图像一体化的多媒体通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我通过多媒体通信终端与远在天涯的边防官兵面对面试线时,心情无比兴奋,那大概就是“海燕”的感觉吧。 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全军广大官兵受益,也使通信兵自身的工作条件大为改观。就拿人工电话网来说吧,以前值班时反复不断的插拔动作,使话务员体力消耗很大。现在这种插拔式的人工电话交换机已更新换代为通过计算机终端操控的智能人工台,话务员只需根据终端屏幕的提示,轻击键盘即可完成接续。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值勤和训练方式。 我很幸运,因为在这20多年中,我不仅亲身经历了世界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亲眼目睹了我们国家通信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是我直接参与了我军的通信建设和管理,近距离体验了我军通信兵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巨大转变,这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经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在我军向信息化军队转型的过程中,通信兵肩负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坚信,插上了信息技术的翅膀,暴风雨中的海燕一定能飞得更远、更高!(申永军、赵长达整理)
敢想敢为才无愧于时代 ■总装某军代室总军事代表、高级工程师陈革 几十年的监造装备经历,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科技的巨大牵引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军代表身处“人装结合”的最前沿,每天接触的新信息、新技术、新工艺,真可谓车载斗量。学习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时时激荡在胸怀,唯有自觉勤勉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嫁接于装备信息化建设,才能无愧于时代和军队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记得我刚到上海军代室任总军事代表时,背靠上海这个行业技术和人才群体优势明显的大都市,该军代室年军品任务工作量却不足千万元,且多是技术含量不高、小而散的配套产品。怎样将上海的优势化作我军装备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我时时思索的一个大问题。 某型坦克自动装弹机系统在部队使用中,存在故障多、可靠性差和技术落后等问题。打起仗来,弹药填充速度快慢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军情似火,我了解到上海有一家电控系统生产单位技术雄厚,就立刻登门求教,该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与我一同深入一线部队调研,提出了改进计划。群策群力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新型装弹机就通过鉴定并很快装备部队。紧接着,我们又与上海地区相关单位合作,研制出一批部队急需的特种装具,成为部队建设的知心人和助推人让我们倍感自豪。 军代表身处“人装结合”链条的关键节点上,很多情况下做的是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作。在上海,一部分传统军工承制单位受各种主客观原因所限,很难满足研制和未来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对此,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上海金三角”市场的竞争环境,选择有专长的合作方,形成国营、民营各取所长,多种形式百舸争流为部队贡献最新技术成果的生动局面。正是在这种创新理念的催动下,军代室装备建设水平不断攀升。短短几年间,我们承担的军品任务量连续翻番几十倍,成为装甲装备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如今,我们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正在向更高的山峰攀登。(石阳整理)
创新让我如此美丽 ■总参某通信训练基地教研室讲师田素芬 十年前,一个携笔从戎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作为当年长春科技大学仪器与信息工程专业仅有的一名特优生,在我面前展现出多样的人生选择,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军营。从军十年,使我深深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提升部队战斗力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刚入军校从教,发现教学计划的拟制与实施、教学内容的设置与配套、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缺乏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于是,从1997年3月开始,我与同事们挑灯夜战,开始了艰苦的研发历程。一年后,“军校教务管理平台”研制成功,立刻在教学中大显身手。 2000年9月,我争取到去国防科大进修硕士研究生的机会。通过在ATR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锻炼,使我更加坚定了走科技创新之路的决心。 军事通信设备种类繁多,使用率高,但因装备管理或操作不当导致许多通信装备不能正常工作,部队急需一套短时间提升维修人员维修能力、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通信设备模拟仿真维修系统。一位外请专家为我们描绘了仿真的魅力:美国波音公司曾以实弹试验为例,对系统仿真作了一次效益分析:如果用3000发实弹试验需两年的周期,约耗资1亿多美元;而作同样次数的仿真试验,只需3周时间,花费只有10万美元,取得的效果基本一样。显然,在通信装备研制中“嫁接”仿真技术,确实有“利”可图。不久,我们对此进行了科研立项。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先后到工厂、部队,与操作使用通信装备的一线同志互相交流,收集故障特点,分析诱发因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难探索,先后在虚拟仪器、自动测试和专家知识库构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军用通信装备智能化、规范化的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倍增。该系统一年能节省上千万元的维修和培训经费。2004年,该项目还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多年来,科技创新成为我不断奋进的动力和源泉。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研人员,身处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风口浪尖,能够在新军事变革的浪潮中搏击,这是其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而为提升部队战斗力做出的每一点贡献都会使我们的生命之花变得更加绚烂多姿。(申永军、赵长达整理)
新装备促我找回自信 ■海军某发信台技术室主任兼工程师孙胜利 以前,部队装备的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造安装的通信设备,作为一名老技术骨干,由于长时间摸爬滚打,对这些装备的图纸线路和性能特点早已烂熟于心,只要发生故障,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病源及时排除。然而,去年年初新装备投入试运行,却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那天夜间12点,正担负战备演练的机器突然停止运转,通信被迫中断。如果不尽快排除,将延误以后的发信工作点。时间就是命令,我带着技术人员凭借以往的经验判断故障。可是,面对全是电脑操作的界面,我一筹莫展,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10分钟、20分钟、……40分钟,故障还是没有找到。为了不影响上级通信,最后,不得不由兄弟部队替代保障。灰溜溜地退出“战场”,让我难受得透不过气来。因为这件事,有些同志也对新装备产生了畏难情绪。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维护检修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转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装备,只有做到平时多流汗,遇到故障才能不冒汗,只有做到平时检修多忙碌,才能战备值勤不紧张。为了及早掌握新装备,我抓住点滴时间进行学习,常常带着图纸、资料到机房,边对照实物,边研究图纸。有一段时间,我在坑道里一呆就是一个月,记录了整整3个笔记本。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便进入了角色,又找回了以前的自信。 今年3月,部队突然接到紧急通信保障任务。因为第一次“掉链子”事件,部分同志心虚地提出还是用老装备进行保障。我当时一听就急了,新装备无论是在工作性能和保障稳定性上都是老装备无法比拟的。如果因为担心不会维护新装备而拒绝使用,无异于“因噎废食”。虽然自己很有信心,可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当时技术室人员很少,我就一人当两个人用,在十几天的时间里,把机房当战场,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3个小时。由于平时功底打得实,通信期间遇到的8次紧急突发故障都被我一一化解。最后,当同志们都在庆祝任务顺利完成时,我却困得一头栽倒在床上,整整睡了两天两夜。那一觉是我几年来睡得最香的一次。(李洮、周振国整理)
无愧于“夏北浩”传人 ■沈空航空兵某团机务三中队中队长李建生 提起夏北浩,空军机务官兵都会竖起大拇指,1964年,空军党委授予他“机械师尖兵”荣誉称号,他创造的维护飞机方法——“夏北浩检查法”在近40年的航空维修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夏北浩是我们三中队的首任中队长。中队每一次点名都会先点“夏北浩”,全体官兵齐声答“到”,声音洪亮震天,令人热血沸腾。提起三中队官兵的创新激情更是让我铭记难忘。 那是在2001年10月,团里组织科技练兵比武。一架故障飞机摆放当中,看谁能在最快时间内把故障探明。三中队派出了一位有着十几年维护经验的老机械师,他沿用传统检查法,总共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检查出5处故障;而兄弟中队一位大学生干部运用电路分析法和新型检测仪器,仅用了12分钟就把所有11处故障全部查明。 这件事在中队犹如一场“地震”。这次失利是“经验”败给了“科学”,“传统”输给了“创新”,再好的方法不因时因势而变,都会失效。中队官兵憋足了一口气,加紧适应新装备更新给航空维修带来的新挑战,在继承原检查法的核心和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出与时代同步的“新夏北浩检查法”,在空军部队推广。我从机械师、机械分队长、副中队长到机务三中队的第十七任中队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夏北浩精神都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前进。夏北浩精神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深知,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不愧为新时期“夏北浩”的传人。(张学海整理)
让海角天涯不再遥远 ■海军通信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鞠茂光 我国上世纪70年代铺设的海底电缆,直至90年代依然是连接大陆与岛礁的唯一通道。此时,我刚研究生毕业来到海军通信应用研究中心。建设大容量、高速率、数字化海底光缆“信息高速路”,成为当务之急,而尽早研制出适用我国所有海域、海况条件的埋缆系统成为攻克这个课题的“突破口”。 课题组在我军老一代海缆专家曾达人总工程师的带领下,向多刀犁式海缆埋设系统发起冲击。当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资料自己找,没有样图自己画,没有模型自己做。监控系统是海缆埋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解决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等多对矛盾,需要很强的技术力量支持。我带着4名技术骨干,冒着酷暑,在不足10平方米的研究室里披挂上阵了,先后设计了12套方案,研制了3种样机,进行了上百次的模拟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17次海上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刀犁式埋设装置终于问世,而它的研制总费用只有国外同行的三十分之一。 接着我们又承接了南海某海域长距离光缆埋设任务,施工路由最深达1700多米。正是由于这些海底光缆成功铺设后连成的“信息高速路”,我国周边海域才耸起了一个个“数字礁堡”,信息指挥的渠道更加畅通,而随之带来的数字电视、网络电话、网上教室等彻底改变了驻岛官兵的生活。(李洮、周振国整理)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79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