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河南省漯河军分区探索开放式信息化建设之路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6:57 中国国防报

  吕程 陈德军 本报特约通讯员 邵天江

  信息化建设,对于人才、经费、技术等保障有限的军分区、人武部系统如何搞?作为后备力量,信息化成果能不能派上用场?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军分区立足现有条件,整合军地资源,大胆探索实践,先后取得
了15项信息化建设成果,逐步建成了贯穿军分区、人武部两级的集平时各项工作于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大大提高了指挥效能和工作效率。济南军区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

  “等靠”等不来信息化

  在信息化建设之初,漯河军分区曾经面临着许多难题——技术薄弱、人才短缺、资金匮乏,更重要的还是思想观念滞后。

  官兵们有的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作战部队的事,军分区没有必要搞;有的在观望,信息化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基层单位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还是等等吧。

  “等靠”等不来信息化。针对这些模糊观念,军分区党委组织官兵开展“军队推进信息化,后备力量怎么办”的讨论,引导大家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分区、人武部系统同样大有作为。

  虽然受“家底”所限,许多事办不了,可军分区党委同时又清晰地看到:思想观念不用花钱。从这个实际出发,他们一开始确定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思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是开放式的,自己力量不足的实际可以通过借用“外脑”来弥补。他们通过与军队和地方的科研单位联合,提高了自身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譬如,军分区依托全军指挥信息网、军事综合信息网、漯河市电子政务网,建立了以军分区作战室为中心,以军分区机关各部和各团级单位为节点的综合指挥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化建设没有旁观者

  起初谈信息化,不少官兵都将其理解为一种为指挥机关服务的技术工程,认为那是几个高工扎堆琢磨的项目,而自己是指挥和使用信息化的。

  对信息化的误解必然延误信息化建设,军分区党委通过学习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活动,让大家的认识逐渐清晰:信息化没有演员和看客之分,每个人都可以在信息化建设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角色。

  为了尽快提高大家的信息化素质,军分区先后7次聘请军内外专家、教授为大家讲授信息化知识,11次组织学习体会交流、观看信息化内容演示、参加地方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同时,让官兵积极参加系统硬件的安装调试和检查测试,参加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评估,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官兵的信息化知识。他们还立足现有网络资源,组织网上培训、网上训练、网上考核、网上比武,引导官兵把工作岗位作为练兵的平台,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应用技能。为培养信息化骨干,军分区近年先后选送了7名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去深造。目前,军分区所有现役干部人人会操作使用微机、会用网络处理文电、会制作多媒体课件、会网上指挥作业,60%的干部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

  不把信息化成果当摆设

  建设为了运用,练兵为了“打赢”。为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效能,漯河军分区积极推行网上办公、训练演练和教育管理。

  目前,机关日常办公来往的资料、材料和送首长审阅的请示、报告等呈批件,都能够利用文电处理系统在网上进行;需要统计上报的情况资料,都能在团级单位录入,通过网络传输上报数据,在军分区机关进行汇总。

  在年度训练和演练中,军分区坚持把网络系统作为练兵舞台,不断提升战斗力。在2004年组织的“漯河市城市防空袭演练”中,他们运用网络系统快速检索分析、调兵遣将,较好地提高了组织指挥能力。在2004年漯河市抗洪抢险中,军分区紧急启动《民兵预备役工作管理系统》,借助《三维地形分析系统》进行决策,用了不到2个小时,快速动员600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到达抗洪一线。漯河军分区还在网上建立了多媒体教育平台,将有关规章制度、文件、领导讲话、专家讲座等文字和音像资料发布到网上,为官兵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增强学习和教育效果。

  为了加强对重点目标的管理,他们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团以上单位的营区、作战室、值班室、武器弹药库等目标的实时监控;利用可视电话会议系统,每周组织师团两级集体交班,在相互可视、可听的环境下,团级单位通过网络汇报一周工作情况,军分区通过网络讲评工作、部署任务,大大提高了正规化管理水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