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重解黎以战事:从拯救大兵到兵临城下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2:23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驻拉姆安拉记者/王昊 黄敏

  一场早有预谋的劫持事件

  自从哈马斯上台执政以来,巴勒斯坦就面临来自以色列和部分西方国家的强大政治和经济压力。为了走出困境,巴勒斯坦各方就一份具有争议的“狱中协议”展开激烈讨论。就
在哈马斯表现出可喜的软化迹象之际,一场显然早有预谋的袭击事件打乱了整个局势,直接导致这场中东战火蔓延至今。

  为了报道巴勒斯坦内部可能出现的重大进展,《环球》杂志记者特意在6月24日从常驻地拉姆安拉赶到加沙。然而,就在第二天拂晓,巴武装人员在加沙南部边界实施地道战,成功突袭加沙南部拉法边界附近的以色列哨所。以色列驻军猝不及防,两名士兵被打死,还有一名士兵被劫持带回加沙。

  这条消息立即在加沙全境引发强烈反响。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兴奋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证实,此次袭击的确经过长时间精心准备,周密策划,而且时机选择别有用心。各方准备最后攻关的“狱中协议”被搁置一旁,当晚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召集哈马斯领导人熬夜长谈却无果而终。

  据传,武装劫持者对加沙本土的哈马斯领导人有言在先:“我们只听外面的指令。”这“外面”当然是指以叙利亚为大本营的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阿勒。显然,哈马斯本土领导人已经无法掌控自己的枪杆子,这也表明哈马斯海内外领导层出现重大分歧。

  随后的两天,以色列开始逐渐重兵集结在加沙外围,一场大战即将拉开。为了化解以色列的军事威胁,阿巴斯和哈马斯出人意料地在两天内甩掉政见分歧,爽快地拍板“狱中协议”。然而,这个示好举措没有得到以色列的积极回应。

  6月28日零时,以色列空军的导弹倾泻在加沙。

  “雨打加沙”目标哈马斯

  代号为“夏雨”的军事行动开始后不久,以色列就从陆、海、空全方位封锁加沙,并首先集中火力捣毁桥梁、道路和电厂等基础设施。停水断电让加沙百姓苦不堪言,而不间断的炮轰和战机超低空飞行制造的巨大音障更让他们备受折磨。

  随着战事的不断展开,以色列的军事打击目标渐渐锁定在以哈马斯为首的目标上。总理府、外交部、内政部和经济部等哈马斯担纲的政府部门大楼逐一被炸,定点清除和地面行动也不断加大力度。

  与此同时,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各巴勒斯坦城市撒网,针对哈马斯要员大肆抓捕,短短两天就有60多人锒铛入狱,包括8名内阁部长和25名议员。

  一个被劫持士兵竟然让以色列如此大动干戈,外界揣测以色列试图整垮哈马斯政府。对此,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不讳言,除了拯救大兵之外,“雨打加沙”就是要向哈马斯政府施加压力,另外还要重创巴武装组织的基础设施,杜绝“卡桑”

火箭从加沙袭击邻近的以色列城镇。

  7月3日,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土制“卡桑”火箭居然打到了加沙北部边界15公里外的城市阿什凯隆。以色列《国土报》的网友惊呼:“一场真正的反恐战争开始了。”随后,以色列立即重拳出击,48小时内就有近4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多数是平民。

  尽管国际社会指责以色列反应过激,军事行动有集体惩罚之嫌,但以色列政府坚决不同“恐怖分子”谈判,并一口回绝人质换囚犯的要求。武装劫持者声言用手中人质换取在以色列关押的女囚和少年囚犯。据统计,以色列监狱目前总共关押1万名巴勒斯坦犯人。

  惊变

  就这样,“夏雨”下了两周,人质下落依然不能确定。劫持者和哈马斯海外领导层态度强硬,绝不无条件释放人质,而以色列军方也只有炮轰和空袭这些招数。更让人泄气的是埃及方面大力参与的外交斡旋也因遭到“外部因素”的阻挠而陷入僵局。媒体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所指“外部因素”解读为叙利亚。

  僵局,换个角度来看就意味着下一步的变局。然而,变局虽然如期而至,只不过朝着更糟糕和更扑朔迷离的方向滑落。

  7月12日,长期在黎巴嫩南部活动的真主党武装越过边界,突袭正在巡逻的以色列军车,打死4名士兵,另外劫持两人。

  对于深受军事打击之苦的巴勒斯坦人,这则消息传来可谓振奋人心,人们立即奔走相告,都认为以色列这次不得不签订一个人质换囚犯的一揽子协议;而对于曾几何时傲视中东的以色列国防军,袭击和绑架事件使其颜面无存,政府由此也面临更大的压力。

  观察人士认为,真主党与哈马斯的手法如出一辙,分析二者的利益链可以找到两个共同点——伊朗和叙利亚。以色列2000年撤离黎巴嫩南部以后,真主党在叙利亚和伊朗的帮助下如虎添翼,武器装备经过6年的储备已经发展到1万枚“喀秋莎”火箭、若干枚短程导弹以及无人侦察机,政治上也已经成为黎巴嫩议会中不可小觑的反对党之一。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一致认为,真主党选择这个时机发动袭击,目的一则为了缓解哈马斯困境,二则将以色列拖入消耗战中,转移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压力,三是增强自身在黎内部影响力。

  三名士兵被俘,生死未卜,以色列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面临南北两线同时作战的局面。

  “这已经是一场战争”

  这是以色列20年来最大规模的冲突。用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话说,“这已经是一场战争”。

  炸机场、炸道路、炸桥梁,以色列选择铁腕意在对黎巴嫩政府保持压力,以促其从内部解决真主党。不过,这招并不奏效。反倒招惹真主党还以数百枚“喀秋莎”火箭,短时间内以色列北部靠近边界的地区一片火海。

  同巴勒斯坦的武装组织一样,真主党很多基础设施隐蔽在居民区中。这种现状注定黎巴嫩方面大量平民遭殃,几天内就有二百多名黎巴嫩人在以色列的空袭中丧生。

  以色列平民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以色列缺乏足够的战略防御纵深,“喀秋莎”火箭顿显威力,以北部城市不断开花,就连第三大人口城市海法也未能幸免,平民伤亡不断增加。真主党还威胁说,经改制的“喀秋莎”火箭可以打到特拉维夫。

  黎以战事的扩大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作为中东问题主要调解方的态度备受瞩目。不过,至今美国的表态和动作缺乏实质性介入,偏向以色列的意图明显。

  “以色列有权自卫,”美国总统布什说,“叙利亚应被清算……”。在布什看来,黎以冲突是“反恐战争的一部分,真主党必须要解除武装”。美国国务卿赖斯也赶赴中东展开“斡旋”。

  阿拉伯媒体认为,这是美国在给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开绿灯。之前,美国就已经在联合国投反对票致使一项谴责以色列过度使用武力的动议流产。CNN主播曾评论:“很遗憾,不得不指出的是外交斡旋没有任何成功的迹象。”

  对峙还在继续。大约50万黎巴嫩人为躲避战火而流离失所,大量旅居黎巴嫩的外国人仓皇撤离,以色列北部居民纷纷南下,投奔亲朋好友……

  一个以色列同行在电话中说,曾经是度假胜地的北部海滨小城纳哈里亚,如今似一座鬼城,空荡而恐怖。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