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写《红色远征》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 06:18 解放军报
李镜

  20世纪90年代中期,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我应约撰写这套丛书的长征卷,初拟书名为《大迁徙》,后改名为《红色远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美国著名记者兼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出版已有几年,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有朋友问我,刚刚有了索尔兹伯里的长征,你再写,能保证超越他吗?我说,不敢妄谈超越,但我一定会写出一部与索氏完全不同的长征。我把自己将要写的长征与索尔兹伯里的长征作了这样的界定:索尔兹伯里是在漫谈、解读、评说长征;我
则想全景式地再现长征。我既不能把这本书写成中规中矩的长征历史教科书,又不能凭臆测、推断、想象去戏说和演义长征。为这本书定位后,我就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去追寻散落在万水千山间的历史踪迹。事隔60多年之后,用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式地再现长征,难度超过了我的预想。要想全景式地再现长征,第一位的工作就是把长征的来龙去脉、枝枝蔓蔓理清楚。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你必须占有足够的材料,我把它称之为报告文学的技术性工作。我发现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几乎所有主力都从长江南北汇入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大迁徙。如果不将它的细枝末节搞清楚,就无法将长征写活。当然,要文学地再现长征,决不是简单地堆砌长征资料,机械地重复长征过程。围绕着报告文学真实这个基本前提,我决定遵循艺术的规律进行艺术地营造和铺排。在《红色远征》中,不仅有宏大的场景,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进入贵州,毛泽东见到一位农妇因冻饿倒卧路旁,立即从身上脱下毛衣,又从行李中取出一条布被单,还让警卫员拿了两条装满干粮的干粮袋,一并送给她。农妇流着泪,说自己碰到了“活菩萨”。

  ——三位红军女战士,把仅有的一条棉被剪下一半送给一位穷苦的大嫂。几十年后,那位大嫂在临终前把子女叫到身边,让他们永远牢记:“共产党员就是自己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剪一半给别人的人啊!”

  ……

  虽然我写完《红色远征》已近10年,但每次想到长征,这些进入我生命的长征故事就会像电影一样在我脑中“放映”。

  长征胜利70年了,它已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精神领地上一面永远高扬的旗帜。长征作为20世纪影响人类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还会不断地被提起,还会不断进入作家们的视野。毛泽东以超人的大智慧,和他的战友们一道,演出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创造出并非

神话的神话。在那漫长的险象环生的征途上,对文学的诱惑实在太多太多。因此,长征是写不尽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