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军事评论:对“误击”的科学思考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 02:19 解放军报 | ||||||||
崔学亮 战场误伤大体说来始终与战争相伴随,堪称是战场“乌龙”与花絮。据外刊报道,海湾战争中,由于多国部队的误击造成了自身35人死亡、72人受伤,约占总伤亡人数的六分之一。伊拉克战争开始前,美英联军尽管花了高昂代价,对武器装备的敌我识别系统进行了升级和改造,战中动用了不少先进的侦察卫星,对战场进行实时监控,但误击、误炸事件仍
然而,从军事战法上换个角度看问题,误击对当事者本身是悲剧,但从作战对手方面来说,却恰恰是求之不得、小本万利的重要取胜之道。 从建设成本看,敌我识别系统是整体建设和全面建设的,代价高,要求高,成本高,即使有99%的成功,那剩下的1%概率就足以使其前期投入和昂贵的开支前功尽弃,化作云烟。 不仅如此,敌我识别系统不可靠、不过关,还会给作战部队造成巨大的恐慌,使人心神不定,造成秩序紊乱,甚至人人自危。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炸弹从天上掉下来,纵使在己方的所谓严密保护之下,也不得不担心万一出现疏漏,而直面“乌龙”。同时,误击还会严重影响装备操作使用人员甚至指挥员的自信心,使指挥员对自身装备系统的可靠性始终心存顾忌,从而严重影响正常的思维判断与决策,或因犹豫不决而降低反应速度。 所以,就兵家战法而论,战场误击的确让人看到了信息化战争军事准备中,可资开辟的非对称发展的一条新途径:这就是以信息干扰和攻击为手段,在敌方信息识别系统中打上楔子,以干扰敌人的敌我识别系统,甚至“诱导”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比如,一是可以误导敌人,使其误判,进而不打。即运用信息或者其它手段,使敌我识别系统的某个节点出现偏差,该回答时不应答、缓应答,甚至认敌为友,给出相反的识别信号,进而为己方提供更多的生存和作战机会,从而创造有利战机。二是干扰敌人,使其错判,进而乱打。敌我识别系统是个多节点的信息系统,扰乱某些环节、甚至某一个环节,都可能造成其“神经错乱”,使其眼花心乱,难分敌我,甚至误发指令和进行误操作,造成该攻击的不攻击、不该攻击的乱攻击的混乱局面。三是引导敌人认敌为友,或认友为敌,使其误判误打。就是想方设法让敌人一时花了眼,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也该算是反误击的最佳境界了。甚至可以切入敌方的系统之中,操控和模拟敌方信号,为其指认预攻目标,并发出攻击指令,从而实现小代价的“攻击”。 当然,利用误击来发展新的武器装备系统,在军事实践中还是有许多路要走的,而且实施起来也并非易事,需要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创新战法,并努力寻求新的科技突破。兵者诡道也。可以相信,战争的用谋与对决,必定会为军事辩证法的创新与发展,留下足够可探索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