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我军新闻 > 正文

玉不琢不成器——寻找华益慰成长的足迹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9:51 新华网
玉不琢不成器——寻找华益慰成长的足迹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玉不琢不成器——寻找华益慰成长的足迹

  

  资料图片 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原普外科主任华益慰,从医56年来,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心系官兵服务人民,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党和军队的医疗事业,特别可贵的是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之际,毅然立下“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的”遗嘱。他的感人事迹和壮举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退休后的华益慰依然坚守在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
上(2003年2月摄)。新华社发(于聪慧摄)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陈辉 张严平 白瑞雪)究竟是什么使华益慰成为一个“一辈子对得起病人的好医生”?记者追寻着他的成长足迹寻找答案……

  1933年3月,华益慰出生于天津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曾任天津妇幼保健院院长,母亲是位妇产科专家。

  从小,华益慰就对家里挂的那块“医乃仁术”的长匾印象深刻。父母对待病人仁慈为怀,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只要有病人上门都认真诊治。特别是遇到家境贫穷的病人,他们还经常免费医治。这些良好的行医做人品德,都在华益慰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华益慰父母生前,都自愿将遗体捐献给了祖国的医疗事业。如今,深受父母影响的华益慰,也在遗嘱中对儿子作了交代:“我这个病如果不好,死后处理按照你们爷爷奶奶的办法,尸体解剖,对疾病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不搞遗体告别,不留骨灰。”

  从幼年到青年,华益慰目睹了列强在天津横行霸道的行径,也看到了党领导的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鲜明的对比,使他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1950年,在南开中学读书的华益慰申请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因品学兼优被保荐到北京协和医学院。

  1956年10月,华益慰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上,他这样写道:“我决心加入党,为党担负起更多的工作,为人民做更多的事,终身做一个人民的勤务员!”两个月后,他在家书中写道:“爸爸妈妈:经上报党委批准,我已经是中共预备党员了。我一定珍惜新的政治生命,加强党性锻炼。”

  从入党志愿书和家信中,可以看出华益慰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从一名普通青年到一名先锋战士成长的足迹。

  部队这个大学校的冶炼,对华益慰的成长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天津解放后,华益慰第一次接触到了解放军。他们舍生忘死的精神和秋毫无犯的爱民情怀,都给华益慰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那时起,华益慰又立志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1953年,华益慰终于如愿地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他主动要求到艰苦地区磨炼自己。

  1960年2月,华益慰盼望已久的下放锻炼机会终于来了——参加西藏平叛手术医疗队。他在信里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怀着极兴奋的心情给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经党委批准,我已经成为支援西藏平叛手术医疗队的一员了,任务既艰巨又光荣。多少人要求去祖国最艰苦的斗争前线去工作都未能如愿,而我得到了这个机会。我非常感谢党的关怀和信任。”

  在西藏的一年里,华益慰经受住了生命禁区和平叛战场的考验,因表现突出被评为“积极分子”,并作为模范代表参加了援藏部队庆功大会。如今,在他病房的床头上还摆放着当年欢送支援西藏医疗队的合影照片。每当谈起这段经历,华益慰都非常激动:“参加医疗队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吃大苦、耐大劳,什么叫军人、什么是战士。”在以后的岁月里,他还经历了唐山抗震、辽宁营口抗震的考验,一步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

  白求恩精神对华益慰一生保持高尚的医德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家中有一间小小的家庭诊室,用来义务接待外地来的、没有挂上专家门诊的患者,诊室中最醒目的是一张白求恩弯腰为

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照片。

  “这张照片是父亲从画报上剪下来的,在我们家已经很多年了。虽然搬过很多次家,但它一直跟随着我们。”华益慰的长子华俭说,“以前对这张照片没有太在意,现在回过头来看,父亲确实是以白求恩为榜样行医做人的。”

  玉不琢不成器。华益慰正是在家庭的熏陶、党的教育、人民军队的锤炼、白求恩精神的感召、自身不断学习和思想改造等诸多因素下,成长起来的。(完)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

  相关多媒体音视频内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