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黎巴嫩身上的三座大山:战火把它变成战争代名词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14:41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黎巴嫩特约记者 王 松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约记者 林丰民 乔慧谷

  连日来,突变的以黎冲突将人们的目光再次汇聚到中东小国黎巴嫩。这是一个曾经备受中东人羡慕的国度,它的风光、繁荣及人杰地灵给它带来过“中东瑞士”等种种美誉;而
战火又把“黎巴嫩化”变成世界各地混乱、战争的代名词。同一个国家,几代人在这里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黎巴嫩身上的“三座大山”

  位于西亚、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面积刚刚超过1万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绝大多数人为阿拉伯人,其中,54%的人信奉伊斯兰教,46%的人信奉基督教。每个宗教派别之中又分多个小教派。公元前3000年,阿拉伯半岛的迦南人成为首批迁移到黎的定居者。公元前2000年黎成为腓尼基的一部分,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相继受到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

罗马帝国统治。7~16世纪初并入阿拉伯帝国版图。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1943年11月,黎巴嫩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1975-1990年,黎巴嫩经历了长期内战和以色列的两度入侵。

  由于黎政党、教派和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政治矛盾十分复杂。1943年独立时,黎巴嫩各教派达成协议,按各派人数分配国家权力。总统为基督教马龙派,议长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总理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制。独立后,随着各派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外来势力的干预,各派对原权力分配模式产生严重分歧。尤其是60年代末,巴勒斯坦游击队主力逐渐转移到黎,在黎形成“国中之国”,多次参与教派斗争,黎内部矛盾激化。1975年4月爆发了以基督教民兵为一方、穆斯林民兵和巴游击队为另一方的武装冲突,引发了长达16年之久的全面内战。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多万人死于内战,财产损失难以计数。恶性暗杀事件在内战中屡屡发生,死伤者涉及政治、宗教、新闻、外交等各个领域,分属不同宗教和政治派别,甚至包括两位总统和一位总理。制造暗杀事件的目的多种多样,有消灭政敌、蓄意报复、给予警告、实施恐怖、制造动荡等。究竟谁是凶手,大多至今依然是

未解之谜。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内战给黎巴嫩人民造成的巨大心灵创伤是短时间难以弥合的。

  上世纪40-70年代,动荡的地区局势让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拥入黎巴嫩,黎一度成为巴各派力量的活动中心。巴勒斯坦武装虽在以色列不断打击下从黎部分撤出,但仍有约三四十万人,分布在黎全国的12个难民营中。营内派别林立,并各自拥有民兵武装,彼此间冲突不断,对黎社会稳定和安全构成了明显威胁。记者走过很多中东国家,感觉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为了保护本国人的就业机会,黎巴嫩政府对巴勒斯坦人从事的职业做了一些限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巴勒斯坦难民营成了“最贫穷”、“最混乱”的代名词。

  艰难的重建之路

  1989年10月,在沙特等国调解下,代表黎主流派别的60多名议员终于在沙特达成民族和解文件———塔伊夫协议。协议签署后,黎国家机构相继恢复,安全形势逐步好转,局势日趋稳定。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却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在政治上,当时的黎政府管理松散,各派势力仍相互争斗,加之国外势力的干预,真正的民族和解难以实现。经济方面,也出现了债台高筑、赤字庞大等严重问题。

  对外方面,黎始终受黎叙关系困扰。作为黎的重要邻国,叙利亚为结束黎内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1976年5月开始,叙利亚军队一直以“阿拉伯威慑部队”的名义驻扎在黎巴嫩。叙对黎的控制全面化也引起黎民众,尤其是基督教派的普遍反感。黎国内也形成亲叙与反叙两大阵营,相互争斗造成巨大内耗,明显干扰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重建进程。

  以色列虽然于2000年5月从黎南部撤军,但黎以双方在边界划分等问题上各执一词,黎真主党与以军更是交火不断,南黎局势始终处于时打时停的不稳定状态。为报复和震慑真主党,以色列还数次打击黎基础设施,严重破坏了黎重建进程。

  贝鲁特曾让人联想到“灾难”

  连年内战让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成了一个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城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一提起贝鲁特,就会把它和“灾难”一词联系起来。

  如今,贝鲁特分化成东西两个城区。贝鲁特东部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穿着、谈吐都有明显的法国烙印,为贝鲁特在内战前赢得了“中东巴黎”的美誉。在“东贝”,处处可见繁华的大街、豪华的饭店、神秘的赌城、高档的轿车和妖艳的女郎,这样的开放程度让谁能相信这里是一个中东国家呢?和流光溢彩的贝鲁特东区比起来,西部的穆斯林聚居区仿佛一枚硬币的另一面。从当地妇女穿黑色长袍、戴面纱,街头悬挂伊朗前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巨幅画像等细节来看,这里受什叶派的影响很深。

  惊心动魄的“雪松革命”

  黎巴嫩的国旗,特别是中间的那棵绿色的雪松让人过目不忘。它是黎巴嫩的国树,代表黎巴嫩人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象征这个中东国家的纯洁与永生。

  但黎巴嫩2005年爆发的“雪松革命”让黎巴嫩人又经历了内战结束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年。前总理哈里里在2月14日情人节那天突然遇害,引爆了黎政情巨变,反叙派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雪松革命”。虽然在西方的强大压力下,叙利亚从黎全部撤军,打破了原有政治架构,但黎内部政治矛盾远未消除,围绕哈里里案件调查、真主党问题、对叙关系等热点问题争执不休,且纷纷寻找外部靠山,矛盾较前更为错综复杂。令人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年内的10余起爆炸案造成了重大人员、物质损失和巨大心理恐慌。亲叙和反叙两派还分别组织全国性示威游行和罢工、罢市,加剧了紧张氛围和社会动荡。在示威活动最激烈的那段时间里,很多街道无法通行,记者很多的应酬也只好取消。日子太平的时候,黎巴嫩人爱在晚上到咖啡馆、茶馆去闲聊、休息,商人们更是利用迷人的夜生活来拉拢客户,但在“雪松革命”期间,记者几乎和黎巴嫩的商业伙伴失去联系。

  期盼安定、渴望国家团结是黎巴嫩人民的共同心声。哈里里遇害给黎巴嫩人民带来的悲剧还没有彻底谢幕,真主党对以色列的“宣战”不知要把这个美丽而又痛苦的国家引向何方。

  海外黎巴嫩人用笔倾诉苦难

  有报道曾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黎巴嫩是世界上不多的海外侨民数量多过本国现有人口的国家。海外黎巴嫩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时常感觉自己是二等公民。在澳大利亚,一些夜总会和酒吧等娱乐场所通常会以种种借口把黎巴嫩裔人拒之门外。让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在西非贝宁等国家,还生活着大批黎巴嫩人。2003年圣诞节那天,一架“非洲联合运输公司”包租的波音727客机在贝宁海面坠毁,大部分乘客罹难,死者多为准备回老家过年的黎巴嫩人。

  在海外黎巴嫩人中,不乏亿万富翁,但最让黎巴嫩人甚至所有阿拉伯人自豪的却是一位旅美的黎巴嫩人。生于1883年,卒于1931年的黎巴嫩人纪伯伦被称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他在诗歌、散文和小说方面均有所建树。纪伯伦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他的很多作品的名字就像是在诉说黎巴嫩当时深受殖民统治的苦难:《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泪与笑》……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情绪,并以象征的手法把主人公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24年前的那个夏天,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时正赶上第12届

世界杯在西班牙举行,让人遗憾的是,西方国家在电视转播时把更多的篇幅留给了后者。眼下,德国世界杯的硝烟散尽,中东的黎巴嫩却再次上演一幕悲剧。那个时候,以军的目标是在西贝鲁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阿拉法特,这次,为了报复真主党,从7月12日开始,以向黎巴嫩发起了一轮又一轮攻击,使这个让人能同时在雪山滑雪、在地中海畅游的美丽国家逃不出充满劫难的历史怪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