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拒绝永远的权威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06:37 解放军报
李燕

  7月1日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为世界瞩目。从科技的视角看,这条世界最高的铁路的建成,是一个对国际学术界“权威论点”——即“高原永冻层上不能敷设铁路,否则路基会因冻土层时冻时化而塌陷”的突破。其实,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在科学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体现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权威论点”。

  科学技术领域的“权威论点”,公认和流行,是其最表象的特征。流行和公认,体现着对权威感的认同。但是,真正长久的权威性,是因其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决定的。而能够证明这个特性,最终要通过科学实验。实验,是科学领域的实践活动,是证明科学结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比如:在维萨留斯《论人体构造》问世之前,人们一直相信《圣经》所说:男人的肋骨比女人少一根,人身上都有一块不怕火烧、不会腐烂的复活骨。而推翻这个论点,最终靠维萨留斯对人体的解剖。相对于《圣经》教义而言,具有相对真理性的“权威论点”,不少是用科学的态度推理得来的。因其是用科学态度进行的推理,总会具有相对的真理性;也因其是没有经过试验的推理,也难免有需要完善之处。

  由此可以看出,“权威论点”在科学探索的实践中被不断突破,是一个规律性的创新现象。这一现象,在军事科技领域、以及由此带来的作战思想更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年,莱特兄弟刚刚能把飞机送上天时,军事家们充其量只看到飞机可以飞临敌方阵地上空侦察一番、投下几颗手榴弹,最初的空战也不过是双方驾驶员掏出手枪对射几发子弹。谁能料到杜黑会用《制空权》的学说改变人们对空军的认识。如今,当预警机把指挥平台都搬到空中的时候,有多少昨日的“权威理论”得到了更新啊。当然,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并不是对“权威论点”搞虚无主义。人的认识是有阶段性的。挑战权威,本身就是对权威的一种肯定;也只有创新和挑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已有的“权威论点”。

  突破“权威论点”的创新,在一般的科技领域,可能会碍于学术情面,存在多种顾虑。但在军事领域,这种突破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生与死的奋争。谁拘泥于陈规旧套和过时的“权威论点”谁就会吃败仗,而胜券,往往稳操在勇于变革的一方。

伊拉克战争中,当伊军还按照机械化时代的战争理念,用大范围前沿作战理论集结装甲和炮兵部队的时候,美军已经开始“导弹对子弹,卫星对准星”的精确打击了。面对这样的战场现实,如果我们不能以前瞻的目光,加快科技应变能力,最终付出的将是血的代价。在科技创新上,我们必须从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对关键技术的掌握,从身处死生之地的紧迫感上,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

  突破“权威论点”,是一个系统的科研创新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对某一单个结论的突破,更多是体现在一种整体学术思想的变革上。当年,德军用刚发明出的马科沁重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扫射,致使英军一天伤亡达6万人,以致在国际上一时禁用水冷式机枪。坦克出现后,古德里安创造了一个兵种运用上的奇迹。但这一切的突破和创新,还只是一种兵器、一个兵种的科技与战法的突破。如今,军事领域的科技创新,首先从整体上体现为一种变革。就拿诸军兵种建设来说,当年,海空军的出现,对于单一的陆军是一个变革。而如今,整个作战编组的变化,使陆海空军军种界限正在消亡。当年,制空权和制海权学说的出现,对地缘政治家只看到大陆岛和“地球的心脏”的“权威论点”是个突破。如今,世界的争夺已经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空间展开。我们在这种世界性的军事变革中,只有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变革大势,更新观念,不断突破已有的“权威论点”,才能紧跟变革大潮,把我们的军事科技创新一步步推向前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