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工程兵近4年工作量相当于过去30年总和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09日 07:21 解放军报 | ||||||||
当央视一套正在热播反映导弹工程兵工作生活的连续剧《石破天惊》之际,记者来到某国防施工工区,操作被导弹“筑巢人”誉为“穿山神钻”的某型“火箭式”凿岩台车。 耀眼的灯光下,一个米黄色的庞然大物矗立在眼前。戴上安全帽,记者沿着扶梯爬上2米多高的操作平台。抬眼望去,台车两条直径足有30厘米的粗壮“手臂”伸向作业面,在“
“这就是官兵口中的‘穿山神钻’——凿岩台车了,它主要是在作业面上按照设计打出炮眼,以便装药进行爆破掘进。”嘈杂的施工环境里,连长刘敏不得不“喊”着向记者介绍。 在台车班班长任领红的指导下,记者轻轻一按红色的启动电钮,这个3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一下子从“睡眠”中被唤醒了,巨大的轰鸣声从底盘传来,回荡在坑道中。 “这是为钻杆提供动力的液压泵开始工作了。”过了2分钟,记者推动操作面板上方的操纵杆,台车粗壮的“手臂”伸展自如。 按照规程,记者又推动下方的操纵杆,把台车的“胳膊肘”准确地向作业面移动,在距离岩石半米远的地方,一拉操纵杆定位,摆好了作业姿势。 前面这些工序就像让台车蹲好了“马步”,现在该“出拳”了:首先拉动水阀,只见钻头上的一圈小孔立即喷出水花。推动旋转阀,修长的钻杆立即高速旋转起来,把钻头上的水旋成一圈美丽的水花,操作平台此时也在微微颤动。 随后,一按冲击阀和推进阀,锋利的钻头刺向坚硬岩石,如“钢针扎豆腐”一样,黄色泥渣流出,坑道内的机械轰鸣声中立即夹杂了一股刺耳的钻探岩石的声音。不到2分钟,一个5米深的炮眼就按照要求完成。一拉推进阀,钻杆缓缓退了出来。 任班长感慨地对记者说:“以前用风钻进行人工作业,那速度如蚂蚁啃骨头,打这样一个眼最少要半小时,也不安全。” 拉动推进臂、定位、推进……第二个眼又开始了钻探。以前,人工打风钻,工程兵最怕的就是钻头被岩石“卡”住,费半天劲才能再拔出来;现在凿岩台车钻头上安装了智能防卡装置,钻头变“聪明”了,一遇到岩石夹层,钻头会自动控制调节速度,通过不断深浅试探,避免了卡壳现象。 尽管装备智能化程度提高了,但操作过程中依然不敢马虎。就拿钻出的泥渣浆来说吧,有经验的操作手会根据颜色判断岩石的硬度,颜色清澈的是硬度高的花岗岩,可以一钻到底;颜色浑浊的石质就比较软,容易破碎造成塌方,必须小心推进…… 在坑道中,记者发现导弹工程兵的装备今非昔比。新型装载机、挖掘机、钢模板台车等一系列现代化的施工装备开进国防施工一线,直接带来了“施工革命”。据该团副团长刘正清介绍,这些新装备使团队的战斗力提高了数十倍,现在一个营一年完成的工作量就相当于过去全团两年的工作量,团队近4年的工作量相当于过去30年的总和…… 相关专题:解放军建军79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