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培育战斗精神先考机关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07日 13:30 解放军报 | |
王颖 李东星 本报特约记者 刘学农 1、考部队先考机关 初夏时节,济南军区某摩步旅首长机关,遇到一次突如其来的考核。 这天,上级到这个旅考核部队训练情况。考核前,带队的首长突然改变计划,决定先考一考机关。此时,旅首长机关正在军官训练中心进行战术作业训练,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并被拉到野外进行考核。两个小时内,连续进行了5公里越野、组合练习等5个课目的检验,接受考核的82名机关干部全部达标。 就在大运动量的连续考核刚结束,滂沱大雨突至。考核组命令:进行选训课目400米障碍和实弹射击考核。风雨中,全体机关干部以娴熟的动作、过硬的作风,取得了总评及格、优秀率达65%的好成绩。 机关干部的突出表现,使考核组放弃了考核部队的打算,带队的首长连连发出赞叹:“机关能经受住考验,部队必定全面过硬。你们旅顽强的战斗精神名不虚传!” 2、出了“洋相”之后 去年,上级组织对师旅首长机关进行过一次军事考核,那次,摩步旅没有得到荣誉,却出了“大洋相”。5公里武装越野,多数没有坚持下来。事后,旅党委“一班人”对这次考核集体会诊,找出了病因:机关干部不仅需要提高能力素质,更需要培育战斗精神。 痛定思痛后,旅党委决心利用光荣传统这个教育资源培育机关干部的战斗精神。他们用部队在革命战争年代敢打硬仗、争上头阵的优良传统,对机关进行教育。坚持每月一堂传统教育课,集中学习一段战史、分析一个战例、介绍一位战将;利用军营广播、闭路电视、信息网络等媒介,开展讲传统故事、看传统影片、读传统书籍活动;参观旅史馆和驻地革命战争纪念馆、战役战斗遗址等教育基地,请老红军、老首长、老英模讲革命传统,引导大家领悟战斗精神的丰富内涵,努力把优良传统和历史荣誉转化为新形势下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并带头叫响了“使命重于生命、荣誉高于一切”的口号,激发每一名机关干部珍惜历史荣誉,再创新的辉煌。 3、自觉在实践中磨砺 传统教育激发了机关干部的荣誉感,然而战斗精神的培育更多的还是靠实践磨砺。 后勤部助理员孙涛在一次障碍训练中,高板墙上一个突出的螺丝钉划伤了他,鲜血顺着胳膊往下流,战士不由地围了上来。 “没关系,再来一次,我就不信过不去!”说完,孙涛又向高板墙发起冲击,在连续进行了5次尝试后,孙涛终于翻了过去,手臂上的血染红了高板墙。 连队战士将孙涛扶到卫生队,看到剐破的伤口足有五厘米。医生立即消毒,包扎,足足缝了10针。在这个旅采访,官兵们说,像孙涛这样的故事在旅机关还有很多很多。 4、把机关逼上考场 在摩步旅,有一招很过硬:定期对首长和机关干部的体能、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军事高科技知识和战斗精神培育5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考评成绩从旅长、政委到每名参谋、干事进行排队,张贴到办公楼前。对考评成绩优秀者,在立功受奖、晋职晋级方面优先,对排名靠后的同志实行警示。 今年5月,参加首长机关演习的旅首长和机关,刚刚赶到指定宿营地,就迅速搭建帐篷、连接线路、隐蔽伪装、构建指挥自动化系统。与过去不同的是,所有这些工作中都没有保障分队的身影,全由机关干部自己动手。当初,在确定参演兵力时,作训部门曾建议派保障分队进行工事构筑、隐蔽伪装,以减轻首长机关的压力。党委会否定了这一提议:越是难度大,越是能够检验首长机关的能力素质。演习中,首长机关从构筑工事、隐蔽伪装到战斗作业、网上对抗,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独立完成作业。 5、强将手下无弱兵 去年,上级下达通知,要对政委李兆瑞的作战指挥能力进行考核。李兆瑞抓住点滴时间学习军事理论,即使外出开会,也随身携带学习资料。为学好计算机标图,他拜作训参谋为师,谢绝一切应酬,周末休息时间雷打不动学“标图”。凭着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李兆瑞顺利通过了考核,被评为“一级作战指挥员”。 在这个旅,“常委与沙背心”的故事被广为流传。几位旅党委常委为了尽快提高体能,制作了6斤重的沙背心、沙绑臂和沙绑腿。他们先是穿上沙背心,训练一个月适应后,再添上沙绑腿,继而戴上沙绑臂。除了晚上睡觉,3件“内衣”从不离身。严格的训练取得了成果。在军区统一组织的参谋长和后勤部长比武中,这个旅参谋长、后勤部长均获得第一名。最近,在军区组织的首长机关野战化集中训练,这个旅凭借顽强的作风,创造了保障人员最少、连续作战能力最强、完成任务最出色的成绩,受到军区首长的赞扬,其中有两名机关干部因野战化集训考核成绩优异受到军区通报表彰。 机关的表率作用带动了基层官兵,将部队战斗精神培育引向深入。不久前,一位军区领导到这个旅视察,在训练场上发现,新兵入伍不到半年,迷彩服已被磨得千疮百孔,当即调派军区缝补队为官兵缝补衣服。上千件被磨破的迷彩衣,成为官兵战斗精神培育的最好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