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花边 > 正文

风口浪尖上的勇士——东海救助局郑建忠

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7月03日 23:22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7月3日电 风口浪尖上的勇士 ——记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副队长郑建忠

  新华社记者冯亦珍

  潜水服、头盔、脚蹼、氧气瓶。常有人问“蛙人”郑建忠:这身行头有多重?郑建
忠说,重装潜水131斤,轻装潜水60斤。30年来,他背着重重的行头,转战南北潜水上千次,被称为“水下尖兵”“风口浪尖上的勇士”。

  49岁的郑建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培训的潜训班学员之一。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已经是国家一级潜水员,并获得了法国饱和深潜水资质证书;他的深潜记录达到120米;空气潜水超过水深60米、在水下停留2小时的极限。

  在30年的潜水生涯中,郑建忠经常与危险同行。

  今年2月16日深夜,5000吨级的巴拿马籍冷藏船“恒达1号”轮在

福建平潭东甲岛附近触礁沉没。东海救助局迅速组织海空救助,郑建忠是救助人员之一。当天风急浪高,天气寒冷,他冒着风浪入水,与队员们一起救起2人,打捞起9具遗体。

  今年5月,有消息说有两桶剧毒品坠落水中,威胁

九寨沟两岸村民的饮水安全。他接到命令,背驮20多斤重的氧气瓶,在水流湍急的九寨沟深壑之中,在水底寸寸探摸,巡潜搜摸距离达7公里。最后经专家鉴定,在这一河段排除了影响水质安全的疑点。

  1991年8月,南海美国“ACT”石油平台在台风中倒塌,郑建忠等乘船前往抢险。当时已是19时,海上狂风怒吼。郑建忠一头扎进117米的水下。借助水下

机器人ROV射出的光柱,他找到了平台无法运转的“罪魁祸首”——套管上一圈松掉的螺丝帽。正当他操起扳手准备拧第一颗螺丝帽时,ROV却游走了。

  伸手不见五指,郑建忠使劲喊:“看不见,快移ROV!”但当时,用于呼吸的氦氧混合气仅能在60米范围内有效传递声音,岸上电话传出的声音模糊一片,无人应答。这时却祸不单行,面罩突然脱落,呼吸上不来。来不及细想,他立即卸下身上重负,双脚拼命一蹬,箭一般上浮30米。他侥幸冒出了海面。两小时后再次下水,完成了任务。

  “打捞‘阿波丸’号,是我潜水生涯的第一课。”现任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副队长的郑建忠说。打捞1945年被美国军舰击沉的日本沉船“阿波丸”号,是新中国成立后闻名全球的一次潜水打捞。在沉船现场,郑建忠第一次下水,就突破60米的潜水极限!

  在漆黑一片的海底,郑建忠表现出超凡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因设备条件差,打捞“阿波丸”号危险丛生。因潜水太深,潜水员常有“氮麻醉”感,就像喝下三两老白干。但郑建忠挺过来了。他在沉船现场工作了2年半时间,是潜水学员中潜水次数最多、在水下停留时间最长的人。

  在30年的潜水生涯中,无数次险情被化解,郑建忠以坚强的毅力创造了一个个被潜水界称道的奇迹。

  49岁,对于一个潜水员来说确实老了,郑建忠正在培训新手。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他1人带了17名学员,队员们个个身手不凡,已圆满完成数十次应急抢险任务。(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