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正文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我国第一个航海日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22:24 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7月11日播出了聚焦我国第一个航海日的节目,以下是节目内容:

  主持人 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今天7月11号是我国第一个“航海日”,它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确定的。郑和的远航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87年,比达·迦马到达印度早72年,比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早114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那么那次雄伟浩荡的海上远行究竟为当地人民带去了什么?回首那段辉煌往事,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解说:

  整整600年前公元1405年7月11日,一个叫郑和的人率领明朝一只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开始了他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郑和原名马和,字三保,出生在云南省晋宁县的一个回族家庭,11岁那年马和被明朝军队俘获,入宫为太监,后因在晋南之仪中有功于永乐皇帝朱迪,赐姓郑,改名郑和,官封4品。当时郑和所处的明朝,正直明初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造船业兴旺发达。永乐皇帝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准许民间航船出海贸易,并考虑派使臣出使西洋。

  王天有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永乐皇帝在永乐七年派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也说过一段话,他就讲“派郑和下西洋,告谕各国的首领,还有头人们,永乐皇帝希望和周边国家,和郑和所到的国家建立一种理智的关系,共享太平之福,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和平的,友好的国际秩序,这是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

  解说:

  因为郑和的父辈有游历海外的经验,而他本人据史书记载,“体貌魁伟,行如虎步,声如洪钟”,而且“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深得永乐皇帝的信任。这些长处使郑和成为下西洋的当然人选。

  喻晓轩 记者:

  有一句话叫“大海航行靠舵手”,那您知道六百年前郑和船队使用的舵是怎样的吗?我身旁的这根大舵杆就是当年郑和船队留下的遗物。那您可以看到,在这跟舵杆的上端,有两个长方形的穿孔,它是用来安装操舵用的木柄的,而在它的下端的扁阔处有楔槽,用来安装舵叶的。这根舵杆是用一整根木头制成,长11.07米,而高是6.035米,看见这样的舵杆不能不让人感慨,真不知道当年郑和的宝船该有怎样的规模?

  时平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这个船的规模很大,明史上有记载, 44.4丈长,宽18.6丈。那么我们现在南京宝船厂遗址,发现了一个明代的尺,这个尺相当于我们(现在)31厘米还多,按这个测算,它有一百多米长这个船。虽然这个船,可能造船学家们有不同看法,但是船史学家们总结了中外造船历史上在一点上有个结论是共同的,是什么呢?就是说郑和的船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非常先进的。

  解说:

  据专家考证,郑和每次下西洋都有大小海船一两百艘,在当时没有无线电和定位系统的情况下,这么多船只相互又是如何联系的呢?

  时平:

  联络史书轴记载,有的说晚上靠什么,晚上靠什么?有的说灯笼,这个有记载。白呢?旗语。我们现在海军也有旗语,当然现在作为礼节呢。

  记者:

  那时候就有旗语吗?

  时平:

  旗语,白天(用)旗语。有时候(碰到)雨天了,有锣、鼓、号等等。

  解说:

  虽然这些船有办法互相联系,但在未知的航线上它们又如何能够方向一致的穿越大洋呢?

  时平:

  它当时主要靠天文航海和地文航海技术。天文航海主要是,大家看到有牵星板,通过牵星术来辨别方向,他主要通过观察天体、日月星辰来测量,通过牵星板测量来辨别方向。那么地文航海,就是我们说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宋代就运用航海了,就是它还有罗盘、水罗盘,辨别方向,里面有刻度,而且当时误差中国是最小的。

  解说:

  这些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给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提供了帮助,西洋在明代指婆罗洲以西的地区。公元1405年郑和第一次远航,他率领船队从江苏的刘家港出发,经福建的五福门出海到占城。自南海西洋经爪哇、旧岗、满刺加、阿鲁,再经锡兰,最终到达印度的古里,也就是今天的卡利卡特后回航。

  此后,郑和船队的行程越来越长,历经的国家越来越多。公元1421年郑和船队第六次远航行程达到最远,几乎达到非洲的好望角。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他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时28年,航程10万余里,历经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留下的航海图记载地名530个,其中东非海岸地名16个,是当时世界上范围最广、内容最多的海图,也是15世纪以前人类留下的唯一一部,包括亚非两洲在内的海图。

  时平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这个图大家看到像画,就是中国的特点,像写画似的,但是真正理解它的航海图之后,一看非常实用。

  它特别符合航海的需要,船出发了之后,它有一个参照物叫做航向。哪块是水深、哪块水浅,哪块到达什么地点,它都标清楚了,这幅航海图是一幅真正的航海图。

  解说:

  正是郑和这位航海史上的巨人,28年来不知疲惫地漂泊于大洋之上,开辟了亚非之间的交通网。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通过航路连接了起来,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和亚非各国进行了广泛的商贸活动。

  王天有:

  郑和七下西洋带去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精神层面的。比如他带去了历书。当然历书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一种集中体现,这些东西传播到郑和所到国家,应该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

  第二是手工业品。在那个时代来讲,也就是说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东西,丝织品、瓷器、明代的青花瓷是很有名的,铁器、农具、铜钱等等。

  何芳用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

  郑和的船队,他是当时一个非常庞大的海上商队,但是它的组成人员基本上是军人,他又是一个无敌的海上武装,但是它肩负的使命却是和平,所到之处都是一种亲善的交往,一种亲善的、友好的交往,这个留给当地的人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

  解说:

  《武汉晚报》记者范春歌曾经花了两年时间重走郑和路,这是她沿途拍摄的画面。在泰国的三宝庙,郑和成了海外华人的心目中的一尊神,而在印度城市科亲这里的渔民至今仍使用着据说是郑和船队传来的中国渔网。在马六甲博物馆,当地人把郑和画进了油画。

  范春歌 武汉晚报记者:

  我从头看到尾,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外落民族,其实也就是早期的那种西方殖民者、那种海盗,就是征服马来西亚、掠夺马来西亚的这样的历史。看了那个画面都非常恐怖,就是血雨腥风的,但是其中只有一幅画,它就充满了友善,那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去造访当地的苏丹、苏丹王。整个画面非常祥和,也是这个博物馆所有的油画里面最祥和的一张油画。所以看了以后就可以看得出来,当地人对郑和下西洋留下的美好的印象。

  解说:

  公元1431年,年过60年的郑和第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踏上了遥远的征程。这最后一次大航海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由于常年的海上奔波,他在返航的途中因病故去。去世后,他的遗体归入大海,衣冠和头发被带回中国,藏于生前他常年居住的南京。广阔无垠的大海成为了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永远的归宿。

  主持人: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郑和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舰队。但他所到之处没有占领一寸土地,留下的只是和平、友谊、互利的贸易和相互尊重,而西方航海模式留下的却是血与火的征服与摧毁。

  6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说我们要和平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振兴海洋事业的时候,我们所继承和发扬的不仅有祖先的智慧和勇气,还有他们的胸怀和远见。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并希望您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新闻线索。再见!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评论】【军事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