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国宽广胸怀——斯里兰卡历史学家谈郑和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 13:22 新华网 | |
新华网科伦坡7月11日电专访:展示中国宽广胸怀的和平之旅——斯里兰卡历史学家谈郑和 新华社记者陈占杰 斯里兰卡著名历史学家、伦敦大学博士洛娜·德瓦拉贾就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接 斯里兰卡具有扼印度洋咽喉的天然海上交通优势,是600年前郑和船队北上印度、西去东非的必经之地。15世纪初的科伦坡仅是一个渔村和小型贸易集散地,而位于科伦坡东南部8公里处的今日斯议会所在地斯里·贾拉瓦德纳普拉·科提已经兴盛起来,并成为15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斯里兰卡僧伽罗国家科提王国的首都。 洛娜对郑和曾于公元1409年、1410年和1416年3次下西洋时访问过斯里兰卡的中国史料记载有不同的解释。她认为,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都途经斯里兰卡,郑和只在第二次时没有随船队前往。因此,郑和本人实际上6次到过斯里兰卡,而郑和最为重要、也最为戏剧性的活动发生在他第二次(船队第三次)登陆斯里兰卡的时候。 《明史》记载:“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 这位连同整个王室被郑和掳往中国的“亚烈苦奈儿”, 即当时斯僧伽罗国家科提王国国王维拉·阿拉卡斯维拉。洛娜介绍,维拉虽然身为僧伽罗人的王,却不信佛教;其当政所为也非明君,在当地人中威信并不高。因此,当时的明朝就给王室施加压力,要他们另选合适的人接替王位,于是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登上了王位。史料记载,这位波罗伽罗摩巴忽六世后来成了斯里兰卡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位成就卓著的君王。 郑和另一个有影响的活动,是他带了那块著名的“郑和布施碑”。“郑和碑”最初立在南部海滨市加勒的某处庙里,后因年长日久而不知所终,直到1911年修路时被工程师H·F·托马林发现。当时碑文朝下盖在克里普斯路的一个管道口上。斯独立后,这块石碑被送到了现在的国立博物馆。 “郑和碑”碑文分别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3种文字写成。中文内容写的是郑和等受明代皇帝派遣,下西洋时来到斯里兰卡巡礼圣迹,布施香礼,以竖碑记之的情况,后列清单,落款是永乐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泰米尔语碑文表示了对南印度泰米尔人信奉的婆罗门教保护神毗瑟奴的敬献。波斯语的碑文则表示对伊斯兰教信奉的真主给予敬仰之情。 洛娜高度评价了“郑和碑”以及郑和访问斯里兰卡的历史意义及价值。她说,身为穆斯林的郑和,却能在一块碑上以三种宗教为对象,表示同样的礼敬与尊重,一方面反映了郑和以及明朝统治者对各国人民的尊重以及宗教上的宽容性;另一方面则反映出郑和一行希望他们所从事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致受到宗教对立的影响。可以说,这块石碑是郑和以及当时明朝皇帝和平宽容精神的体现和象征,同时也表明中国当时具有极为宽广的胸怀和世界性的眼光。 洛娜说,郑和之后不久,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相继来到了斯里兰卡,这些殖民者不仅对斯里兰卡丰富的物产进行血腥掠夺,而且逼迫斯里兰卡人民改变宗教信仰,激起了斯里兰卡人民的仇恨与反抗。 洛娜认为,在郑和七下西洋的28年时间里,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直至东非国家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兴盛。他所倡导的平等互利、礼尚往来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完) 相关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