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日本自卫队专题 > 正文

《世界报》:东海上空的日本反舰双煞

http://jczs.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0:05 世界报

  随着战争格局的演变,曾为我们熟悉的舰炮对射方式已经退出了现代化海战,代之而起的是远程超视距精确打击模式。而作为现代海战中最重要作战要素的反舰能力,更是各国强化海空打击力量的发展重点。

  世界各国在反舰能力的发展道路选择上大致可以分为两条:一条是以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以及部分东欧国家为主,着重发展远程高超音速舰射反舰导弹,另一条是以美国与欧
洲国家为代表的空射反舰导弹。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分别是俄制“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和法制“飞鱼”空射反舰导弹。接近美欧武器研发风格的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出了ASM—1空射反舰导弹和其后的后续型号ASM—2空射反舰导弹。这两款先进导弹代表了日本在反舰导弹领域的最高水平,是构成日本自卫队远程反舰打击力量的两大“凶器”。

  日本战略思想调整的“催生物”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军事实力受到重大限制。但战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签署,为日本军备复活提供了保护伞,借此日本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

  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进入高潮,日本作为美国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前哨阵地,担负着阻击当时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日本海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日本根据当时的安全形势制定了“综合安全保障”战略,对原来的“专守防卫”方针作了较大的调整,其海上自卫队则由“近岸歼敌”调整为“海上歼敌”,尤其强调远海制海权和制空权。这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的调整,牵动了自卫队对各种反舰导弹的需求,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自制反舰导弹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随着多型反舰导弹的定型和生产,日本的军事力量也由“近海、本土”演变成为“远洋、近海、本土”三线配置。

  1973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和三菱重工株式会社一起开展了日本航空自卫队提出的ASM—1空舰导弹的论证和研制。日本凭借其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到1977年就进行了第1次ASM—1空舰导弹空中发射飞行试验,1979年3月,日本自卫队在新岛试验场用21枚ASM—1空舰导弹进行了攻击海上固定目标试验和作战适应性试验,ASM—1空舰导弹的飞行性能和作战性能都得到了充分考核。1979年8月,由F—1战斗机携带,共发射了4枚ASM—1空舰导弹,全都准确命中了40公里外的靶船,从而完成了定型试验。

  ASM—1导弹在1980年初投入批量生产,1981年正式装备部队,军用编号为80式空射反舰导弹。当时日本防卫厅共订购了158枚ASM—1导弹,每枚导弹的价格为38.5万美元。目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共装备了508枚ASM—1空舰导弹。

  号称日本“飞鱼”的高空杀手

  ASM—1空舰导弹的最大射程50公里,巡航高度15米,飞行速度0.9马赫306米/秒。全弹长3.98米,弹径0.35米,翼展1.19米,发射重量600千克,发射高度760—3048米。外形和美国的“捕鲸叉”舰射反舰导弹很像,采用正常式气动布局,弹体头部带半圆形整流罩,弹翼和尾舵呈X—X形配置,处于同一平面,4片稳定弹翼位于弹体中部,4片控制舵面位于弹体尾部,尾部呈平底形。导弹采用模块化设计,从前至后可分为5个舱段:导引头舱、控制舱、战斗部舱、发动机舱和尾舱。其中导引头舱内装有三菱电子公司的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控制舱内装有日本航空电子设备公司的惯性导航系统、日本无线电公司的ANV—7调频连续波无线电高度表以及自动驾驶仪和电池组;战斗部内装200千克半穿甲/爆破战斗部,配用触发延时引信和近炸引信;发动机为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尾舱段主要装有电动舵机和舵面。

  ASM—1空舰导弹最大特点在于其良好的通用性,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F—4J、FS—X战斗机和P—3C反潜巡逻机等现役飞机都能挂载。当F—1等飞机挂载ASM—1执行反舰任务时,其攻击程序与马岛战争时阿根廷战机使用空舰型“飞鱼”导弹攻击英国舰艇的程序大体相同。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巡逻机或者航空自卫队的E—2C“鹰眼”预警机发现敌舰后,将目标数据送给F—1等战斗机。F—1接到攻击敌舰的命令后,挂2枚ASM—1空舰导弹和900升的一次性燃料箱立即起飞。F—1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为1.6马赫,挂2枚ASM—1导弹时作战半径为550公里,但考虑到被敌人探测和被攻击的危险,实际作战半径为370到460公里左右。携带ASM—1反舰导弹攻击水面舰艇的飞机一般采用“高—低—高”航线。从高空到低空的下降时间根据敌舰的探测能力来改变。起飞后的F—1战斗机利用J/ASM—1惯导装置从高空进入战区,超低空接近目标,距目标约60公里时,为捕捉目标迅速跃升。一旦机载雷达将取得的目标信息输入导弹后,ASM—1导弹即可发射。发射后导弹下降到掠海高度15米,按惯性制导方式巡航飞行,接近目标后主动雷达开机,完成目标搜索和跟踪,进行最后的弹道微调,在突破敌舰的ECM电子干扰、箔条云和CIWS近程武器系统弹幕后命中目标。日本自卫队宣称,ASM—1空舰导弹的命中概率很高,基本可达90%。

  作为80年代初定型的产品,ASM—1空舰导弹在当时是很先进的,日本航空自卫队对其性能基本满意。到了1985年,随着军事形势变化,航空自卫队对制造商三菱重工提出了在导弹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ASM—1的射程的改进要求。1986年三菱重工开始了增程型ASM—1C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在保持基本气动外形、导引头和战斗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导弹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发射重量由ASM—1的600千克降低到510千克,射程也因此增大5565公里。1992年ASM—1C设计定型并开始服役,防卫厅赋予其编号为91式空射反舰导弹。

  ASM—2空舰导弹青出于蓝

  由于ASM—1空舰导弹射程上的欠缺,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作战需求,1988年,航空自卫队提出了研制后续型号ASM—2的要求。该型导弹依然由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和三菱重工承担研制和生产任务。试验工作在1989年就开始展开,到1991年,顺利完成了技术试验,试验用弹总共10枚,其中8枚遥测弹无战斗部,战斗部位置安装了遥测装置,2枚战斗弹安装了战斗部,这些导弹几乎发发命中目标,其中1枚还击沉了1艘1000吨的靶船。1992年进行了作战适应性试验,航空自卫队使用了F—4EJ和T—2改型飞机,分载飞和实弹发射两个阶段进行了10枚导弹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SM—2空舰导弹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航空自卫队的要求。1993年ASM—2空舰导弹完成定型试验,并进行小批量生产,当年航空自卫队就订购了25枚。ASM—2空舰导弹1995年开始正式装备航空和海上自卫队,军用编号为93式空射反舰导弹,航空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计划联合采购1000枚。

  ASM—2与ASM—1的外形基本相同,但在结构上,弹身、弹翼与舵翼等上都采取了隐身措施。动力装置为涡喷发动机,并采用高密度的高能燃料,以提高其推进性能、加大射程,使射程达150公里。制导系统改进为惯导加红外成像制导,采用先进的红外成像器和图像处理系统,用图像识别目标,抗干扰能力强,也提高了突防能力与命中精度。战斗部采用塑料粘性炸药PBX,爆炸力增强。导弹弹长3.98米,弹径350毫米,翼展1.19米,弹重610千克,巡航速度为0.9马赫。该型导弹可以装备FS—X、F—1、F—2和P—3C等日本主力作战飞机。本报专稿 吴新宏 金 戈

  相关专题:日本自卫队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陈逸飞病逝
英国王储查尔斯婚礼
个人房贷提前还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漫画版《红楼梦》
网球大师杯官方站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中国多性伙伴个案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