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树梁:孙子的战略观与21世纪的预防犯罪战略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7:12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声明:本文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一、战略支点 孙子学说中有两大战略支点:一是,一切谋略筹划均应出发于保国利民的基本立场, 二、当今国际化暴力恐怖犯罪的特点 当今国际化犯罪(或曰跨国犯罪)以走私毒品、贩运武器、爆炸、暗杀、绑架人质等危害特别严重的犯罪为主要犯罪内容,其犯罪主体、犯罪手段和侵害的客体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犯罪主体“四位一体”化。在国际社会,上述危害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均出自有组织犯罪集团和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三股势力”之手,形成“四位一体”、交相混杂的犯罪主体群或曰“混合体”; 2、犯罪手段与局部战争手段相交织。如中亚地区出现的战争问题,既有国际武装匪徒的侵袭,又交织着暴力恐怖犯罪活动; 3、犯罪侵害的客体泛化。犯罪所侵害的客体日益广泛,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直接对一国或数国的主权、整个地区的安宁、甚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构成威胁; 4、犯罪没有国界,不受时空局限。毒品通道横贯欧、亚、美大陆。武装匪徒肆意穿行于数国之间。如2000年8月,一伙典型的国际武装匪徒由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入吉尔吉斯共和国并试图打通进入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通道,进一步破坏中亚地区的稳定局势(1); 5、犯罪手段更加残酷而极端。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并“趋向极端”(2)。 如今的国际暴力恐怖犯罪具有战争与犯罪的双重暴力性和残酷性,其大规模杀伤如战争,笔者曾比喻为“和平时期的战争”。正如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所说:“恐怖分子制造惨案……局部战争烽火连天……”(3) 美国一位未来学家预言:“如同20世纪发生的世界大战,未来30年(这是1997年说的)笼罩在人们头顶上的最大一片乌云就是暴力——犯罪、恐怖主义和战争。……核武器也许会被恐怖分子所利用。”(4) 从上述国际暴力恐怖犯罪的新特点即可见,构思21世纪的预防犯罪战略已不能就犯罪论犯罪,而必须对犯罪、局部战争和“三股势力”进行综合考察,因为它们已成为制造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和实施危害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的混合体。孙子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的战略观正好排上用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孙子的国家安全观是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的,是军事安全与政治经济安全相统一,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相统一,军事手段与非军事手段相统一。(5)我们对付暴力、恐怖、走私毒品武器等犯罪活动,显然也要站在孙子的战略观的高度,既运用军事手段,又运用非军事手段,既考虑一个国家的安全,又考虑一个地区和国际社会安全。 三、预防21世纪国际暴力恐怖犯罪战略 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早期预防战略。中国有句古话叫“变起一朝,祸积有素”。突然发生的事件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以意大利黑手党为例,当年墨索里尼借助黑手党的力量来夺取政权,上台后,继续利用黑手党,巩固在西西里等地的统治。1943年,美军在西西里岛登陆之前,先派人到西西里同黑手党取得了联系,在黑手党的支持下,才顺利地控制了全岛。黑手党也利用美军保护自己和扩大势力。(6)纵观20世纪暴力恐怖犯罪肆虐的原因总有一些内内外外的“庇护”因素存在,特别是外力的支持,总是雪上加霜。所以,1998年,联合国就提出了禁止资助恐怖活动的公约草案.(7) 根据中国经验,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和处置在始发阶段,是从源头上预防犯罪的有效途径。为此,中国对于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坚持“露头就打,不留后患”的方针。为了不使“黑手党现象成为一种癌症并无可救药地转移,构成对整个社会机体的致命威胁。”(8)“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早期预防战略应是预防犯罪的首要战略。 2、“兵贵胜,不贵久”的快速反应战略。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思想对于对付当今有组织的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当今有组织的暴力恐怖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快进快出”、“速战速决”、“突然袭击”,以爆炸和施放毒气等大规模杀伤手段造成广泛的社会心理威胁。因此,针锋相对地采取“兵贵胜,不贵久”的快速反应战略应是对付有组织犯罪集团和“三股势力”所制造的暴力恐怖活动的最重要的战略准备、战略前出和战术运作原则。有的未来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犯罪团伙将可能有发展制造核武器的能力。”(9) 美国国际有组织犯罪研究协会提出的一份专题报告中认为:“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有组织犯罪集团将掌握核武器的制造技术并将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同时将拥有自己的海军和卫星系统。”(10)这就是说,随着他们可能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手段的升级,应付他们实施突然袭击的紧迫性更为突出。据报道,美国正考虑让军队在本土应付恐怖活动中发挥作用,建立一支特种部队,并着手在全国10个国民警卫队建立快速反应队,以应付化学、生物和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袭击(11)。 另据报道,美国将在2000年的财政预算中拨款28.5亿美元,用于在21世纪打击恐怖活动,其中13.9亿美元将用于提高对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的能力,解决在这些新的挑战方面“反应太慢”的问题。(12) 为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中国在10年前就建立了公安防暴队,经过10年的发展,成为一支“有暴防暴,无暴巡逻”的拳头力量。据悉,目前全球60%的国家成立了反恐怖突击队。这些反恐怖部队装备精良,人员素质高,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对恐怖分子起到了非常显著的震慑作用(13)。 坚持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战略原则,是有效地发挥这些突击力量的作用,预防和打击国际暴力恐怖犯罪的第二个重要战略。 3、“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14) 、“我专而敌分”(15) 的联合作战战略。“21世纪有组织犯罪将形成严密的国际犯罪网络”(16) 。如意大利黑手党正企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指挥部。但是,“以往,各国对付黑手党大多采取各自为政的方法。但在黑手党犯罪一般都超越国界,涉及多个国家,越来越趋向国际化的今天,谋求国际间的合作,采取联合行动,已成为打击黑手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7) 联合国历来强调联手打击跨国犯罪的必要性,并在近几年的地区合作、双边或多边合作上有了相当进展。例如,中美互设执法处合作打击国际犯罪。(18) 上海五国”元首签署《杜尚别声明》,决定“视情在五国框架内举行反恐怖和暴力活动演习”和“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19)” 欧盟和俄罗斯将加强合作,预防和打击有组织犯罪(20)。 由于中亚地区逐步变成全球毒品贩运网络的主要通道之一,在联合国倡议下,中亚各国目前正筹划在阿富汗周围建立一个阻挡毒品过境的“缓冲安全地带”,参加的不仅有与阿富汗接壤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巴基斯坦、中国等6国,还有俄罗斯和美国(21)。 鉴于土耳其是世界最大的海洛因贸易通道,联合国启动一项反毒品走私计划,同土耳其合作打击该国黑社会势力(22)。 根据这些最新的反恐怖、反暴力、反毒品的国际信息,呈现出一种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态势,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造成“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孙子兵法·虚实》)的我聚(形成合力)而敌分(瓦解其联盟,切断其命脉)的战略优势。这应是21世纪预防国际化犯罪的重要战略之三。 在现有的一些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强化以上战略构思,将可能有助于在21世纪以较小的代价预防和打击一切危害特别严重的犯罪,实现国家、地区和国际社会的相对安全与稳定。 注释:(1)《法制日报》驻中亚记者孙太辉报道《吉请剿武装恐怖分子》,载《法制日报》2000年8月16日 (2)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13、15页,解放军出版社1964年版。 (3)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第1页,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4)爱德华·科尼什:《“未来学家”预测未来30年》,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997年3-4月号。转引自《参考消息》1997年4月4日。
(5)王明亮、卢进:《孙子国家安全观及其现代价值》第21页,第四届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孙子兵法及其现代价值》,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参见黄昌瑞:《黑手党——意大利社会的不治之症》第1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新华社专稿《联合国拟禁止资助恐怖活动》,《人民公安报》,1998年12月10日。
(8)贝尔纳:《全球黑手党的情况》,载于法国《星期四事件》周刊,1997年10月22日。译文载于《参考消息》,1997年12月15日。
(9)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第250页,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10)报告载于美国《犯罪组织研究》第九卷。译文载《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95年第9、10期合刊。译者谢华。
(11)肖成林:《对付恐怖活动,五角大楼插手》,《法制日报》1999年2月3日。
(12)记者汤水富报道《克林顿计划花巨款对付恐怖活动》,《光明日报》1999年1月24日。
(13)韩建军:《恐怖主义幽灵远未消散》,《法制日报》1999年12月25日。
(14)《孙子兵法·九地》篇。意谓:兵威加在敌人头上,就能使它的盟国不能配合策应。
(15)《孙子兵法·虚实》篇。意谓:我军兵力集中,敌人兵力分散。
(16)〔美〕里克特·穆尔:《21世纪有组织犯罪预测》,马忠红译,载《公安研究》杂志1995年第5期。
(17) 牟为民:《一场铲除“社会毒瘤”的鏖战》,《光明日报》1998年8月5日。
(18)法新社报道《中美互设执法处合作打击国际犯罪》,《参考消息》1997年11月20日。
(19)“上海五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国、吉尔吉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五国元首于2000年7月5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签署《杜尚别声明》,载《人民日报》2000年7月6日。 (20)《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欧盟和俄罗斯将加强合作》,《法制日报》1999年12月18日。 (21)《光明日报》驻中亚记者汪嘉波:《毒品泛滥,中亚告急》,《光明日报》2000年9月1日。 (22)《光明日报》驻安卡拉记者李玉东:《联合国向土耳其黑社会宣战》,《光明日报》2000年7月10日。
相关专题:孙子兵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