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民想造飞碟 为求认同参加珠海航展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12:47 中国新闻网 |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有一位叫杜文达的农民,虽然仅拥有技校文凭,却一门心思要研制一种能载人的交通工具“飞碟”。为证明自己,他决定带着“飞碟”小模型赴珠海参加航展。 ——要造可以升空可以潜水的载人工具 杜文达要制造的“飞碟”是这样的:一种多功能的载人交通工具,可以平稳地升空,安全地降落,能以任意角度转向和前进,甚至还能潜水。主要用来缓解大城市里的交通。 杜的想象非常大胆,听起来有点像是白日梦,但杜文达可不是做做白日梦而已,他要将它变为现实。虽然他只有技校文凭,也遭到过妻子的反对;虽然已掏空了所有积蓄,但他从来就没有后悔过。 他坚定地说,“按照我的理论制造的‘飞碟’模型早在2002年就已经飞起来了,我觉得再把握好发动机功率、材料强度和外形工艺等几个重要方面,这试验应该能成功!”而给杜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的人说:“现在社会上追求物质利益、满足现实、缺乏想象能力的人到处都是,而像杜这样的人不多了,———所以我要支持他。” ——“有些人的藐视伤了我们的自尊” 今天,杜等一行4人将赶赴珠海,参加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杜文达说,“本来到珠海参展不在计划内,但现在我们缺乏资金,又面临着社会舆论的压力,所以希望通过参展,遇到认同我们的合作者。” 自从10月初央视的记者采访过杜文达以后,他和他研制中的“飞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有不少人是鼓励我们的,也有一些是藐视我们的,他们觉得,农民信息最缺乏、资金最薄弱,能做出什么好东西来?资金肯定会打水漂。说这些话确实有点伤我们的自尊。有几天,我们觉得呼吸都困难了。” “在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之下,我们重新理顺了思路,决定赶制小模型准备参加11月1日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珠海航空展’,寻求合作和认同。” ——已花掉了40万元积蓄 一个合作者高峰说,杜虽然只有技校文凭,但他在机械方面有天赋,“1995年,他发明了‘矿山筢片自动拧织机’,获国家专利后卖给了江苏的一家企业,挣了18万元;2002年9月,他又用实验结果和技术数据证实了自己‘碟形飞行器’的理论,也获得了国家专利。”在获得国家专利之前,杜文达就已经做出了能飞的“飞碟”模型。 为了研制能载人的“飞碟”,今年6月,杜文达成立了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和研究基地。早在去年3月份,杜文达和几个合作者就开始购买原材料和收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飞碟的资料。到现在为止,杜集中了27个人,大家七拼八凑地筹了74万元的资金,其中杜投入的最多,前前后后已倾尽40多万元的积蓄。 ——受过嘲笑,陷入困境 造“飞碟”这一年来遭遇到的困难是杜始料不及的。杜坦承,“困难我原来也考虑到了,但觉得应该不会很大,可实际过程中的很多困难确实没有预料到。” 最大的困难来自资金。杜文达把多年来的积蓄都投入进去了,“我以为不会花太多的钱,没想到很多材料的价格超出我的估计。而且,因为是载人的,必须要做破坏性试验,而这毁了不少零部件,花费是非常大的。”最困难的时候,杜文达既要还债又要买东西,“妻子跟我吵嘴,还哭着求我不要再干了,但我还是觉得有很大希望,不能放弃。内弟把自己家里耕地的牛卖了,凑了大约2000元钱给我应急,接着又把家里刚打的豆子卖了500元钱,也给了我。” 除了资金上的困难,杜文达说还有一些没有想到的,比如:要购买一些原材料必须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由于没有高级技工和设备,技术工艺上比较粗糙等等。 杜文达说,“研制‘飞碟’不是我头脑发热,我们也不至于到了连吃饭的钱都不留的地步,我又不是傻子,要是没有命了怎么实现计划呢?我之所以这样投入,为的是将来不后悔。而且,谁都知道,这些用来研制‘飞碟’的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我没有把握怎么会坚持到现在?” ——还能坚持多久? 据悉,在世界上研制飞碟的有日本、美国、德国、俄罗斯,都钻研了很多年,但目前都没有搞成功。有专家认为,“飞行器的制造要综合考虑动力、空气等方面的复杂因素,不是专业航空技术人员来做这些,难度可想而知。” 杜文达说他现在不担心这些,“因为首先他们和我们研究的飞碟从原理和要求上都不一样,再说,考虑到知识产权,我们也没有让其他人看过我们的核心技术,所以他们说不行还为时过早。” 令他担心的是,如何让研究走出经济困境,顺利地运转下去。目前,工人的工钱都采取记账的方式,尽管一年来没拿到过一分钱,但没人跟杜提过,相反还继续埋头苦干。 杜文达谈起将来,说:“如果真到了坚持不下去的那天,这里的东西随便他们拿吧,我有一辆小货车,有几台机床,还值一点钱。另外,我还可以把专利卖钱还债。尽力做下去吧,我不愿意自己没尽力就让希望破灭。”昨晚9点多,做好参加珠海航展的准备工作后,杜文达还呆在那架直径5.15米、高2.37米,共有19叶碟片和三个轮子的“飞碟”旁,久久不愿离去。(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李湘荃 注:文章有删节) 相关专题:珠海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