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九地篇》史证之二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8:59 舰船知识网络版 | |
声明:本文为《孙子兵学大典》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原文: 由不虞之道 释文: 用兵作战,要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 例证1: 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率军伐蜀。蜀将姜维与廖化合师后,据守剑阁,将魏军阻于剑门关外。此时,邓艾乘钟会与蜀军相持于剑阁之时,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越过700多里荒无人烟的小道,凿山开路,秘密南进,很快进入蜀国腹地江油,直奔蜀都成都而去,从而置姜维大军于无用武之地。刘禅在魏军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只好宣布投降。蜀国灭亡。 例证2: 1636年8月,清军大举南犯。明朝廷判断清军可能会西进山西,并由山西向北京进攻,于是调集兵力加强了由紫荆关到固关一线重要关口的防守。不料,清军却由延庆南下,入居庸关,占领昌平,经沙河、清河直逼北京。明廷急调山西、山东等地明军驰援。谁知清军又绕过了北京,攻占了文安、永清,至雄县后回攻香河、顺义、怀柔等城。8月下旬,进至密云、平谷一带。短短1个多月里,清军环绕北京周围地区,连破12城,虏人畜近18万。 原文: 攻其所不戒 释文: 攻击敌人缺乏戒备的地方。 例证1: 公元588年(隋文帝开皇八年),隋朝吴州总管贺若弼率军出广陵(江苏扬州),自瓜洲渡江,进攻陈朝江口(江苏镇江)。为麻痹对方,贺若弼采取了一系列欺骗措施: 将大部分战船隐蔽起来,只留少量战船在江面活动;每遇江面部队换防则大造声势。陈军起初如临大敌,加强戒备。后来,隋军经常换防,陈军也就不以为意。待陈军疏于戒备后,贺若弼又派人马到江边打猎,人马喧嚣,陈军又加强了防备。但时间一长,陈军司空见惯,又不予戒备。次年正月一日,陈军庆祝春节、毫无防备,贺若弼见时机成熟,突然挥师过江,一举攻占江口。 例证2: 1938年10月,广州失陷后,汕头成为中国对外联系的要地,大量军用物资都经潮(州)韶(州)公路运送。但国民党军在这一带却没有什么防御设施。1939年6月6日,为了加强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封锁,日军下令侵占汕头。21日夜,日军万余人在汕头附近登陆,国民党军独立第9旅不战而退,日军仅遇到少数地方武装的抵抗。次日,日军完全占领汕头。25日,日军进犯潮州,击败国民党军独立第9旅,并于27日占领潮州。深圳是香港通往内地的要道,在照会港英当局不要“妨碍”日军行动后,日军又于8月14日在宝安附近登陆,向深圳推进。国民党军153、159师不作抵抗,日军占领深圳。 例证3: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期间,阿根廷爱国军的领袖圣马丁亲率安第山远征军于1817年1月翻越安第斯山,向智利进军。安第斯山海拔3000多米,道路崎岖难行。圣马丁首先派出一支精干的小部队由地势稍缓的拉普拉塔隘口过山,以引开殖民军的主力。而远征军的主力则直奔安第斯山终年积雪的两个隘口,以避开敌军,出其不意地进入智利。经过20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内翻越安第斯山,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智利境内。对此毫无准备的驻智利殖民军慌忙拼凑部队,试图阻止圣马丁的部队。可是已为时太晚,殖民军很快便被圣马丁的部队歼灭。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从此由防御转向了进攻。 例证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成为日军南进战略的直接障碍。为消除威胁,日本早在1941年初就制定计划,决定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制空权。突击之前,日军采取谈判、伪装、保密等一系列措施麻痹美军、掩护作战准备、隐蔽战役企图,并派间谍搜集珍珠港和太平洋舰队的情报。11月中、下旬,日军担负侦察、监视、截击任务的先遣部队和担负攻击任务的机动部队先后驶向夏威夷,在美军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完成了作战部署。12月7日,日军利用舰载机发动突然袭击,在短短的2个小时里,以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全部8艘战列舰和10多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00余人。从而掌握了太平洋地区的海空控制权,为进攻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创造了条件。 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释文: 通常深入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越深入其腹地,军心越牢固,敌人越无法战胜我军。 例证1: 公元346年(东晋穆帝永和二年)11月,桓温率晋军讨伐割据四川的成汉国。成汉国主李势集结重兵迎战。次年3月,晋军进至距离成都200余里的彭模。部将建议分兵两路以分散成汉兵力,江夏相袁乔极力反对。袁乔认为: 晋孤军深入敌境,战胜则大功告成,战败则难以生还。兵分两路,实力削弱,如果被敌各个击破,则统一大业化为泡影。应集中兵力,力争一战而胜。桓温采纳袁乔建议,以老弱病卒留守彭模,率精锐人马进击成都。桓温军途遇成汉军李权部,三战三捷,晋军直逼成都。成都守军顽强抗击,晋参军龚护战死,桓温坐骑被射伤,晋将士多有惧色。袁乔拔剑督战,晋军冒死攻城。城陷,李势脱逃,后降晋。 例证2: 1944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组成南下支队,在湘中创立根据地,尔后打通与东江纵队的联系,以配合将来的全国反攻。11月,南下支队4000余人从延安出发。沿途冲破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围追堵截,于翌年2月中下旬渡过长江,进入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3月下旬,在平江改称湖南人民救国军。后开辟了湘鄂赣边区。7月,该部主力奉命南下,于8月下旬到达粤北。时因日军投降和国民党军围攻,奉命北返。在历时近1年的时间里,该部上下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转战7个省,行程近8000公里,作战74次,粉碎了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围攻,对巩固和发展中原解放区起了积极作用。 例证3: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汉尼拔率迦太基远征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作战。迦太基军劳师远征,远离后方,加上在对手的领土上孤军作战,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这反而激发了远征军官兵的士气,抱着必死不生的信念投入作战,加上汉尼拔的高明指挥,结果以少胜多,连续取得特拉西美诺湖和坎尼之战两次重大胜利。此后,这支孤军在罗马纵横驰骋10余年,沉重打击了罗马的统治,并一度使罗马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例证4: 1944年8月,巴顿在率部执行布列塔尼战役中,命令美军第8军以最快的速度向200公里外的布雷斯特发起进攻。由于第8军行动过速,导致其在行军过程中翼侧暴露,该军军长很不安地向巴顿请示该怎么办,巴顿告诉他“让敌人去担心他们的翼侧”, 要求第8军不要顾虑其它,只管迅速行军进攻布雷斯特。为安定军心,巴顿装模作样地调来几架飞机作战算是支援,尔后亲自督促部队快速进攻。正是凭借速度和勇猛无前的进攻势头,使巴顿在远远少于计划规定的时间内便肃清布列塔尼的德军,解放了半岛。 原文: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 释文: 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士卒宁也不会败退。 例证1: 公元前154年,吴楚叛乱反汉,叛军在击败梁王军队主力后,包围了梁都城睢阳。吴楚联军攻城甚急,梁王深感难以抵抗,多次向后方申请援军。负责指挥平叛的大将军周亚夫从全局出发,反对分兵援梁,因此拒绝了梁王的请求。梁王将此事告知汉景帝,景帝诏令周亚夫救援,但周亚夫还是按兵不动。眼见救援无望,无路可退,梁王只好率军死战。吴楚联军遭遇顽强抗击,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不得不放弃睢阳。 例证2: 南北朝时期,齐神武在河北聚兵起事,反对北魏政权。北魏大将尔朱兆率20万大军前去镇压。当时,神武军兵力不足3万,见寡不敌众,齐神武便于韩陵山列圆阵,并用牛羊等牲畜将自己的退路堵死,自陷死地以待敌。尔朱兆仗着兵多将广挥军进击,神武军处死地之中,人人拼死奋战,大败尔朱兆军。 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释文: 统率军队的事情,要做到沉着冷静,幽深莫测,严肃认真,有条不紊。 例证1: 东汉后期,张奂出任使匈奴中郎将。当时,匈奴各部与乌桓勾结,一同反叛朝廷,汉军上下对此大为惊慌。张奂得知这一情况后,安坐军中,与弟子讲经诵典,从容自若,一如往常。军中因此渐渐安定下来。其后,张奂派人前去利诱乌桓,匈奴得知后,立刻举兵袭击乌桓。汉军则乘乱出兵,很快平定了匈奴、乌桓各部。 例证2: 三国时,陆逊奉命攻打襄阳,久战未决。吴主孙权便派信使给陆逊送信,同意让其撤军。不料,信使在路上被曹操的军队捕获,致使军机泄露。陆逊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一番思考,认为: 曹军已经知道吴军要撤的消息,必然会全力追击。如果仓猝退兵,必会遭到大败。而故意作出不会退兵的样子,反而会引起曹军疑虑,不敢出击。果然,曹军见到陆逊没有退军之意,也未敢轻举妄动。 原文: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释文: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对作战计划一无所知。 例证1: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连下齐国70城,包围了即墨。这时,田单被众人推举领导即墨军民抗击燕军。为了使军民同仇敌忾地战胜强敌,田单想了很多办法。他令每人吃饭时先洒一粒米,结果引来许多飞鸟前来寻食。田单借此宣传说,有神人前来助他。同时,他又指使一名士兵假扮神师,将自己所有的号令说成是神师的主意。即墨军民全都信以为真,于是坚决听从田单的调遣,上下齐心,最终打退了燕军。 例证2: 公元317年,东晋李矩与汉军刘畅激战于荥阳。由于晋军兵力处于劣势,李矩计划采取夜袭的办法攻击汉军。可是,晋军士卒因敌方人多势众,对作战心怀恐惧。晋军驻地附近有座子产祠。于是,李矩派人前去祠中祷告,同时向巫师预作布置,要其说子产已托梦于他,晋军作战时将会有神兵相助。李矩部众听了巫师之言后,情绪果然骤变,人人求战心切。当夜,李矩按计划发起突袭,晋军士兵个个奋勇争先,结果大败汉军,斩敌无数。 例证3: 1096年至1270年,西欧封建主、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在反对异教、维护基督教的宗教旗帜下,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该地区的伊斯兰教国家发动十字军东征。罗马教廷是这场东征的鼓动者和策划者。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乘拜占廷帝国衰微,在法国克莱蒙召开宗教会议,用“解放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这一口号蛊惑人心,并答应出征可以为所欲为而完全免罪。在教会的鼓动下,人们群起响应,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组织了8次十字军东征,给地中海东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例证4: 1982年3月20日,伊朗军队向伊拉克发起进攻。战斗开始前,伊朗当局为鼓舞士气,准备了2万多口棺材,显示血战到死的决心。同时,在每个士兵胸前挂上一把塑料制成的钥匙,告诉士兵,这是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如果有人战死,则正是回到了真主身边。进攻发起后,面对伊拉克精心布置的长达12公里的雷区,许多伊朗士兵高喊着“真主万岁”的口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引发地雷,终于突破了伊拉克军队的地雷阵。 原文: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释文: 将帅赋予部下一定的任务,要像登高后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有进无退。 例证1: 西汉末年,耿纯率领亲族宾客2000余人投奔刘秀。刘秀任命耿纯为前将军,向北挺进。耿纯见部众面露恋乡之色,担心亲族宾客怀有二心,便派堂弟耿沂回到故乡,将所有房舍付之一炬,以断绝退路,这样一来部众只好死心塌地随耿纯北进。 例证2: 1355年6月,朱元璋率军攻占采石。为扩大渡江作战的战果,朱元璋下令砍断船缆,让渡江所用战船全部顺江漂走,表示只进不还,激励士卒奋勇作战。朱元璋所部见战船全部漂走,知道已无退路可走,于是个个奋勇向前,猛攻当涂,很快就夺取了当涂。 原文: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释文: 超出惯例实施奖赏,打破常规发布号令,指挥全军如同使用一个人那样。 例证1: 战国时期,魏文侯积极推行新政。他规定: 凡是在战争中立功者,按功劳大小给以不同奖励,从而使魏军将士人人以杀敌立功为荣。公元前389年,秦军进攻魏国西河。魏军中主动要求出征的士卒多达数万之众。魏将吴起从中挑出了5万名从未立过功勋的士兵,率领他们出征,结果以少胜多,大败秦国数十万大军。 例证2: 公元781年,唐朝叛将李纳、田悦派军进攻徐州。在叛军兵临城下之际,唐朝廷派唐朝臣等率朔方军前往救援。当时,叛军气势正盛,唐朝臣为激励士兵作战,宣布: 凡是先攻入敌营者,敌营中的财物就归其所有。士兵们闻得此令,个个争先恐后,唐军士气如虹,一举打败了叛军,解了徐州之围。 例证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对立功的苏军部队指挥员,除颁发由他亲手签发的嘉奖令、通过莫斯科电台向全世界广播外,还在莫斯科隆重地鸣放礼炮。在整个战争期间,斯大林总共下达了373次嘉奖令,在首都为立功部队和人员鸣放礼炮353次。这种声势浩大、规模隆重的嘉奖仪式,大大激发了苏军将士的荣誉感,激励了部队勇往直前。 原文: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释文: 只命令士卒执行任务,而不告诉他们这样做的意图;只告诉士卒有利的一面,而不告诉他们有害的一面。 例证1: 公元817年,唐宪宗派李訫率军讨伐割据淮西的蔡州节度使吴元济。李訫在详细了解蔡州叛军的布防情况后,决定夜袭蔡州。10月中旬,唐军秘密向蔡州前进。为了保密,李訫对部属没有透露作战计划的一丝口风。部队出发时,李訫对部队仅下达了“向东前进”的命令。当部队夜间行军60里后,逼近蔡州时,李訫才将作战计划告知全军。唐军最终达成奇袭的目的,生擒了吴元济。 例证2: 公元949年,后汉大将刘词率军平定河中叛乱。一天夜里,叛军以几千人组成敢死队突袭刘词军营,汉军毫无准备,士兵们个个惊慌失措。刘词镇定自若,对士兵说: “来的只是小股山贼,不值得害怕。士兵们见刘词谈吐一如平常,且听说来敌兵少,立刻镇定下来。刘词和士兵一起向来袭之敌发起反击,很快将叛军击退。 原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释文: (在特定的情况下),只有把部队置于死亡之地才能起死回生、转危为安。 例证1: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9月,秦将章邯于定陶击败项梁起义军后,北上击赵,派王离率军20万围攻巨鹿(河北平乡西南)。起义军派宋义、项羽率军北上救赵。宋义军逗留安阳(山东曹县东)不进。次年11月,项羽击杀宋义,率军救赵。当时,赵陈余、齐田儋、燕韩广、代张敖等皆驻军巨鹿北,不敢与章邯军作战。12月,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军渡漳水,断秦军粮道,自己亲率主力直扑巨鹿,攻打秦军王离。项羽军渡过漳水以后,自毁战船、炊具,烧掉驻军的房舍,每人仅带3天的粮食,以示必死之心。楚军士气大振,在与秦军作战时无不以一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秦军主将王离被俘,部将苏角被杀。 例证2: 1940年3月,国民党军韩德勤部乘新四军第5支队主力西援津浦路西之机,调集1万余人向安徽省来安县半塔集地区发动进攻。当时,新四军半塔集地区仅有后方机关和留守部队2千余人,兵力悬殊,形势危急。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令半塔集新四军部固守待援,同时迅速调集部队回援。21日起,新四军半塔集守卫部队在邓子恢、郭述申等指挥下,与当地群众、自卫队密切配合,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顽强作战,先后打退敌军组织的十余次进攻,坚守主阵地达7昼夜,为主力部队回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例证3: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亲率大军远征希腊。为抵御波斯的入侵,希腊30多个城邦国家结成了反波斯同盟。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亲率300勇士把守希腊的陆上门户温泉关,成功地遏止了波斯大军的长驱直入。可是,由于叛徒的出卖,波斯军队经温泉关附近的小路迂回至李奥尼达守军的后面,温泉关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在这紧要关头,李奥尼达决定死守温泉关,掩护希腊联军撤退。在波斯军队的疯狂进攻面前,300斯巴达勇士同李奥尼达一起浴血奋战,直至全部壮烈牺牲。波斯军队虽然最终占领了温泉关,但也付出惨重的代价,并使其在希腊其它地区的侵略行动受到了牵制。 例证4: 苏德战争期间,苏军统帅部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情况下,调整战略方针,依托有利地形建立纵深梯次防御,阻止德军突向莫斯科。1941年9月30日,德军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苏军先后在维亚兹马、布良斯克、奥廖尔等地区顽强防御,给德军以大量杀伤。11月底至12月初,德军费尽千辛万苦才逼近莫斯科,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和强大反突击,德军此后未能再前进一步,兵力兵器损失严重,加上天气严寒,使德军攻占莫斯科的计划破产。12月5日起,苏军开始转入反攻,至次年1月初,将德军击退100至250公里,使德军遭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惨败。 原文: 并敌一向 释文: 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 例证1: 公元1652年(清顺治九年)2月,郑成功包围长泰(福建漳州东北). 3月,清提督陈锦兵分四路前来救援。当时,清军力量占据优势,但郑成功认为清军均为绿营兵,战斗力不强,应重点打击其主力。郑成功以少数兵力阻击南、西、北三个方向的清军,集中主要兵力在江东桥迎战由同安来的清军主力。他以一部兵力前出敌后,准备断敌退路;以骑兵为预备队,准备扩大战果;而将主力分三路配置在江东桥东南面的丘陵地带的道路两侧。当清军发起进攻时,郑成功令步兵三面夹击清军,骑兵预备队从中央插入,分割敌人。清军败退,郑成功军奋起追击。清军被全歼,陈锦亦被部属杀死。 例证2: 1948年2月,西北野战军发动宜川战役,以一部兵力围攻宜川城,集中主力求歼洛川东援之敌。24日,西北野战军第3、第6纵包围宜川守军,至27日将守军逼进城内。与此同时,西北野战第1、第4纵进至宜川西南的瓦子街以北地区待机。26日,敌刘勘率整编第27、第90师2万余人出援,27日进至瓦子街地区。为集中兵力、达成优势,西北野战军立即调整部署,以第3、第6纵各1个旅继续围城,而以其主力会同第1、第4纵打击援敌。29日,敌被合围于乔儿沟、丁家湾、任家湾之间狭小地区内。此时,西北野战第2纵队也适时赶来参战。3月1日,西北野战军发起猛攻,全歼该敌。 例证3: 1700年9月下旬,俄军以约3. 5万人围攻芬兰湾南岸瑞军要塞纳尔瓦。11月30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瑞援军8000余人到达纳尔瓦。查理十二根据俄军战线过长、两翼联系不便、中军位于一山丘后侧的弱点,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战法,将大部兵力集中于俄军右翼,以夺取俄军惟一的渡口坎佩霍尔姆岛附近的桥梁。拂晓,大雪弥漫,能见度极差。瑞军经两小时炮击后,夺占俄军阵前制高点,而后从两翼发起冲击,突入俄军战斗队形。俄军被分割,无法组织防御。12月1日,俄军余部退往诺夫哥罗德。此役,俄军亡8000人,火炮丢弃殆尽;瑞军损失约600人。 例证4: 1945年8月,苏军发动远东战役,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最后打击。为保证全歼这支日军的最后机动力量,苏军从欧洲向远东地区调动大量机动兵力,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使远东地区的兵力增加了一倍,造成兵力兵器上对日军的绝对优势。到战役发起时,苏军与日军对比,总兵力是1. 6∶1,火炮与迫击炮是5. 2∶1,坦克和自行火炮是34. 4∶1,作战飞机是25. 3∶1,舰艇是23. 8∶1。从苏军三个进攻方向看,西部方向苏军的军师单位是日军的4. 1倍,东部方向是3. 2倍,北部方向是3. 7倍。由于苏军在各个战役方向上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结果顺利地实现了速战速决、全歼关东军的战役目的。 原文: 敌人开阖,必亟入之 释文: 一旦发现敌方有隙可乘,就要迅速乘机而入。 例证1: 公元前293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对峙。双方正式交战前,韩魏两军各打算盘,谁都不愿首先开战。白起抓住韩魏联军这一弱点,率军首先强攻魏军,迅速击溃魏军后,再集中力量打击韩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韩魏联军。 例证2: 战国后期,燕国内政不稳。将军市被和燕太子平合谋,欲攻杀相国子之。齐国得知这一消息后,打算乘机攻打燕国。为加剧燕国内乱,齐盡王派人前去见燕太子平,表示齐国愿助其一臂之力。燕太子平遂纠集部众,包围王宫,攻打子之。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将军市被变卦,反过来攻打燕太子平。战事一连持续了几个月,燕国的内乱更加严重,齐国这时突然发兵进攻燕国。燕国将士因长期内乱,根本无心恋战,齐军顺利攻入燕国境内,取得了重大胜利。 例证3: 1809年4月,奥地利名将卡尔大公率14万大军进入巴伐利亚境内,攻击驻在那里的法军。法军当时兵力处于劣势,拿破仑为摆脱不利局面,命令靠前的法军紧急收缩,诱使奥军深入。法军且战且退,利用奥军过于谨慎和行动迟缓的机会,完成了后退、转移和集中的任务。紧接着,变被动为主动,向奥军发起进攻。从4月19日至23日,法军五战五捷,消灭奥军5万余人,迫使卡尔大公率部退回至多瑙河北岸。 原文: 践墨随敌 释文: 灵活地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行动。 例证1: 公元222年(三国魏国文帝黄初三年),曹仁率数万军攻打东吴濡须(水名,源出巢湖)。此前,曹军扬言攻打羡溪,东吴朱桓派军出援。队伍出发后,魏军已进至距濡须70里处。当时,出援羡溪的部队尚未返回,朱桓身边仅有5000人马,将士惊恐。面对新的敌情,朱桓迅速改变原作战计划,令部队偃旗息鼓,示弱于魏以惑敌。曹仁以曹泰攻城,以水军攻朱桓后方,自率万人为后援。朱桓以一部进击魏水军,自率主力抗击魏攻城军。曹泰战败,烧营而退。朱桓又集中主力攻击魏水军,魏将常雕被斩、王双被俘,士卒死伤千余人。 例证2: 1948年9月,济南战役临近结束时,为实现中央军委“冬春夺取徐州”和中央九月会议提出的解放战争第三年的作战任务,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华东野战军主力由鲁西南出苏北举行淮海战役,攻歼淮阴、淮安和连云港地区之敌,为夺取徐州创造条件的建议。25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10月11日,军委发出《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指示,要求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行动。是月下旬,中野占领郑州,开封守敌东撤,中野乘势东进。此时,前线指挥员适时建议扩大战役规模。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后,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鉴于华野、中野渐成合兵之势,敌刘峙集团又有南撤企图,军委批准前线指挥员的建议,扩大淮海战役规模。是役,中央军委及前线指挥员根据形势和敌情变化,及时调整了战役计划和部署。战役结果证明,这一变化是极其正确的。 例证3: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双方在中国辽宁进行辽阳会战。会战进行中,日军临时调整部署,以1个师团的兵力突然出现在俄西伯利亚第3军的左翼,试图由此分割俄军。日军的行动完全出乎俄军预料,因此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形势十分危急。此时,原定用于增援西伯利亚第3军的俄军预备队1个团,在行军路上得知日军已从左翼逼近第3军的消息,该团团长见情况紧急,没有向上级请示待命,当机立断率本团立刻改变行军方向,由西南面穿过一大片高粱地隐蔽机动到日军师团的侧翼,向日军发起攻击,并很快打退了这支日军,使俄第3军转危为安,战场形势转而对俄军有利。 例证4: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全力贯彻“施利芬计划”,以速决战接连攻克卢森堡、比利时,突入法国边界,迅速向巴黎挺进。此时德军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胜利唾手可得,从西线抽走了5个军去加强东线。强敌当前,法军统帅霞飞冷静地分析了形势,认为英法联军虽在边境阻击中遭受损失,但实力并未受损。根据德军的企图,他随机应变,调整作战计划,集中力量对付德军实力减弱的右纵队。在霞飞指挥下,法军一面且打且退,诱使德军右纵队继续冒进,一面以最快的速度将预备队从后方运至西部战线。9月5日,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英法联军在霞飞指挥下,在马恩河地区宽达200公里的正面上向德军发动反攻,向前推进60公里,德军全线溃退,一举扭转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 相关专题:孙子兵法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