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历史专题> 孙子兵法专题 > 正文

《孙子兵法·九变篇》史证之三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 08:46 舰船知识网络版

      声明:本文为《孙子兵学大典》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原文: 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

  释文: 通过盐碱沼泽地时,应当迅速离开,不能停留;如果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人遭遇,就要占据有水草并且背靠树林的地方。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

  例证1: 1947年8月7日,刘邓野战军自郓城及以南地区南下,于11日越过陇海铁路,摆脱国民党军的合围阵势,向南疾驰。蒋介石认为刘邓野战军是“北渡不成而南窜”,迅速调集大军,企图歼灭刘邓野战军于黄泛区。黄泛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和安徽、江苏两省北部,是1938年国民党军炸开郑州东北花园口黄河大堤洪水泛滥造成的,宽达20~40公里,遍地积水淤泥,没有道路,没有人烟,行军食宿十分艰难。刘邓野战军为了和敌军抢时间争速度,不顾疲劳和敌机的轮番袭击,用人推牛拉重装备,顽强奋进,于8月17日越过了黄泛区。接着,派出先遣部队夺取船只,保障主力渡过了沙(颍)河,使国民党军的追堵计划落空。

  例证2: 1241年,诺夫哥罗德公国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公率军收复普斯科夫,尔后向入侵的德意志立窝尼亚骑士团领地进军。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得知骑士团经楚德湖向诺夫哥罗德开进的消息,决定利用当地春季湖边冰薄的有利地形阻击骑士团。1242年4月5日,双方在冰上决战。立窝尼亚骑士团展开成楔形阵。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利用骑士团战斗队形的弱点,把2/3的兵力配置在两翼,其余兵力配置在中央,自率骑兵武士队埋伏于左翼团侧后。黎明时分,骑士团发起进攻,击溃罗斯军队前卫和中军,但在楚德湖岸边遭到罗斯军队两翼的猛烈夹击,陷入被动挨打境地,伤亡惨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指挥伏兵迅速出击,将骑士团四面包围,压缩在一块狭小的冰面上。湖面冰层承受不住骑士团重装骑士的压力,许多骑士溺水而亡,仅少数人得以突围。

  原文: 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释文: 在平原地带,应该占领平坦开阔的地方,要依托高地,形成前低后高的态势。这是在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

  例证: 公元前490年9月,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波斯军约2万人在雅典城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1万余人在米太亚得指挥下,占据有利地形。针对波斯军惯用的中间突破战术,雅典军布成正面宽约1公里的方阵,主力配置在两翼。12日晨,会战开始。雅典军乘波斯骑兵主力尚未赶到之机,突然发起进攻。交战中,雅典军且战且退,诱使波斯军拉长队形,两翼随即发起攻击,形成夹击之势。结果,雅典军以损失192人的代价,歼敌6000余人。

  原文: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释文: 上游下雨涨水,洪峰突至,若要徒涉,应等待水流平稳之后再行动。

  例证: 为征服摩洛哥,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以讨伐异教徒为名,率军2. 5万人(雇佣兵为主)于1578年6月在丹吉尔登陆。摩洛哥被废国王穆泰瓦基勒率部投降,国王阿卜德·马利克率步、骑兵5万人迎战。8月4日,葡军在马哈赞河畔的凯比尔堡附近发起进攻,摩军以优势兵力击退葡军。葡军向马哈赞河对岸撤退时正值涨潮,塞巴斯蒂昂、穆泰瓦基勒和许多官兵被淹死。马利克次日病死。此战,葡军亡8000人、被俘1. 5万人。

  原文: 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释文: 如果遇到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不利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

  例证1: 公元14世纪末,帖木儿占领中亚广大地区后,北攻金帐汗国,西侵伊朗,南夺印度德里,并于1399年侵入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1402年春又连克数城。为保卫都城安哥拉,土耳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7万人在城东山林地设防。帖木儿率军约15万人避开不利骑兵机动的山林地,从南面逼近安哥拉,企图诱歼土军于平原。土军放弃预设阵地,回师迎击敌军。7月28日,两军展开决战。土军主力配置于中央;帖木儿军队主力配置于两翼,并留有预备队。拂晓,帖木儿骑兵发起进攻,粉碎土军左翼,并实施迂回包围。土军右翼原小亚细亚各埃米尔国的军队纷纷倒戈,中军虽奋力拼杀,但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巴耶塞特被俘。

  例证2: 1941年1月4日晚,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共9000余人,从泾县云岭地区出发北移。因雨大路滑,河水暴涨,部队行动迟缓,被迫在茂林地区停留1天。7日拂晓,遭国民党军拦击。新四军皖南部队击溃国民党军一部,继续向星潭进发,又遇国民党军堵击,形成对峙。下午,军部召开会议,决定部队从原路返回,改向西南方向突围。8日,遭第79师拦阻,被迫折回里潭仓,在山谷隘路中反复转进,极度疲惫。国民党军加紧进攻,新四军皖南部队退路被切断。8日晚,军部决心由铜陵、繁昌间北渡。先头部队在高坦受阻。10日晨,在石井坑陷入重围。12日,顽军发起总攻击。新四军皖南部队指战员浴血苦战,固守石井坑,在多次打退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后,决定部队分散突围。13日,军部突围时又陷入重重包围。至14日,皖南部队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前后约2000人分散突出重围外,其余6000余人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例证3: 1415年8月,英王亨利五世率军约6000人在塞纳河口登陆,占领阿夫勒尔后向加来进军。法国宫廷总管C.de阿尔布雷率军2万余人在加来以南阿让库尔要塞附近道路上布阵堵截。10月25日,会战开始。英军3个作战集团均列成一线,弓箭兵部署在各集团两侧,呈楔形阵,阵前设置尖头栅栏,以阻挡敌军骑兵冲击。法军骑兵冲击被弓箭击退后,步兵踏着泥泞的田地再次冲击,在箭雨袭击下损失惨重。英军步兵与法军展开肉搏战,身着甲胄的法国士兵行动迟缓,被动挨打,大量兵马拥挤在两片树林之间的狭小地段上,兵力优势不能发挥。经3小时厮杀,法军惨败,阿尔布雷以下约6000人阵亡,奥尔良公爵和大批士兵被俘;英军伤亡轻微。

  例证4: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发起进攻,至5月21日,德军快速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使英法联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敦刻尔克地区。就在盟军危在旦夕的时候,希特勒于5月24日下令坦克部队停止前进。利用这一宝贵的喘息之机,盟军立即组织从敦刻尔克的大撤退。从5月26日起,英国海军动用了8500艘各类大小舰只,从巡洋舰到小渔船,日夜不停地往返于敦刻尔克与英国本土之间,至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时止,共撤出部队33. 8万人,仅有4万法军不及撤退被德军俘虏。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撤退组织,使盟军虽然蒙受了巨大损失,但保存了有生力量,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后来进行反攻的骨干力量。这次撤退也因而被称为“敦刻尔克奇迹”.

  原文: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NFDF9荟者,必谨复索之

  释文: 军队行动时,如果遇到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

  例证: 1798年8月,F.布吕埃斯海军中将指挥的法国分舰队泊驻阿布吉尔湾。战列舰在距岸7. 4公里处按西北至东南方向排成一线,绵延约2. 8公里;巡航舰停泊在靠岸一侧,靠海方向毫无掩护。布吕埃斯认为英海军在亚历山大港,不会很快到来,因此既未组织侦察、巡逻,也未组织对海观察,还派出3000名水兵上岸搬取淡水和给养,其余水兵进行日常修理。H.纳尔逊海军少将指挥的英国分舰队经长时间搜索,于8月1日发现阿布吉尔湾内的法国舰队,随即绕过阿布吉尔岛,对法军舰队进行攻击。至3日,法军舰队除2艘战列舰、2艘巡航舰仓皇逃遁外,包括旗舰“东方”号在内的13艘战舰均被歼灭,布吕埃斯阵亡。

  原文: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释文: 树林里有树木摇动的,是敌人前来攻击;草丛中设有很多遮蔽物的,是敌人企图迷惑我军;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藏有伏兵;野兽受惊逃跑,是有敌人大举来犯。

  例证: 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秋,宗王明理铁木儿叛乱。伯颜奉命前往征讨。一天傍晚,伯颜所部行至一座山前,见林中飞鸟惊扰不安,不敢在林中栖息。伯颜情知有变,命令部队就地驻扎,严加防范。众将不知原因,前来询问。伯颜解释说,现在天色已晚,飞鸟不在林中栖息,分明是内有伏兵。如果鲁莽前进,恐中敌人埋伏。深夜,山上果然伏兵四起,向伯颜阵前杀来。伯颜仍然命令部队严阵以待。天亮时分,敌军未获战果,士气大消。伯颜随即挥师出战。明理铁木儿大败而逃。

  原文: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释文: 飞尘高而锐直的,是敌人战车驶来;飞尘低而宽广的,是敌人步卒开来;飞尘分散而细长的,是敌人在打柴;飞尘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人在观察地形、准备扎营。

  例证: 公元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兆惠率清军攻打占据叶尔羌城的小和卓木。激战五昼夜,双方互有伤亡,遂对峙于黑水河边。此时,大和卓木自喀什噶尔来援,加紧对清军的围攻,兆惠部处境极为困难。定边右将军富德得知此情,急忙率部增援黑水河清军。在距黑水河清军三百里处遭小和卓木骑兵阻击。正在这时,清兵部尚书阿里衮亦率军前来,与富德合兵一处,击退小和卓木骑兵,进至黑水河边。兆惠在包围中见远处火光冲天、尘土飞扬,知道援兵已到,遂率部奋力出战。小和卓木军被清军击杀千余人,其余溃退。大和卓木也负重伤而逃。

  原文: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释文: 敌人表面上言辞谦卑,同时在加紧战备的,实际上是要发动进攻;敌人表面上言辞强硬,同时向我军进逼的,实际上是要撤退。

  例证1: 公元前482年(东周敬王三十八年),吴王夫差北征,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越王勾践乘机伐吴。此时,吴、晋两国争执不下,吴王惧怕国内情况有变,就同大夫商议对策。有人献计说: “现在必须主动向晋国挑战,以显示吴国的威力,才能尽快取得有利的谈判结果。”于是,吴王亲自带领3万人马向晋军开进,声动天地。晋国见此情形,派董褐前来打探吴国的底细。吴王虚张声势,故意在言行之中对董褐摆出一幅不顾一切的架势。董褐回去后劝说晋君: “吴国很可能要采取对晋国不利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与吴国交战为妙。”晋君于是很快答应了吴国提出的条件。吴王在顺利结束盟会之后,赶紧率军回国。

  例证2: 1941年1月10日晨,新四军皖南部队在茂林以东石井坑陷入国民党军重围。11日,中共中央电告周恩来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要求其停止进攻,撤围让路。但蒋介石一面口头答应下令查处,一面密令顾祝同加紧围攻。12日,国民党军发起总攻击。新四军皖南部队指战员浴血苦战,固守石井坑,在多次打退国民党军的进攻后,决定部队分散突围。13日,新四军军部陷入重重包围。至14日,皖南部队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阵地全部失守。除前后约2000人分散突出重围外,其余6000余人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留。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突围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遭叛徒杀害。

  例证3: 1805年11月,拿破仑率军同反法联盟军在奥斯特里茨附近对峙。当时,法军只有7万人,而俄奥联军有9万人,并且普鲁士援军正在增援的路上。对拿破仑来说,必须尽快同俄奥联军决战,赶在普军赶来之前消灭俄奥联军。此时,在联军内部,沙皇亚历山大认为己方兵力占优,应尽快同法军决战,而以库图佐夫为首的一批将领则坚决主张待普军到来后再决战,两种意见一时僵持不下。为了诱使联军决战,拿破仑下令部队后撤,放弃已占领的有利地形普拉钦高地,并散布消息说“法军士气低落,毫无斗志”。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使者主动向联军请和。亚历山大认为法军确实是怯战败阵,不顾反对亲率大军追击法军,结果正中法军圈套。是役,法军以微小的代价彻底击溃俄奥联军,粉碎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例证4: 1943年10月中下旬,瓦图京大将指挥苏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基辅东南的布克林登陆场进攻德军受挫,决定改以基辅以北的柳捷日登陆场为主攻方向。为了隐蔽企图,为转移兵力争取时间,苏军采取了一系列欺骗措施。他们首先不知不觉地将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假文件透露给德军,造成苏军主力坚守布克林登陆场的假象。同时,以一部分兵力利用原指挥所、电台和防空力量在布克林登陆场正常活动。预备转移至柳捷日登陆场的一个坦克集团和一个步兵军,利用夜暗和隐蔽地形向目的地实施机动。在这些假象的欺骗下,德军信以为真,便不断地加强布克林登陆场方向的力量。11月初,苏军准备工作就绪,新的进攻战役打响。苏军主力从柳捷日方向一举突破德军防线,解放了基辅重镇。

  原文: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释文: 敌方未同我方事先约好,就来请和,其中必有阴谋。

  例证1: 1376年3月,明将汤和被派往延安守边。元朝旧将伯颜帖木儿派使前来请和。明太祖朱元璋听说后,一面为显示议和诚意,将诸将全部召还,同时又留下大将傅友德继续留守防备,并指示他: “敌人无故而请和,是兵法所忌,一定要小心谨慎!" 4月,伯颜帖木儿果然以为有隙可乘,发兵越境,孰料明军早有防备,设伏大败其军,斩杀、俘获敌军甚众。

  例证2: 1594年,明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发动叛乱。巡抚王继光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等率军兵分多路进剿至娄山关,屯扎在白石口一带。杨应龙见势不妙,便命令自己的部下假装请降,使明军放松了戒备。然后,杨应龙亲率主力,向娄山关明军发起突然袭击,明都司王之翰全军覆没。

  例证3: 1805年,拿破仑率军与第三次反法联盟作战。11月下旬,俄军在得到增援后,沙皇亚历山大决心同法军决战。但俄军将领库图佐夫却主张继续退却,拖延战局,陷法军于持久战中。拿破仑估计到了俄军内部的战略分歧,于是在法军追至布吕恩地区时停止追击,前哨后撤,同时派代表与俄方谈判,作出法军不愿决战的样子。亚历山大由此认为,法军已陷入困境,现在正是消灭法军的时候。于是,他不顾劝阻,贸然回师寻求与法军决战,结果落入拿破仑的圈套,在奥斯特利茨地域被法军打得落花流水。

  例证4: 1990年7月,伊拉克和科威特紧张关系加剧。7月24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对中东进行穿梭访问,极力调整伊、科关系。伊拉克此时已磨刀霍霍,但萨达姆为了掩盖进攻科威特的真实目的,宣布同意停止对科威特的进攻,伊、科两国高级领导人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举行会晤,同时在7月26日凌晨,伊拉克还主动将驻在伊科边境的10万大军后撤。科威特为萨达姆的表象所迷惑,不知其另有所图。结果在8月2日,伊拉克突然出兵,一举歼灭科军,攻占科威特。

  原文: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

  释文: 敌人营地有飞鸟聚集,说明营地已空;夜间有人惊呼,说明敌军心里恐惧;纷乱无秩序,说明敌将缺少威严;旌旗乱动的,说明敌军阵形混乱;将吏易怒,说明敌军非常疲倦。

  例证1: 公元443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讨伐柔然,两军在鹿浑谷突然遭遇,柔然部乱作一团。太子拓跋晃认为,敌方未料到北魏大军骤至,应乘机从速出击。但也有人认为,敌方营中尘土飞扬,兵马一定不少,应等大军完成集结后再发起进攻。拓跋焘犹豫难决,而柔然军却乘此时迅速逃遁。北魏军由此丧失了一个大好战机。

  例证2: 1638年11月,女真发兵围攻河北高阳,一连三日,血战不下,遂决定于第二天退兵。次日凌晨,女真在作退兵准备时,营内喧哗纷乱,城内明军闻声也喧哗起来。女真由此判断守军已心生怯意,遂继续攻城,果然顺利攻下高阳。

  例证3: 日本平安后朝时期的陆奥战役中,著名军事家八幡太郎非常注意观察部队行军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各种细微变化。当他发现雁鸟乱飞时,立即判断附近有敌方的埋伏,于是果断地改变原定部署,使部队避开了敌人的伏击,从而化险为夷。

  原文: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释文: 敌人借故前来谈判的,是想休兵息战。

  例证1: 公元1467年,经常进犯明朝边境的蒙古贵族毛里孩突然请求与明朝重开边境贸易。明朝廷认为,毛里孩无故前来求和,其中必然有诈,遂令边境各将外松内紧,加强防范。不久,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后,毛里孩果然再次引兵犯境,直取大同。

  例证2: 1690年8月,清抚远大将军福全与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激战于乌兰布通,准噶尔部死伤甚众,噶尔丹乘夜脱逃。为缓和清军的追击,赢得喘息之机,噶尔丹派达赖喇嘛的使者代表自己到福全军中求和,福全信以为真,下令停止追击,直到过了6天才意识到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此时再发兵追击,结果噶尔丹早已逃出了很远。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释文: 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不冒进,集中自己的力量,判明敌情,就足以战胜对方了。缺乏深谋远虑却又轻敌的人,必然会被敌人打败。

  例证1: 公元前589(周定王十八年)夏,晋君遣中军元帅?克率上、中、下三军兵车800乘及狄人徒兵攻齐。齐顷公傲视晋军,派使者请战,声称无论晋应战与否,必得一战。又纵容大夫高固冲入晋军,举石投人,捕晋士兵以示勇。次日,两军在鞍地对阵。齐顷公急于求胜,扬言要“剪灭”晋军“而后朝食”,马不披甲,领兵驰向晋军。晋军奋勇拼杀,大败齐军。晋、鲁、卫联军乘胜追击。齐顷公在败退中与车右逢丑父易位,幸免被俘。后又三次冲入晋联军救逢丑父,因狄兵及卫军守礼而不加害,得以顺利撤出,率残兵由徐关而回。晋联军自丘舆进逼齐都临淄,迫齐割地求和,与晋结盟。

  例证2: 1949年10月,厦门岛解放后,解放军组织了金门战斗。此时,敌汤恩伯部加强了防御,使金门岛守敌达3万余人,其第12兵团后续部队也有继续增援的迹象。解放军第10兵团解放厦门以后,领导以主要精力用于城市接管,仅以第28、29军各一部共7个团的兵力,担任攻取大金门岛的任务;以第31军一部夺取小金门岛。10月24日夜,解放军发起金门战斗,3个团启航后遭敌炮火拦击,不能保持完整队形。次日凌晨,解放军登陆部队在未巩固滩头阵地的情况下,分散作战。由于敌后续部队投入作战,解放军进攻受阻,被迫后撤。由于解放军登陆时已是退潮时间,所乘船只全部搁浅,被敌炸毁,致使后续部队无船可渡。登岛部队9千余人寡不敌众,至27日,一部牺牲、一部被俘。此战,解放军在胜利的形势下,高级指挥员轻敌麻痹、盲目乐观是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

  例证3: 公元前42年罗马内战期间,安东尼和屋大维攻打共和派主力布鲁图和喀西约的部队,布鲁图和喀西约当时据守在马其顿境内的菲利皮城,并在城西两座小山上分兵把守,成犄角之势。安东尼和屋大维在山下平原扎营,鉴于扎营处没有屏障,且距后方基地较远,决定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共和派军队因占据有利地形,且距后方基地较近,遂决定采取拖延战略,对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挑战不予理会。为迫敌出战,安东尼派兵在敌南营后方沼泽地修筑长堤,作出由此进攻并迂回敌后方粮道的样子。喀西约发觉后,立刻派兵前去阻止,安东尼乘机发动进攻,占领南营,喀西约战败自杀。而布鲁图也在部下的强烈要求下,决心动摇,出营作战,结果战败北撤,布鲁图也在绝望之下自杀身亡。此战的胜利,使安东尼和屋大维消灭了共和派军队主力,为罗马走向帝制铺平了道路。

  例证4: 苏德战争前夕,苏军统帅部根据斯大林的看法,认为“到1943年我们不可能不卷入战争。这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并不排除,我们到1942年以前不卷入战争。" 1941年以后,苏军情报部门从各种渠道获得了希特勒将要进攻苏联的情报十余件,其中有一些情报明确地指出德国进攻的时间将在6月下旬。一些国家的报纸也公开报导了德国将进攻苏联的消息。但是,苏联领导人对这些情报不仅不信,反而在德国进攻前一周,由塔斯社代表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将这一真实的情报斥为“谣言”,是“反苏、反德力量的宣传伎俩”. 6月21日晚,德军一名士兵投诚,称德军将于6月22日晨发动进攻。斯大林对此仍表示怀疑,命令“边境军区不要受任何挑衅的影响,以免问题复杂化”,结果导致苏军在德军的突然袭击面前措手不及。

  原文: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释文: 士卒没有亲近依附而将帅处罚他们,他们一定会不服气,这样难以使用他们去打仗;士卒对将帅已经亲近依附,但不执行军令,这样也是不能打仗的。

  例证1: 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参军马谡因违犯军令导致街亭失守,使蜀军由主动转为被动,遭受重大挫折。为严明军纪,诸葛亮下令将自己一直器重的马谡斩首示众。在街亭之战中,副将王平曾力谏马谡,并在马谡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情况下,率领本部人马故布疑阵,使魏军没敢贸然进攻,不仅保存了本部人马,还收容了大批失散的蜀军官兵。对于王平,诸葛亮则及时行赏,将其提升为讨寇将军。

  例证2: 1651年,清军偷袭厦门。镇守厦门的是郑成功的叔叔郑芝莞,由于怯敌,郑芝莞弃军逃走。郑成功严格执行军法,坚决将其斩首。而厦门军中的奇兵营将杨祖英勇作战,在中箭负伤后仍力斩清将一名,郑成功立即将其提升为镇将。由于郑成功严格军令,赏罚分明,使部队纪律严明,战斗力得到加强,与清军作战多次获胜。

  例证3: 1704年,彼得大帝率军攻占了瑞典军队据守的纳尔瓦城。入城前,彼得严令部下不得在城内杀戮抢劫。但是,一些俄军士兵有令不行,入城后四处杀人放火,劫掠财物。彼得闻讯后,非常气愤,立即手执战刀赶往现场,并亲手杀死了几名肆意滥杀的士兵,从而制止了这场凶残的屠城行动。

  原文: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释文: 要用恩爱仁义去教育士卒,要用严格的军纪军法去约束士卒。

  例证1: 公元前636年(东周襄王十六年)春,晋文公执政。积极准备争霸中原: 采取措施,使人民安居乐业;用政治、道义教育士兵,用军纪、军法约束士兵;以尊奉周王室的行动争取各国的同情。他派兵攻打周天子赐给他的封地,宣布只打三天,结果未能如期攻下。虽然已经得知对方即将投降,但他还是按照事先宣布的期限自动退兵,以示言而有信。百姓逐渐产生了信任,彼此交往讲究信义,并能自动遵守秩序。晋文公认为军民教养已经成熟,于公元前632年出兵,与楚国作战,在城濮(山东鄄城临濮集)大获全胜,遂称霸天下。

  例证2: 17世纪中叶,英国和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发生第一次战争。战争初期,英国海军暴露出军纪松懈、战术不当等问题,在海战中频频失利。为此,英国舰队司令布莱克决定通过军事改革重塑英国海军。他制定了皇家海军的第一个纪律条令,以及英国海军发展史上的两个重要文件,即“航行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和“战斗中舰队良好队形教范”。经过他的努力,英国海军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术思想统一的军队。很快,英、荷海军再度开战。英国海军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一次次地大败荷兰舰队,最终迫使荷兰缔结和约,使英国取得第一次英荷战争的胜利,从此一跃成为海上强国。

  例证3: 1942年3月,美军第2军在北非吃了败仗,部队士气低落,军纪涣散,士兵身穿五花八门的服装,不听命令调遣。巴顿接管该军后,把整顿纪律当作其首要的任务。他命令全体官兵,包括勤务人员在内,都必须着装严整,一切按战场规定执行,同时采取措施结束参谋人员上班迟到的现象。巴顿还亲自带人四下搜寻那些不守规定、有令不行的官兵,一经发现,轻则罚款,重则扭送军事法庭。在巴顿铁腕式的整顿下,仅仅7天该军便重新振作起来。在紧接着进行的盖塔尔战役中,正是该军的出色表现,使美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原文: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释文: 平素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会服从;平素不能认真执行命令,教育士卒,士卒就不会服从。平素所以能认真执行命令,是因为将帅与士卒相互取得信任的缘故。

  例证1: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率兵勤王,受周天子的赏赐。周王将原地封给晋文公。但原地的军民一时不愿臣服,于是,晋文公发动了对原的战争。为了示信于军,晋文公在出发前,故意宣布只打三天。三天过后,虽然原地已无力据守,但晋军还是按事先宣布的那样后退30里。晋文公退兵的行动在晋军造成很大影响,激励了士兵,增强了军队的纪律和统一。

  例证2: 战国初期,秦国人经常从边境的一座亭进犯魏国边境。魏国名将吴起打算攻取秦亭。为了动员百姓,吴起将一辆辕车置于北门,许诺谁将此车移至南门,就赐给良田美宅。不久,有人果然将辕车移到南门,吴起立即如约加赏。接着,吴起又置一大石于东门外,同样允诺谁能将此移到西门,将给予重赏。人们都争着来搬大石。吴起见此情形,遂即下令,宣布将于第二天进攻秦亭,谁第一个登上秦亭,不仅赏赐财物,还要封官。第二天,百姓都争着去攻秦亭,很快就夺取了秦亭。

  例证3: 1796年5月10日,在洛迪战役中,拿破仑为了夺取一座桥梁,亲自率领法军1个掷弹营,冒着奥地利军的猛烈炮火向前冲锋,结果一举击溃奥军,夺取了大桥。同年11月15日至17日的阿尔科拉战役中,为了抢占阿尔科拉桥,在已经出现该桥三得三失的严重形势下,拿破仑亲自打着军旗冲在最前面,极大地振奋了法军士气,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相关专题:孙子兵法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