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孙子兵法专题 > 正文

苏士亮 刘振环:解决台海危机的历史经验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6:32 舰船知识网络版

  

      声明:本文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1958年的封锁金门之战,是以推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宗旨的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行动。毛泽东以运筹谋划的创新智慧,犯之以难,图之以远,谋全局,筹良策,冷静观察,后发制人,亲自组织指挥三军封锁金门,带动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取得了重大突破,成
为解决台海危机体现国家意志的一个经典。

  回顾金门之战积累的历史经验,从中学习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解决台海危机的战略思想、指挥艺术和务实作风,对于遏制当前国外反华势力竭力染指台湾和“台独”势力分裂祖国活动的加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兵者,国之大事

     和平建设时期解决台海危机成为维护我国军事安全利益和经济安全利益的重中之重

  “兵者,国之大事”,作为孙子兵法开篇的首句,被誉为“重战”的战略思想和太平盛事的警世钟。在国家利益的大系统中,占据首位的应是国家安全利益,其中,又以军事安全利益和经济安全利益最为突出。台湾岛以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对于我国军事安全利益和经济安全利益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转变,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军事向经济建设转移,正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继1955年我国政府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以后,1957年的《论十大关系》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1958年正逢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美国和台湾当局却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依仗《共同防御条约》,对我国进行海上封锁,把装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运到台湾对准中国大陆,把金门、马祖等近岸岛屿变成不断袭扰东南沿海的前沿阵地。

  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正待解决的内政问题。美国的军事干预和台湾当局的战争挑衅,加剧了台湾海峡的严重局势。台湾海峡的军事斗争,与我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关系重大,并将长期对我国国家安全与发展构成主要威胁,成为捍卫新中国军事安全利益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毛泽东从战略全局高度思考并解决台海军事斗争,把发展国民经济、捍卫领土完整和遏制帝国主义海上入侵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筹划,运筹金门之战,作为和平建设时期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大举措,在我国的东南沿海,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有利环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金门大捷为转机,促使毛泽东在国内采取了新的战略部署,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需要,于1959年大量减少军队员额和军费开支,走精兵之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二、庙算制胜

  从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中抓枢纽,定下金门之战的战略决心

  封锁金门之战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的斗争紧密联系。

  “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战前,从战略全局上谋划算计,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才能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毛泽东把台湾海峡的军事斗争与世界战略态势的新变化联系起来筹划,驾驭台海军事斗争的走向。

  和平建设时期的国际战略环境是制定我国海防决策和实施我军战略运用的外部制约因素。1958年,在国际战略环境矛盾冲突的大棋盘上,美国、台湾当局和中国政府搏弈,各自为着实现既定的目标,先后投下了一着着举世瞩目的棋子。

  在中东。美、英维护殖民利益,抢先出兵,七月美海军陆战队在贝鲁特附近登陆,八月初驻黎巴嫩的美军全部进入戒备状态,悍然要用武力干涉阿拉伯国家的内政。中东局势,骤然紧张。

  在台湾海峡。进驻台湾的美国海、空军,奉命进入戒备状态,加强在台湾海峡的巡逻。国民党当局为了策应美、英在中东的海上入侵和挑起中美直接冲突,倾其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集结在金、马等沿海岛屿及其附近海面。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中国政府审视风起浪涌的国际战略环境,努力寻求能够有效遏制美、蒋军事挑衅和政治阴谋的突破口。

  “任何一级首长,应当把自己的注意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们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具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毛泽东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性提出的“抓枢纽”的战略战役指挥艺术,要求指挥员必须善于抓对战略战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关键问题,抓战略战役整个体系的中心环节。毛泽东全局在胸,冷静观察,分析国际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斗争态势的变化,敏锐地寻找到解决我国海洋战略环境复杂矛盾的关键之所在,把封锁金门作为当时台湾海峡军事斗争的枢纽,“直接对蒋,间接对美”,实施火力侦察。利用美国准备在中东大动干戈和国民党急于反攻大陆之时机,冒着很可能引发中美在海上直接武装冲突的风险,在美国的这个战略侧翼敲山震虎,直接摧毁了金门敌军,遏制了美国分裂中国的扩张政策,支援了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艾森豪威尔误认为这是中共解放台湾的前奏,急匆匆地从地中海抽调第六舰队的一半舰船赶往台湾海峡,打乱了美国在中东的军事部署,缓和了中东的紧张局势。

  

  三、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建国初期,调整战略方向,把以台湾海峡为主要目标的东南沿海作为重点,前瞻性地为金门之战创造了有利的制胜条件

  作为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继续,解放台湾,统一祖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在和平建设时期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出动海、空军强占台湾,对新中国实施海上威胁,阻挠解放台湾。台湾当局迷信战舰飞机,妄图从台湾海峡卷“水”重来。这种军事斗争的新态势,表明了我国和平建设时期军事斗争的一个新特点,即中国国内革命战争的主战场,已由传统的陆战场向海战场转移。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先创造好有利的制胜条件,然后再择机交战,理当胜券在握。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是以军事实力为前提的。在我国刚转入和平建设新阶段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审视我国海上军事斗争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日益权重的时代趋势,科学地分析我国的海洋战略环境,预见到台湾问题政治、军事斗争的严重性,迅速将战略目光聚焦在东南沿海,适时地调整战略方向,把重点设防以台湾海峡为主要目标的东南沿海作为新的战略重点,适应了维护我国国家安全长远利益和目标的根本需要,既对夺取金门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更为后来应对台海危机的升级争得了战略主动。

  

  四、“道”为首

  加大政治控制台海军事斗争的力度,始终把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目标放在首位

  金门之战的胜利表明:解决台海危机,务必要从政治上着眼,强化政治意识,加大政治控制战争的力度,坚持把政治的作用贯穿台海斗争的全过程。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军事思想史上,孙子创造性地把“道”(这里可诠解为“政治”)列为筹划战略大计的第一要素。政治是战争的起因和目的。中国政府为了促使国民党当局接受和平谈判的建议,揭露美国“一中一台”的政治阴谋,推动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后发制人,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

  那么,为了解决当时的台海危机,怎样才能有把握地达成中国政府的政治目的呢?首要的问题在于金门作战形式的抉择,是登陆?是火力摧毁?还是封锁?

  毛泽东对金门之战的全局指导,没有仅仅把摧毁敌人的军事实力放在第一位,而始终把金门之战当作政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月20日,毛泽东决策发起炮击,把金门封锁起来。采取封锁作战的形式,完全截断金门的海上运输线,中断粮食、弹药和燃料的供给。这样,封锁金门之战的运作,适应政治斗争的需要,弹性较大,强度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态势可紧可缓,便于控制,易于达成既定的政治目的。

  毛泽东以政略指导战略战役,使得金门之战成为国家实现和平统一台湾政治目的的一种军事手段,把作战的目的、对象、空间、时间等严格规范在国家政治目的范围内,充分显示了战争与政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特点,超越了历史上所有海战的传统作战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创举。

  

  五、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毛泽东以战略家的胆略,应对“美舰护航”,摸清了美国在台湾海峡军事存在的底牌

  台美《共同防御条约》是台海危机的根源。怎样才能摸清《共同防御条约》的实际效能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惟有实行火力侦察,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观察美国在台海的军事存在将会做出何种反应,进而判断美国在台海军事斗争中的战略底牌。

  那么,在台湾海峡实行火力侦察的难点是什么?如何应对美舰护航。9月4日,杜勒斯代表美国政府声明:美台“协防金、马等沿海岛屿”。9月7日,美国重型巡洋舰“海纳伦”号直接为国民党的运输船队警戒护航。从9月18日起,美蒋舰船混合编队。美国在台湾海峡集结了战后最大规模的海、空军兵力,对我进行战争讹诈。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炮击金门,既具备有利条件,也要冒可能出现美国武力干涉的风险。以武力震慑外来干涉势力,必须尽力避免中美直接武装冲突。只有审时度势,精细算计,灵活应变,才能趋利避危,巧妙化解美舰护航的风险。

  首先,把金门之战的战场严格限制在中国主权法定的领海之内。向世界正式宣布我国为12海里的领海宽度,未经中国政府允准,一切外国飞机舰船,不得侵犯我国领海领空。这样,金门理应划在中国的领海线之内,金门之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给美国进行军事干预提供任何借口。

  其次,有理有利有节地不断调整和完善作战预案。综合分析台海军事斗争战略态势和战役进程的变化,及时调整对付美舰护航的作战原则。战前,为了避免与美海军力量的直接冲突,反复命令:“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有美舰向我开火,没有命令不准还击”。9月8日和11日,先后两次,每当美、蒋海军混合编队抵达金门料逻湾港口抢滩卸载时,我以突然的密集火力攻击蒋舰及其运输船,美国的护航舰竟然置蒋军运输船于不顾,退避到我炮火的射程之外,表现出避战的守势,暴露了美国维护自身利益,并不想直接卷入中国沿海冲突的意想。“美舰护航”的讹诈破产。由此终于摸清了美国在台湾海峡采取战略守势的底牌。

  

  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把单纯的武力对抗转化为以武力为后盾综合进行政治、外交和军事的系统安全斗争,“以打促和”,为后来创新提出和平统一又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基本国策作了成功的探索

  封锁金门之战是一场以军事手段导演的政治战和外交战,开辟了一条通过谈判统一祖国的道路。

  面对台海危机的升级,毛泽东运筹和指挥金门之战,是实现“以打促和”战略目标的一次十分成功的科学实验。用和平方式而不是用战争方式解决台海危机是中国政府的愿望和宗旨。“打”只是一种手段,“和”才是根本目的。如果没有善战能胜的本领,“和”只不过是空想。

  “以打促和”是一个难度很大的系统工程。实现“以打促和”的战略方针,仅靠一种手段和途径是难以达成既定目标的。毛泽东又创造性地把单纯的武力对抗转化为以武力作后盾综合进行政治、外交和军事的系统安全斗争。这是金门之战战略指导的最精彩最高明最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高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以武力为后盾,实行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军事斗争并举的总体战,才能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变为现实。金门之战的实践证明,综合发挥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的整体功能,把实战威慑(伐兵、攻城)与非实战威慑(伐谋、伐交)相辅相成灵活运用,才是解决台海危机的最优选择。根据敌我利益冲突的程度和变化,使政治、外交和军事斗争相互影响和交替使用,灵活机动采取不同的对策,从而增强威慑的态势,减少我付出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效益,方可达成“以打促和”的战略目的。

  金门之战的前期,以打为主,政治、外交斗争为辅。以“打”歼灭敌人的军事实力和威慑外来干涉势力,在打赢的支撑下积极开展政治、外交斗争。金门之战的后期,以政治、外交斗争为主,军事斗争为辅。以打促和的“和”,是运筹和实施金门之战解决台海危机的战略思维的出发点和目标点。这些都为后来创新提出和平统一又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基本国策作了成功的探索。

  

  七、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根据由“打蒋反美”向“联蒋遏美”的战略转变,相应地调整战役指导,开创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战役新形式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创造有利于己不有利于敌的作战态势,必须因敌变化,立足于敌情和战争变化的实际,服从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适时适事适机地采取相应的变化策略,创造灵活机动的新战法,可谓用兵如神。

  金门之战,以地面炮兵为主体,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是一次带有战略性质的战役行动,理应受到战略思想的严格制约。一旦金门之战的战略思想改变,势必牵引战役指挥作出相应的调整。

  美国由于军舰护航失灵,急忙改变策略,迫蒋从金、马等沿海岛屿撤军,退守台湾,从而利用台湾海峡割断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妄图用“划峡而治”实现“一中一台”的战略构想。这与蒋介石历来把金门、马祖作为“反攻大陆”的前沿阵地相悖,遭到蒋介石的公开抵制。毛泽东迅速利用美蒋的新矛盾,决定“保留金门在蒋介石手中”,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成功地实现了由“打蒋反美”向“联蒋遏美”的战略转变。

  金门之战的战略新思维,势必要求金门之战的战役指挥作出相应的转变,灵活调控军事力量运用的能级,先宣告“暂停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输送供应品”;又宣告“单日打,双日不打”;再宣告“只炮击海滩,不打阵地和居民点”,等等,金门之战发展到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新阶段。这种创新的战役新形式,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堪称战争史上的今古奇观。转之于不觉,和平统一又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对台新策略已成雏形。

  

  八、兵无常势。创造非对称作战的新战法

  封锁金门之战的胜利,生动地展示了毛泽东通过局部的以强胜弱实行全局的以弱胜强转化的指挥艺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们抛入劣势和被动。”为此,毛泽东直接指挥封锁金门之战,并指令福建前线指挥机关要“过细考虑”,确保“战则必克”。军事实力是解决台海危机的后盾。金门之战,在以地面炮兵为主体的同时,又调动海、空军进驻前线沿海阵地,创造了一系列扬长避短的新战法,造势夺势,巧妙地变弱为强,主要有:岸炮为主陆海空联合封锁的避实击虚新战法;岸炮和鱼雷艇首次协同作战的正合奇胜新战法;宣传和海战相结合的夺气夺心新战法等。

  以史为鉴。金门之战的战略运筹和创新思维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遗产。希望外部干涉势力和台湾当局,鉴往知来。尤其希望美国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信守“三不”承诺,不要重蹈杜勒斯政策的老路。

  相关专题:孙子兵法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