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经典著作> 孙子兵法专题 > 正文

九地篇第十一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8日 13:26 舰船知识网络版

    声明:本文摘自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孙子兵学大典》,授权《舰船知识网络版》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篇篇名及篇次,诸本无异。张注云:"用兵之地,其势有九。此论地势,故次《地形》. "是本篇之"地"有别于《地形》之"地". 《地形》之"地"乃以敌我所处地理形势为言,而本篇之"地"则纯系人为战略处境。关于这一点,赵本学《校解》有云:"上篇《地形》之地,排兵布阵之地也,以宽狭险易言之。《九地》之地,侵伐所至之地也,以浅深轻重言之。兵之所至,其地有九等,其法不同,大要皆本于人情。善用兵者,深达人情之理,驭之以术,发之以机,则人可用而地不困。"赵说可为得之。

  本篇即主要论述如何根据客观战略环境条件之不同而采取妥善作战原则和处置方法。惟本篇篇幅较长,内容也较杂乱且有重复,李零《发微》说它"很可能是由各篇编余的零章碎句组成"。清邓廷罗与日本知名孙子学家服部千春也都曾对本篇做过富有成效的研究,并重新整理排列了文字顺序,值得重视。今为保持原本面貌,其基本结构不予变动,而只对具体文字出入做些必要解说。又,孙子在本篇提出"王霸之兵"和"为客"作战。对此,我们应历史地和辩证地去看待,因为它们都已成为历史陈迹。不过,他所提某些作战原则,如"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始如处女……后如脱兔"、"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等,却仍不失其为有价值的东西。至于"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含有转患为利的朴素辩证法因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他主张"掠于饶野",并把三军之众"投之于险",迫使他们去拼死,把士卒看做可以"驱而往,驱而来"的"群羊",主张"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无识",这种愚兵政策,自然都是他剥削阶级本质的暴露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反映。

  (一)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译文:孙子说:按照用兵的一般法则,战地形势可分为如下九种,即:"散地"、 "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在本国境内与敌作战的,叫散地。进入敌境不远之处作战的,叫轻地。我军占领对我有利,敌军占领也对敌有利的,叫争地。我军可以去,而敌军也可以来的,叫交地。有多国交界,先到就能取得多数诸侯同情支持的,叫衢地。深入敌境,背后城邑已经很多的,叫重地。山高水险、林木茂密、水网纵横,凡难以通行的,叫圮地。进军之路狭隘,回归之路迂远,敌人可以少击众的,叫围地。疾速进战就可以存活,不疾速进战就可能败亡的,叫死地。

  (二)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译文:因此,在散地,不宜与敌作战;进轻地,不宜停留;处争地,不要唐突出击;遇交地,慎无贸然断敌通道;逢衢地,则注意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则需掠以继食;碰上圮地,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要运谋设计以脱困境;若置之死地,那就要奋勇作战以死里求生了。

  (三)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译文:所谓古时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敌人首尾不相策应配合,主力部队和非主力部队不相协同依持,官兵不能相互救援,上下不能收聚合拢,士卒散离不能集中,即使凑合一起,也杂乱不整。总之,有利就打,不利则不打。

  (四) 敢问:"敌众(整而)〔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

  译文:请问:若敌人众多且部伍严整而前来攻我,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打掉它最重视的有利条件,那它就会乖乖地听从我的摆布了。

  (五)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译文:用兵打仗的原则,主要是靠动作神速,乘敌猝不及防,从意想不到的道路,去攻击它虚懈无备之处。

  (六)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译文:大凡进入敌国作战的一般原则是:越是深入敌境,士卒心志就越是专固,敌人就越是不能战胜我军;同时,要在敌人富饶的乡村进行抄掠以保证我军人马给养的补充接济;要切实注意部队的保养而不要劳顿,增强士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莫测我军虚实及意图。

  (七)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 (深入)〔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译文:将部众投向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纵使战死也不败退的心理;既有这样必死的决心,怎么能得不到将士们的奋力作战呢?士卒深陷危亡之境,就不恐惧;走投无路,就心专志固,不会动摇;深入重地,就心坚志齐拘而不散,迫不得已,就会拼命死战。所以,这样的军队不经调治就会自行戒备;不用要求就会积极完成任务;不待约束就能亲和团结;不待号令就能服从;禁止妖祥迷信,消除惑人之言,他们就至死也不会败退。

  (八)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译文:我军将士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不爱财物;他们拼命死斗,并不是不想长寿百年。当作战命令发布之日,士卒们坐着的泪洒衣襟,仰卧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投到无路可走的绝境,就会像专诸和曹刿那样勇敢杀敌了。

  (九)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恒〕山之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 (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译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一样。率然是恒山的一种蛇,这种蛇,打它的头部,尾部就来救应;打它的尾部,头部就来救应;打它的腹部,头部和尾部都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那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虽彼此相互仇视,但当他们同舟共济时,相互救援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样。因此,用并联战马和掩埋车轮来表示阵法的严整和稳固是靠不住的;能使三军之众无不齐力同勇,才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所应坚持的原则要求。能使高下、险易等不同地形地势,都得其所用,这是掌握地理条件的原则要求。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三军部众携手团结得像一人一样,这是由于客观环境条件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做的缘故。

  (十)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民〕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民〕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 (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译文:作为统帅,他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沉着冷静和深谋远虑地考虑决定必胜之策,同时也要公正而严整地搞好军队的管理教育。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不使他们知道军政大事;临时变更业已布置停当的事情,中途改易原来的计划,让人摸不着头脑;经常改换防地,故意绕道行军,使人莫明其妙。对部众下达战斗任务,就如同登高而抽去梯子那样让他们后退无路。将帅统率部队深入敌国而发出战斗命令,就像驱赶羊群,驱过来,赶过去,他们都只知听从指挥,而不知究竟要到哪里去。聚拢三军部众,将它们投于险境,这就是统帅的要务。对各种不同地理环境条件的处置,对攻防、进退等不同策略原则的正确运用,以及对部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理变化规律的了解掌握,这些都是将帅所不可不审慎考察研究的。

  (十一)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 四(达)〔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译文:大凡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进入敌境越深,部众就心专志固;进入敌境越浅,军心就易散离。离开本国进入敌境作战的,那是绝地。四通八地的,是衢地。深入敌境的,是重地。进入敌境而不深的,是轻地。后背险固而前阻隘路的,是围地。走投无路的,是死地。

  (十二)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偻〕;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译文:所以,在散地,要使部众心志专一;入轻地,要使部队急速行进;处争地,要使迟后者快速跟上;遇交地,要懂慎防守;逢衢地,要加强巩固与邻国诸侯的结交;深入重地,要掠敌继食;碰上圮地,要赶快通过;陷于围地,要堵塞缺口,示无所往;置之死地,那就要显示出必死的决心,以拼命求活了。部队心理的变化规律就是这样:一被围困,就想抵抗;迫不得已,就会狠命死斗;深陷危境,就会言听计从。

  (十三)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 〔一〕不知(一),非(霸王)〔王霸〕之兵也。夫(霸王)〔王霸〕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译文:不了解列国诸侯的战略意向,就不能与它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理情况,就不能行军;不用向导,就不能得地利。如上几个方面的事,如果有一项不知道,就不能算是"王霸之兵"。所谓"王霸之兵",讨伐大国,能使其惧我而聚拢不起兵众;把兵威加到敌人头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国诸侯的配合策应。所以,即使不争着去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在天下诸侯间蓄养自己的权势,为了伸展自己的抱负,只要把兵威加到敌人头上,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毁灭它的国家。

  (十四)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害〕,勿告以(害)〔利〕。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译文:施行超出惯例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命令。指挥全军部众就像指使一个人一样。只让他们去做具体的事情,而不向他们说明谋略意图;只让他们去承担风险,而不告诉他们可以解脱的办法。把他们投入亡地,他们就会拼命求活;让他们陷入死地,他们就会死里求生。军队陷于危亡的境地,就能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夺取战争主动权,化害为利,转败为胜。

  (十五)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译文:所以,用兵打仗这种事,关键就在于能审慎考量敌人的意向,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纵千里奔袭,也要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能用妙策成大事啊。

  (十六)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因此,作战行动开始之时,就需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不许敌使往来,同时在庙堂誓师,以励三军。敌人一旦有隙可乘,必须采取迅速行动,乘机而入,并抢先夺取其所仗恃的有利条件,而不必同它约期会战。破除成规,因敌变化,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开始时,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以等待时机;敌人一旦弱点暴露,就须像脱兔那样采取迅速行动,使它来不及抵抗。

  相关专题:孙子兵法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