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观察:日本要做两年安理会常任梦 | |
---|---|
http://jczs.sina.com.cn 2004年10月24日 12:52 光明日报 | |
叶自成(北京大学教授) 10月15日,日本、阿根廷、希腊、丹麦及坦桑尼亚等五个国家,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全部当选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0月16日《新京报》)在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从而成为政治大国的路途中,这无疑是一支强烈的兴奋剂。而往年的有些时候,一些相关国家为了争取这个席位,斗争曾到了白热化。 日本新外相町村信孝为此大受鼓舞,把此视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可能支持日本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信号,公开表示要利用未来两年的任期,来推进使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进程。日本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与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当然,如果日本提出的争取非常任理事国的申请未能被通过,无疑会大大影响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进程。但实际上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根据联合国有关规定,安理会由15国组成,除五大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要有10个非常任理事国。非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有投票权,但没有否决权。安理会的成员国也将按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逐月轮流担任安理会的主席,安理会主席在安排安理会议程和主持会议上享有权力。所以,日本成为非常任理事国,有助于日本利用安理会的讲坛,更多地宣传日本的政策主张,有助于日本在国际上树立形象,对日本以后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帮助。但也仅此而已。如果通过担任非常任理事国而大大有助于成为常任理事国,那可能在此之前曾担任非常任理事国的德国早就成为常任理事国了。 这样说的理由是:第一,在现在的安理会中,主要问题还是由常任理事国决定,它们拥有否决权。就连一直公开表态支持日本的美国近来也承认,它只支持日本成为非常任理事国。日本难以在两年内取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第二,未来的两年可能在安理会改革上做出重大决定,但安理会如何改革,要不要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要增加几个席位以及席位如何分配,是十分复杂的进程,不是日本一国就能推动的;第三,日本在承担联合国经费上所做的努力,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资格进入安理会的惟一标准。如果日本过多地以承担了联合国多达20%的会费为条件,动不动就以不成为常任理事国就要减少缴纳的会费相威胁,有可能欲速则不达,引起会员国的反感。 笔者认为,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是有可能的,但它的前提不是成为非常任理事国和对联合国的巨额会费,更重要的是,日本必须意识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意志。如果连自己过去所做的侵略战争都不能深刻的反省,又怎能取信于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呢?因此,日本真的想为亚洲与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以德为师。否则,日本可能只是做两年安理会“常任梦”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