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夺得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启示 | |
---|---|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08:43 科技日报 | |
秦后彬 既不是人文底蕴厚实的名校,也不是学科交错的综合大学……坐落在大西南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尴尬之境。 然而,这所仅有50年历史的学府,放眼国际医学前沿,走出的创新路子成为后来居 盯着“第一”干 研究没有的,填补空白的。三医大人搞科研认准一个理,就是敢为天下先。 当“大炼钢”出现全国烧伤患者猛增时,第三军医大学率先在国内成立第一个烧伤科。从3名医生、6张病床起家,他们开始了我国烧伤医学研究零的起步。没有经验可循,他们就靠过硬的临床观察;没有相关实验器材,他们就自己动手造;为了完成后来获得我国医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烧伤的防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他们不惜举全校之力,组织了临床和基础10余个科室的大协作。 “吃螃蟹”吃出好滋味。他们创造了烧伤医学的“东方神话”,成功救治不同烧伤程度的患者15000余例,总治愈率达到99%以上,居国际领先水平。 军队第一,国家第一。始终盯着“第一”做文章,几乎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科技攻关选题立项的一个目标。 当“冲击波”这个黑色幽灵在广岛原子弹爆炸时被世人认识后,冲击伤研究在国内医学领域尚处空白。上世纪80年代,他们捷足先登,成功地自行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RST-1型生物激波管,建立了世界上惟一具有大中小型系列生物激波管的实验室,把我国冲击伤研究推到世界先进行列。1989年,他们又开始在国内进行交通医学的拓荒研究。今天,该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为了防治原子辐射,他们14次北上马兰、深入原子弹爆炸现场搞实验,开辟了防原医学;着眼高原病,他们设计研制了世界最大最先进的“低压氧舱”,率先开展了高原低氧习服机制研究;着手医工结合,他们研制的“战伤急救箱”、“多源手提式透视机”、“扫雷防护装具”等卫生装备也是开先河之举;瞄准国际前沿,他们先后启动了“人类疾病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组织工程”、“生物芯片”、“人胚胎干细胞”、“噬菌体工程改造”等前沿领域研究,在科技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目前,该校有近40个科研项目属于军队或国家填补空白性的,有20余个科研成果处于军队第一或国家第一的水准。 专啃“硬骨头” 挑战最难的,攻克最硬的。 “三医大人有一股冲劲、闯劲、拼劲。”国家科技部一位领导如是说。 年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把金灿灿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杯交到第三军医大学获奖代表的手中时,面对这个全军后勤系统和全国医科院校唯一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课题组成员不胜唏嘘。 当年,课题组负责人宁竹之教授申报这个全新课题是承担了大风险的。为攻下这一国际难题,他跑院校、上高原、赴哨卡近百次。成功走来时,他却因长期操劳猝然辞世。 三医大人搞科研,敢啃“硬骨头”,也善啃“硬骨头”。在防原医学领域,“复合伤研究”是块“硬骨头”。据悉,核武器损伤中复合伤占50%%-80%%,伤情复杂,死亡率高。当时国内曾经有10多家单位搞复合伤研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其他单位都因不愿啃这块“硬骨头”而纷纷下马,只有三医大艰难而坚定地坚持下来了,且收获甚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数十项科研成果,学术带头人程天民教授当选为院士,复合伤研究室也被批准为全军复合伤研究所。 上世纪80年代初,三医大就确立了“质量取胜、特色取胜”的发展道路。措施之一,就是对老学科与新学科、普通学科与重点学科进行整合,在顶层次设计科研方向、遴选攻关课题,以产出高水平成果、取得高回报效益为目标,围绕难点项目、重大项目为轴心进行科技大协作、大攻关。多年来,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发展形势下,他们强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科技意识。那些独一无二的,别人不做的冷门、偏门项目,只要军队有需求,社会有需求,三医大的科研队伍往往能迎难而上。 就是这种敢啃“硬骨头”的精神,使得该校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反映高校综合科技实力的主要指标已稳定进入全国高校前20名行列,全校整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两大主力之一。 无坚不催,直捣黄龙。短短几年,该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净增105项,“863”、“1035”计划、杰出人才基金、新药基金实现了大的突破,由该校王正国院士出任首席科学家的“严重创伤早期全身性损害及组织修复的基础研究”,成为全军第一个国家“973”规划项目,特别是该校3个国家重点学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实验室再度融合,共同建设了全军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瞄准的目标,都是学科的最前沿。 交好“接力棒”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虽然,这所院校仅有50年历史,可是,令人深思的是,他们所获得的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都经历了漫漫“长夜”。其中,有4个获奖项目是历经40余载、三代人接力攻关而成的,最“轻松”的一个项目也用了10年,倾注了两代人的心血。 “你踩着我的肩膀上,我接着你的事业干”。交好事业的“接力棒”,这是他们成果频出的奥秘。 三医大新一代的学术带头人中,有防原医学专家粟永萍、眼科专家阴正勤等从乡村医生成长为科技帅才的,还有解剖学专家张绍祥、烧伤外科专家黄跃生等从连队士兵成为名师名家的。以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们甘当人梯,举人过肩,奠定了三医大坚实的学术基石。这些参天大树,不仅不与小树争阳光、雨露,还为小树遮风挡雨。“烧伤医学泰斗”黎鳌在自己的学术鼎盛期毅然激流勇退,把烧伤所的“帅印”交给了比自己小20岁的“海归”学者汪仕良;韩本立、蔡景修等肝胆外科领域的大师甘当顾问,硬把自己的学生,才36岁的董家鸿推到学科“掌门人”的位置。 对此,38岁就被任命为该校军事预防医学院院长的曹佳教授感触颇深:在任科室主任绝大多数都是破格晋升,并有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学校呈现了“嫩扁担挑大梁”的承接效应,在国家、军队各类课题第一负责人中,中青年专家占80%%以上。“这是一个极好的‘微环境”,在读硕、攻博、做博士后研究,包括出国学习,在任何一个环节上,你都会得到老教授们的关爱和鼓励。”曹佳说。 “成功了算你的,失败了我顶着”,这是老教授们鼓励新一代大胆创新的“口头禅”。既为后辈让舞台,又为他们担风险。一些科研院校常见的“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象,自始至终未在三医大出现。 “我们不是在大树之下,我们是长在大树之上。”一位已在国际医学界已负盛名的青年学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