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 16:44 人民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附图)

图一:天刚亮,刘秀兰就来到市政府前的广场上放风筝。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永不挪位的生命界碑(附图)

图二:一座新城市又拨地而起。


图三:随着加工品种增多和加工深度延长,番茄身价翻了30多倍。


图四:兵团人用草格固沙。

  人民网记者 王慧敏文/图

  编者的话:"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这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的命令。这也是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宣言书。50年流沙岁月,50载辉煌历程。一代代兵团人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不仅维护了国土的完
整,也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兵团人的创业史,是一部"扶犁惊戈壁、把剑镇国门"的交响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永不换防、永不转业、世代接续的戍边力量和永不挪位的有生命的"界碑"。

  天刚亮,刘秀兰就来到市政府前的广场上放风筝。(图一)悠悠细线牵着风筝在天宇悠悠飘荡,也牵来她对往事的悠悠追忆:"刚进疆时,听说这里只有5户人家,哪想到现在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让这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6师退休老兵没想到的事情还有一桩--随着五家渠挂牌建市,她的身份由农工倏忽变成了市民。

  身份发生变化的,不独刘秀兰。截至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城市已发展到4座,38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展开。(图二一座新城市又拨地而起。)

  从经营农业到经营城市,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说,是个历史性的跨越。

  1954年,征尘未洗的以"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新疆部队,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就地转业,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了生产建设的武器。此后,又有许许多多来自内地的有志青年舍弃家乡的桑麻,踊跃投身到屯垦戍边的行列。

  兵团建立伊始,按照毛主席"不与民争利"的原则,绝大部分团场建在"水到头、路到头、电到头"的大沙漠边缘。然而,大漠的罡风、漫天的黄沙吓不倒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肩挑背扛;没有牲畜,他们就"一寸一滴汗、一步一呵哼"用人拉犁开荒种地;食品供应不上,就用麦粒、苞谷就着盐水、辣子面充饥。父亲去了,儿子上;儿子老了,孙子来。兵团已从建团初期的17·5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50多万人。一代又一代的兵团儿女象红柳、象胡杨在戈壁沙漠中深深扎下了根,成为永不换防、永不转业、世代接续的戍边力量和永不挪位、有生命的"界碑"。

  50年流沙岁月,50载辉煌历程。兵团人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不仅维护了国土的完整,也为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库尔勒垦区的中年妇女告诉记者:今年上级号召多种粮食,她积极响应,一下子种了60多亩水稻。她说:"现在都是机械化种田,省劲得很。"

  她如数家珍地给记者唠起了机械化种田的种种好处:"从平整土地开始,就采用机械化。农场从国外引进了激光平地仪,用这种仪器10亩见方的方格地,平均高低误差不到2厘米。田间管理上,采用航空系列化作业:飞机喷药,飞机防虫,飞机施肥,飞机化控……以前浇地是累活儿,现在几乎所有的农田均采用了喷灌和滴灌。一拧龙头,那水喷得吱吱的,像下雨一样匀称。你算算看,一年在地里能干多少活?"

  "点灯不用油,种地不用牛"在兵团早就成了现实。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在全国独领风骚。

  解放初,新疆的工业停留在"打马掌,拧毛线"的原始加工阶段。而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拥有11家上市公司。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兵团一家番茄深加工企业,除生产番茄酱、去皮番茄、速冻番茄丁外,还从番茄中提炼红色素、药品等十几种高附加值产品。小小一个番茄,该公司可以加工出50多个品种。随着加工品种增多和加工深度延长,番茄身价翻了30多倍。(图三)由于一大批"航空母舰"式的"农"字号龙头企业的引领,"一吨不如一斤,一马车不如一麻袋"这一农业的"弱质"性,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不复存在。去年,兵团人均GDP突破了1万元。学者认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现代工业的奠基者。

  世界上哪个地区离海洋最远、最干旱?新疆的大沙漠当之无愧!

  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死亡之海"之称。半个多世纪前,瑞士一支探险队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英尔曼踏进了这片令人望而生畏的不毛之地。结果,除一人侥幸逃出之外,其余人马全部饥渴而死。

  斗转星移,如今的英尔曼,林木繁茂,芳草碧绿。"不仅要作国土的卫士,而且要作生态的卫士。"兵团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推动生态平衡向良性发展的历史。(图四:兵团人用草格固沙。)大漠边缘的每一片绿、每一棵树,都凝聚着兵团农工的心血。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400多公里戈壁荒原上的兵团农三师,刚进疆时,"夜夜黄沙掩门扉"。而今,18个团场平均向沙漠腹地推进30公里。5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在亘古荒原上创建了1500多万亩的新绿洲。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日益"长大"的绿色,引起了联合国环境组织的高度关注。该组织曾专门致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请求提供降伏沙魔的"锦囊妙计"。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军事频道推荐
《轻兵器》专区
《环球飞行》专区
《坦克装甲车辆》
诺曼底登陆
台湾军力专题
警用装备展
国防电子展
中英军演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JL9首飞专题
蓝岭访沪专题
俄罗斯核军演
黑鹰坠落专题
美国X战机计划
国际反恐专题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