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中国航天工程折射祖国前进闪光足迹(组图)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 22:36 解放军报
中国航天工程折射祖国前进闪光足迹(组图)

载人飞船发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中国航天工程折射祖国前进闪光足迹(组图)

升旗仪式


戈壁航天测绘

  航天工程折射祖国前进闪光足迹

  我们的共和国即将迎来55华诞。

  55年,伟大祖国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铸就了一个个辉煌。

  我国航天工程,是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个伟大壮举,是前进道路上取得的一个辉煌成就。今天本版刊发了《航天随祖国一起腾飞》,全景式扫描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工程虽然只是共和国55载风雨兼程中的一个精彩乐章,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祖国前进的闪光足迹。

  人民军队在祖国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军事科研为军队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第十版刊发的《为军队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回顾了各军兵种部分科研机构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历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军队科技强军的风采风貌。

  国庆前夕,回顾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发展,志在激励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编者

  北京航天城———再创载人航天新辉煌

  ●唐文俊 赵雁 李筱梅

  伴随着“神舟”五号飞船壮丽的飞行,“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中国北京航天城也以它辉煌的业绩闻名遐迩。“十一”前夕,笔者走进这里,在科研攻关、测试演练和模拟试验的现场,目睹了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场景。模拟演练激战正酣

  “各号注意!飞船已经偏离轨道,航天员与地面通信中断,请立即实施应急返回控制!”随着调度指挥员的一声令下,一场紧张激烈的太空鏖战在指挥大厅里打响。

  随即,大厅里4块巨幅液晶显示大屏幕上标示着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和任务时间在不断地跳跃着,排成五个阵势的数百台终端机上不断变化着各种飞行控制理论参数,各测控站(船)传来的报告声此起彼伏,不断加剧大厅里的紧张气氛。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和操作技术人员正密切关注着任务进程中的各种状态。

  在今天的参试阵容中,绝大部分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该中心在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主要担负着指挥调度、飞行控制、数据处理、信息交换以及轨道舱长期管理等任务,是载人航天飞行的“神经中枢”和航天员的“生命通道”。同时,中心还担负着导弹、卫星试验的指挥保障等任务。

  载人航天任务中,当火箭点火托着飞船升空277秒后,一直到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的21小时23分钟里,地面向飞船发出的每一条指令,注入的每一组数据,关键时刻的每一项操作,都是由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全程指挥、精确控制的。地面测控站和测量船上的所有数据,都在这里汇聚,一旦出现意外,应急控制决策也在这里产生。尤其是在我国载人首次飞行任务中,中心先后共进行轨道确定28次,按计划启动软件进程1400余个,共发送遥控指令链87条、遥控指令437条、程控指令445条,所有指令发送、数据注入准确无误。他们还保证了航天员的天地通话、航天员舱内活动、空间科学实验等重要事件的顺利完成。当飞船在轨运行至第14圈时,他们控制飞船依次实施了一次调姿、轨返分离、二次调姿、打开降落伞直至飞船安全着陆,预报飞船落点与实际落点仅差数百米,使搜救人员仅用30秒钟即捕捉到目标。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中心系统运行稳定,调度指挥严密,数据收发正确,计算结果精确,通信信道畅通,话音图像清晰,飞行指挥控制“近乎完美”。精心打造“生命之舟”

  “×××,我是北京,下面由医监医生与你通话。”

  “×××,我是医监医生。地面观察你的状态很好,你自我感觉如何?”

  “感觉良好,完毕!”

  这是由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充当航天员在环控生保舱内与地面监测人员按照飞行计划进行的一次综合测试。在测试中,舱内两名身材与重量基本与航天员相同的科技人员完全按照飞行手册要求的程序进行操作,舱外的科技人员严密监视舱内的详细状况和各项技术指数。

  载人航天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直接关联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舟”。几年来,该所科技人员坚持以系统论为指导,注重载人航天中人、机、环境三要素的相互影响及合理组合,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健康和高效工作为目标展开各项研究和研制工作,他们先后突破了飞船返回舱、轨道舱内的供气调节压、通风净化、温湿度控制、废物收集、航天服循环以及烟火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的上千(套)装船产品全部合格。

  在载人首飞任务中,他们负责研制的飞船上天产品占整个飞船产品总数的1/4,在专家提出的15个载人航天关键性问题中,他们就占了11个,较好地控制了飞船埠舱内的总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温度及湿度环境,保证了航天员航天飞行安全顺利。载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他们及时请来首飞航天员杨利伟畅谈在太空飞行的感受,并对每个技术环节和细小问题都作了详细记录。

  载人航天后续的飞行计划势必更富有挑战性,航天员不仅呆在狭小的返回舱,还将在轨道舱工作和生活。在太空中,微重力、高真空、高辐射、高低温都是影响人体生命的环境因素,要与太空环境相抗衡,就必须在飞船内创造一个与地面相差无几的环境,并提供保障生命的条件。

  目前,他们研制的环控生保系统的100多件产品已经全部按计划交付,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14名航天员也正在按计划进行训练,都具备了执行太空飞行的能力。丹心绘就飞天轨迹

  刚刚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室”荣誉称号的航天测控总体技术研究室全体科技人员又投入到了新型号任务的总体方案设计论证中;刚刚圆满完成“探索一号”和“实验六号”双星卫星发射测控通信任务的科技人员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风尘,就一头扎进了机房;刚刚走出校门的一群博士、硕士和学士等不及收拾行装,就满怀信心地奔赴各自的岗位。

  自今年以来,他们针对在“神舟”五号任务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认真进行归纳梳理,在科学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将问题区分定位,并逐一解决。为了给飞船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回归港”,他们多次披星戴月地奔赴内蒙古草原,一边做试验,一边拟制方案,对飞船着陆场系统建设方案进行反复设计论证。他们刚刚开发完成的“态势监视显示系统”,不仅能够接收搜救平台的通信数据,还能接收指挥中心发送的落点预报,并能将这些数据叠加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形成态势数据链,为搜救人员提供了辅助决策信息。针对前几次飞船返回搜救过程中监控显示存在的不足,他们充分利用搜救直升机、车辆上的通信系统和“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将各搜救平台的数据与三维地形叠加显示在北京指挥控制大厅的大屏幕上,能够实时、直观、全面地反映副着陆场搜救的情况。(本版照片由梁生树摄)

  远望号测量船队--三大洋铺就飞天路

  ●方志山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在三大洋实现了新的腾飞。

  “神舟”一号执行任务时,远望号测量船队首次穿越太平洋,跨过印度洋,挺进大西洋,联合测控飞船,承担了飞船大量测控通信任务。在惊涛骇浪中,测量船队实现了测控飞船的历史性突破。

  “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执行任务时,测量船队远涉重洋,连续跟踪测控飞船7天,圆满完成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据和图像传输及话音通信任务。

  三大洋与太空之间,测量船与指挥控制中心,架起了一座通向天宇的飞天之路。

  载人航天工程,对海上测控系统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测量海域由太平洋扩展到三大洋,从测控卫星到测控飞船,无论是自然环境的考验,还是测控能力的挑战,都是全新的领域。

  在测控飞船的海域,所在的海区都处于中高纬度,气象复杂,海况恶劣,平均海深4千米以上,高达四五米的浪是常有的事,往返航程中还途经许多复杂危险的海区。而且执行一次神舟任务,4艘测量船总航程达6万海里,这对安全航渡和高精度的测控要求,是一个严峻考验。

  他们从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之初,就着手全面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三大洋的气象水文资料,对任务海区的历史气象水文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订完善了测量船三大洋气象保障,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大洋气象保障”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4艘测量船与陆地气象中心联网,共享气象资源,具备海上联合会诊的能力,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艘远望号测量船在三大洋成功联合测控飞船,使我国航天远洋测控事业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专家称,海上航天测控能力、测控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多年的风雨兼程,测量船队创造了我国航天远洋测控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与奇迹,为我国的载人航天在三大洋打开了一条通道。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测控创佳绩

  ●王朝社

  前不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顺利完成了对“探测”卫星的在轨测试,中国“双星”与欧空局“星簇”四星,构成了具有明显创新特色的联合探测网。这是继中巴资源卫星之后,中欧双星在高科技领域又一次成功的合作。

  笔者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实时测控大厅看到,随着“实践六号”双星的发射升空,中心面临着实时测控与长期管理卫星的双重考验。中心成功开发了《测控资源优化分配软件》系统,该系统根据卫星高低轨道不同带来的过境差异,结合实时测控和在轨卫星用网冲突分析,科学分配用网时间,使航天测控网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为保证在轨卫星运行安全,他们结合在轨卫星运行规律和管理特点,自主研制开发出《卫星管理自动化系统》,自动对卫星遥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故障立即发出语音报警,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提高了在轨卫星管理效率。

  近年来,该中心以创建世界一流航天测控中心为目标,转变测控模式,不断完善航天测控网布局,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各项测控任务。为与国际透明测控模式接轨,中心对测控软、硬件大胆更新改造,创造性地设计出了独具中国航天特色的透明遥控模式,中心直接对测控站实施监视、控制,运算效率显著提高,顺利完成了卫星姿态、轨道和转速等多项高难度控制,标志着我国卫星测控模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中心还以载人航天工程为牵引,逐步建成了集测控、通信、搜索、救援、回收的气象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着陆场系统,使航天测控网布局日臻完善,圆满完成了历次“神舟”飞船飞行试验任务,在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中心创下了“实际落点与理论落点仅差1公里”、“搜救人员30秒钟内赶到着陆现场”两项佳绩。

  测控中心负责人说,随着测控任务的逐年增加和卫星总体技术的提高,卫星测控难度越来越大,中心依靠自主创新,成功破解了多项卫星测控难题。在“探测一号”卫星测控中,中心成功运用近地卫星测控系统多次实施了近8万公里的超远距离测控,创下了中国远距离测控纪录。“探测二号”卫星由于受卫星运行轨道和星载红外敏感器安装位置等因素的局限,地面测姿系统无法从星上获取计算卫星姿态信息,中心创造性地运用运载火箭飞行参数推算出卫星入轨姿态,从而使“双星”珠联璧合耀太空。在4月18日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卫星测控任务中,中心在完成卫星轨道确定、姿态保持等工程测控的同时,首次对卫星实施了科学试验业务测控与工程测控。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追踪航天发射最前沿

  ●梁生树

  深秋的戈壁,骄阳如初。穿行过一片色彩鎏金的胡杨林,笔者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第二十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腾空的烈焰刚刚散去,节日的航天城彩旗招展,车辆穿梭。绿树掩映的主干道两边,23位“两弹一星功勋”巨幅肖像灯箱和一枚枚星箭造型的路灯,将这座现代化航天科技城装点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这座崛起在大漠中的航天城创造了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十个第一”。1960年11月,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结束了我国军事装备“小米加步枪”的历史;1966年10月,这里成功进行了导弹、原子弹结合发射试验,宣告了我国核领域“有弹无枪”历史的结束;1970年4月,这里将我国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开始了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征程;2003年10月,“航天英雄”杨利伟从这里出征太空,使我国一跃跨入独立掌握载人技术的世界“前三强”。迄今为止,这里成功发射35颗卫星、4艘无人飞船和一次载人飞船,进行了数百次其他各类火箭发射试验。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里形成了包括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及测控通信等系统的一套完整试验体系,在同类发射场中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为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场的指挥控制手段和质量控制体系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发射成功率居世界前列。

  和着航天人快速的脚步,我们来到有“亚洲第一”美誉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活动发射平台指挥徐有喜正带领9位“精兵强将”对这个自重750吨的庞然大物进行技术状态检修。笔者惊奇地发现,他们检修的不是连续5次“神舟”飞船发射时用的1号平台,而是从未启用过的2号平台,“神舟”六号飞船会用2号平台发射吗?笔者心头一喜,迫切想知道答案。

  “自动10米速度前行准备!”

  “自动10米速度前行准备完毕!”

  “前行!”

  一连串干脆利落的口令将笔者心中的疑问冲散,口令的余音仍在厂房里回响,偌大的发射平台却已缓缓启动。在其平稳前行的间隙,笔者请教了在场的技术人员,得到的回答是,“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第二天,技术人员就对1号活动发射平台进行了40天的检修,确保其时刻处在最佳技术状态。2号活动发射平台最初是为今后实现空中交会对接和应急救援发射时用的,为了确保明年“神舟”六号发射的圆满成功,近期将用2号活动发射平台组织一次较大规模合练,“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一批年轻的指挥操作人员将挑起后续任务的大梁。合练就是让所有的年轻指挥操作人员经受实战考验。

  从科技人员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了航天人的自信与远见。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模式,使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