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今日边海防:聆听边关对话 喜看国门变化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 09:43 解放军报

  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我们迎来共和国55岁华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我们为广大读者献上一组来自边关的“对话”。

  边防军人,大概是说得最少、干得最多的一类人。可是今天,我们的戍边将士却愿
意“打破沉默”“畅所欲言”,因为他们对话的“主题”并不是自己,而是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祖国万里边海防线。

  聆听边关“对话”,喜看国门变化。他们的对话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壮美的画卷:设施配套的新式营房、高耸云端的“保温哨所”、新颖别致的“太阳能浴室”、四季常绿的“边防菜园”,戍边官兵的生活条件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升机代替马拉爬犁”、“电子哨兵落户边关哨卡”,边境执勤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又大大提高了边防巡逻执勤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了我国边境的管理控制能力。

  听着边防军人的深情描绘,我们也更加明白了他们背后的语言:各级领导机关心系边防,动真情、办实事、送温暖,是戍边人生活条件不断变化之根本;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边关,军队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往日偏远苦寒的边关如今也成为展示祖国新貌的窗口;在全国人民阔步奔向小康幸福生活的行列中,戍边人正在用双手建设着崭新的边关。

  边关今胜昔,国防坚如铁。让我们和着对祖国母亲的生日祝福声,加快边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快一点,再快一点……

  ●海拔四千七百米的红其拉甫是全军海拔最高的口岸,被边防官兵称为“云端国门”。国庆前夕,国门卫士把祝福通过网络送向首都北京。请看他们和本报记者的网上对话实录

  祖国,请听我深情地对你说……

  国庆前夕的一个清晨,嘹亮的军号唤醒了沉睡的帕米尔高原。此时,一条“祖国母亲,幸福永远”的祝福短讯从海拔4700米的红其拉甫边防连通过网络传向5000多公里外的祖国首都北京……

  红其拉甫边防连地处祖国最西端的国门口岸,这里各国商贾云集,一派盛世景象。执勤戍边的战士天天感受着祖国的巨变。“为什么不把和平的边关、幸福的边关通过网络告诉全国人民?”指导员井海滨把这想法一说出来,立刻得到全连官兵的响应。

  在南疆军区宣传处干事牟国云的协助下,井指导员和本报记者周猛取得了联系。二十分钟后,记者通过军网成功登录红其拉甫边防连设计的“西陲边关聊天室”,和连队20多名官兵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互动“聊天”。

  记者:首先祝贺你们在共和国55岁生日之际,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

  井指导员:谢谢!你们为我们办报很辛苦,也请转达我们边防战士对解放军报全体编辑、记者的敬意。

  记者:听说红其拉甫边防连组建的时间与共和国同龄,能谈谈55年来连队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井指导员:红其拉甫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就说住房吧,老一辈军人靠着“三峰骆驼一口锅,雪山之巅搭地窝”的精神,在雪域高原扎下了根;现在,我们住上了保暖式砖房,还建起保暖式温棚,四季都能吃上新鲜蔬菜。过去执勤巡逻主要依靠徒步、乘马;现在上级配发了边防执勤巡逻车,坐在车里,既可听音乐,又能吸氧气,还可以通过监控设备观察周围情况,以往半个月的巡逻任务现在两天内即可完成,部分地区还实现了直升机立体巡逻呢!

  记者:你们当中大多数十八九岁就上了帕米尔高原,把青春年华奉献给雪山,你们有没有犹豫过后悔过?

  战士“军刀”:选择来到高原,就意味着选择了吃苦与奉献。当兵的历史磨砺了我们的人生,与同龄人相比,我们有所失更有所得。

  战士“老兵”:红其拉甫是我国最西端的边境口岸,高峰期每天进出口近千吨货物,2003年仅海关税就收了500多万元。这几年,我们亲眼看到红其拉甫从一片荒山,变成繁华的开放口岸。为了边关的和平与安宁,我们吃这点苦、受这点累算不了什么!

  记者:最近连队的生活怎么样?

  战士“军刀”:边防高寒缺氧,还不到十月我们就穿上了毛衣棉袄。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是暖乎乎的,吃饭配有营养餐,睡觉屋里有暖气,执勤巡逻回来再在“氧吧”里快快乐乐吸次氧。边防虽苦,我们心里却甜。每次巡逻走在皑皑的雪峰冰川下,欣赏着美丽的大自然,祖国母亲的亲切感就在心中陡然而升。

  记者:听人说,很多人在高原呆得时间久了,舍不得走下雪山,舍不得走下高原,是真的吗?

  战士“风萧萧”:是的。我们这些戍边人在高原呆久了,往往都不愿下山。说得真诚点,就是对祖国边防的一草一木有了情感。尽管高原寂寞难耐,但真有一天让你走下雪山,你还真的舍不得离开它们。我们连队官兵有个不成文的习惯,每次走下雪山都要在国门界碑旁行个军礼……

  不知不觉间,记者和官兵“聊”了一个多小时。在记者即将退出“聊天室”的时候,井指导员代表全连官兵发来一句祝福:请祖国和人民放心,我们坚决守卫好祖国的一草一木,在雪域边关创造新的辉煌成绩,向祖国母亲生日献礼!

  ●大海之中,蓝天之上,雪山之巅,到处闪跃着共和国将士的身影。国庆前夕,本报记者电话连线过去一年内曾经采访过的西沙守岛部队、广空某飞行团和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官兵,组织了一次特殊的采访。请看———

  大海·蓝天·雪山的对话

  ●本报记者 杜献洲

  □连线:西沙永兴岛

  景色秀丽、风光独特的永兴岛,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最大的一个岛屿。岛上白色的中国海军收复西沙纪念碑和黑色的日本侵占西沙炮楼遗址,静静地诉说着西沙曾经的历史;参天的“将军林”和展品丰富的海军海洋博物馆,寄托着广大官兵对海洋、对西沙的深情。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北部,由34个岛屿与7个浅滩、礁盘组成。岛屿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东面的一群是宣德群岛,西面的一群是永乐群岛。两个群岛的名字,都是为纪念明代航海家郑和,在宣德和永乐年间七下西洋而命名的。

  司令员李新根说:“捍卫蓝色海洋国土的责任很重,我们驻岛水兵不断强化战斗队意识,广泛开展一专多能训练。今天,全岛水兵都能熟练掌握3种以上武器,就连每半年轮换一次的值班军医都成了多面手。但我们并不是孤守海疆,电话中可惜你看不到,在我的身后,一艘执行海上巡逻任务的战舰正劈浪驶来。”他接着说:“大海深处,还有潜艇陪伴我们。”早在1983年5月,我军就组成现代化的海上编队,前往最远的南沙巡逻,并在曾母暗沙抛锚。

  □连线:广空某飞行团

  蓝天如洗,十几架新型战机分波次呼啸着冲向海天。某飞行团团长詹仁民电话中说:“在战机上看南中国海,漂亮极了,海水深的地方是黑蓝色,礁盘周围的海水是浅蓝色,还能看到银色的沙滩。”

  詹团长说话的语气很自信。这种自信给我们一种“安全感”:南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域,战机能飞到的领空,就是安全的领空;能看到的大海,就是安全的领海!加上环绕祖国领土的一个个雷达站,今天的中国,已无“失控”的空疆。

  空疆,是看不见的“边防线”。但是,在蓝天卫士的眼中,它却分外清晰、分外真切。曾有一架环球飞行的民用小飞行器,未按我国指定的航线,超低空、低速进入我领空,这个团的飞行员升空拦截。你来我往,几经“过招”,这架小巧先进的飞行器,无奈地降在一片荒野。与边防、海防相比,空防的领域更大。祖国的领空,都是空疆卫士守护的区域。

  詹仁民说,冷兵器时代,一道长城就能挡住金戈铁马的进攻;到热兵器时代,连滔滔海洋都不能抵挡坚船利炮;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高科技局部战争,都是从天上打响的,蓝天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角斗场”,空军航空兵也会由战争的“配角”成为“主角”。今天,我们守卫和平的使命更重。

  □连线:西藏军区某边防团

  副团长史建伍说:“我们团驻地海拔3200米,虽然驻地海拔不高,但长途巡逻线路都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过去,一到冬季,包括团部在内,所有连队和执勤点都成了雪山孤岛,患病后只有电报会诊。今天,每个连队都安装有卫星电话,还铺有光缆,能传输图像,能对边界实施远程监控。家在内地的官兵家属也能直接往哨卡打电话,官兵更加安心戍边。”

  变化最大的是道路。过去,不少边防连根本没有路,所有物资全靠官兵背。因为道路特别艰险,包括团领导在内,全团官兵的胶鞋都不够穿。长途巡逻就更苦了,官兵们在雪山和密林中穿行,走得满脚是血,经常走掉脚指甲盖,天天靠吃止痛片坚持爬山。原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就牺牲在这个团的巡逻路上。近年来,国家投入大批经费改善边防一线的交通条件,今天,该团各边防连和执勤点都有简易公路,蜿蜒在雪山上的长途巡逻路也开始改善。史副团长最后说:“在西藏边防,有路,领土安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感言:边关走进立体守防时代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古老的戍边人曾在烽火台上艰难地构筑着国家的边关。今天守防,不再单靠一个个孤零零的哨卡,已形成地面、空中、海上立体守防格局,这是20世纪以来我军守防方式的重大变革。一条坚不可摧的边防线,背后一定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漫漫边关的历史变迁,是祖国55年前进步伐的缩影。

  军嫂赴海岛 几多“没想到”

  ●蔡年迟 朱光耀

  对话导读:一年前,一纸命令把陈俨从驻川岛海军某部,调到西沙某部任政委。丈夫工作环境的变化,让妻子李晓蓉多少有些放心不下。国庆前夕,她请假专程赶赴西沙。夫妻相聚天涯,于是便有了下面的对话。

  对话关键词之一:交通

  【话题由来】9月17日下午16时整,一架军用客机轻盈地降落在西沙机场,李晓蓉春风满面地走出机舱。一个小时的短暂旅程,让她感到“太简单”了。

  【对话实录】李晓蓉走下飞机的舷梯时,第一句话便是“我感觉像是在做梦!”

  陈俨接过她的行李说:“看把你美的,不就是坐了一次飞机吗。”

  李晓蓉说:“这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是坐船坐怕了呀!以前上岛看你,哪一次不是坐船?在船上,我吐完食物吐胃液,接着就是吐胆汁、吐血丝。”

  “西沙有了机场,以后你上岛再也不用怕晕船了。”陈俨赶紧接住了妻子的话头。

  对话关键词之二:通信

  【话题由来】李晓蓉上岛第三天,适逢岛上军官陶作明婚礼。面对着新娘子方小娜,35岁的新郎官张口便说:“感谢电话带给我的美满姻缘。”电话?姻缘?“局外人”李晓蓉直听得一头雾水。

  【对话实录】李晓蓉对丈夫说:“还记得你刚调到海岛部队的那阵子,我经常是半年才收到一封信,电话更是想都不敢想……”

  陈俨也动情地说:“是啊,正因为通信不便,所以我们陶参谋今天才娶到媳妇。他几次休假相亲,都因归队后无法和对方及时联系,而功败垂成。”

  “2001年底他认识小方时,恰逢岛上通了程控电话。他有空就揣着几张IP卡泡在电话亭,‘丘比特之箭’漂洋过海,很快就把姑娘的心射中了……”

  “叮铃铃……”说话间李晓蓉的手机突然响了。西沙不仅有了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也在小岛上安了家。儿子的声音清晰地从手机中传来:“妈妈,你在西沙怎么样……”

  对话关键词之三:信息

  【话题由来】一连几天和岛上的官兵接触,李晓蓉感到他们的信息特别灵通,大到国内外重要新闻,小到社会风情时尚,战士们都很熟悉,说起来个个口若悬河……弹丸小岛,远在天涯,何以如此?李晓蓉起初有点不明白。

  【对话实录】电视机前,李晓蓉拿着遥控器轻点按键,荧屏上第1套到28套节目依次出现在她的眼前,画面清晰得一点“雪花”都没有。李晓蓉感慨地对丈夫说:“我记得以前你呆过最好的小岛中,电视机一天到晚只能收一个台,战士们一年到头也只能看一个台。这样不把人看傻才怪!”

  李晓蓉说:“还有哇,前两天你们通信连的指导员还给我做了一个演示,我看见他用一张‘通视信息卡’把信号接入电脑,立即便显示出当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各大报刊的电子版。他把上面的内容下载下来打印多份,大家就可以看到当天的‘报纸’了。”

  陈俨说:“是啊!9月19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当天晚上,我们组织大家学习的文件原文就是这样下载的,这要是在过去,最快也得等两个月。”

  ●曾在西藏边关战斗了18年的林银生,3年前又将儿子林川送到老部队“摔打”。国庆节到了,已在地方工作多年的林银生十分想念儿子,想念魂牵梦绕的部队。于是,他给儿子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讲述过去的事情———

  父忆苦 苦亦甜

  儿子,我是爸爸。每逢佳节倍思亲,国庆节到了,给你写信慰问———辛苦了,节日快乐!请代我向你的首长和战友们问好,转达我这名老西藏边防的美好祝福———祝他们节日快乐!扎西德勒!你来信说你上个月调到前哨班,如愿以偿走上了为祖国放哨站岗、执勤巡逻的第一线,我和你妈甚感欣慰和自豪!

  这几晚我常梦到西藏的山水、哨所和营房,梦到我又重回边关,咱爷俩风雪中骑着骡马一起巡逻。眼下边关的天气转冷了吧,我准备买套“南极人”保暖内衣和热水袋寄给你,这些东西你用得上。爸爸当兵那会儿,每到秋冬季节不得不顶着风雪,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骑着骡马爬上海拔五六千米高的山口关隘巡逻,冻伤、摔伤时有发生。儿子,到东拉山口巡逻一定要小心,那里海拔高、地势险,爸爸当年就掉进过数十米深的冰窟窿,幸亏战友们用皮带和衣服拧成绳子才救我脱险,可我骑的马却摔死了。像这样的死亡之旅我经历过很多,幸好每次都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只是到现在,被冻伤的手指一到冬天就犯疼。

  那时边关的基础设施不好,生活条件较差,住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干打垒”土坯房,种不出绿色食品,养不肥鸡鸭鱼鹅,吃不上鲜肉鲜菜,只能顿顿吃罐头、干菜和冻肉,巡逻全靠干粮、野菜和雪水充饥解渴。由于营养不良,大部分官兵指甲凹陷,头发脱落,十有八九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

  那时我们靠饮溪水为生,水质较差,“一桶溪水半桶沙,军民用水全靠它。洗菜淘米难干净,毛巾背上常沾沙”,这首“打油诗”真实再现了当时的饮水情况。我们洗不上热水澡,看不上电视,更用不上电话。虽然条件艰苦恶劣,但我们以苦为乐,顽强拼搏,忠实履行了雪域卫士的光荣职责,我所带的营多次评上先进,我个人先后荣立了三次三等功。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争取在各方面都超过爸爸。(林银生系西藏军区某边防营原教导员)

  ●父亲的话使林川深受教育、激励和启发,想想过去,看看现在,在父亲曾经站过岗的哨所里,林川也提笔写了一封信,向父亲介绍边防的新景观新气象———

  子话今 今胜昔

  爸爸,首先向您报告两个好消息:部队自行研制的数字化电视监控设备,更新了传统的巡逻模式,现在我们只需坐在哨所里,就可以对防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实时监控;我们自力更生修建的8个蓄水池已经投入使用,不仅使所有边防连队结束了喝泥沙溪水的历史,而且还解决了驻地藏族群众的饮水难题。

  去年,总部给我们西藏军人配发了高原防寒服,厚实暖和,你们不用给我买衣服。我们的哨所取暖设施完善,热水袋我根本用不上。前不久,一位广东籍战士的父亲不远万里来到连队看望儿子,带来了羊皮大衣和“氧立得”,结果啥也派不上用场,只得全部带了回去。我们连队建起了“氧吧”、健身房和娱乐室,感觉不适可以随时吸氧。

  这几年,我们一直摸索高原种养技术,建起了三层半地下温室和保温防病牲畜圈,蔬菜自给率高达95%%,肉食自给率也达到70%%。我们培植出的西瓜和草莓,比内地的甜。连队后勤建设的做法,上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冬季挖下一个坑,春天栽活一棵树”的绿化经验,被《解放军报》刊登。

  部队还给我们将电脑配发进班排,开通了局域网,只需轻点鼠标,足不出户也能洞察世界风云,获知天下大事。爸爸,前不久我还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连队装上了数字地面卫星接收器,能收二十几个台。政治机关为我们订阅了家乡报纸,家乡的发展变化我都知道,您发表在省报上的那篇论文我读了10多遍,现在都会背了。

  爸爸,现在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执勤数字化、学习网络化。我们的营院像花园、宿舍像宾馆。总之,边防的建设一天比一天好,国防力量一天比一天强,你们不用为我操心。不过我想申明一点,你不要给我的首长打招呼,儿子凭的是真才实学,拒绝特殊照顾。最后祝你和妈妈国庆快乐!身体健康!扎西德勒!(林川系西藏军区某边防营士官。两封书信由晏良提供)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