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台海形势> 台湾军力专题 > 正文

人民网:台独动作不断两岸关系到了危险边缘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0:36 人民网

  陈水扁当局在不正常气氛中实现连任几个月来,在推行“台湾正名”、落实“台独时间表”方面小动作不断,不仅干扰到两岸交流的进行,而且把两岸关系推到危险的边缘。两岸关系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停止一切“台独”活动,促进两岸交流是把两岸关系推向前进的关键所在。

  坚持“一中原则”

  “台独”当局上台后,顽固拒绝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坚持“一边一国论”,图谋“一中一台”,已经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危险。对于一个中国原则,陈水扁当局一是篡改,宣称“‘一中’只是中共的可笑政治神话”,“可以把‘一个中国’作为一个议题来对话”,“是未来的问题”,“中共如果要我们再说‘一个中国原则’,就是要将台湾捏死”。二是诬陷,诬称“‘一中’迷思是台海两岸僵局至今无法解开的主因”,“是对台湾现状的改变”,“终极目标与目的是要吞并台湾”。三是拒绝,声称“不可能接受中国提出的‘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的原则,不能以台湾人民无法接受的‘一国两制’来进行对话”。

  对于“九二共识”,陈水扁当局极力否认,声称“所谓的‘九二共识’,迄今亦无定论”,“如果说要有‘共识’,那就是没有共识的共识”,是“虚拟的共识”。为此,陈水扁当局声称“中共的‘九二共识’是‘一个中国’,这台湾不能接受”,“台湾成为地方政府,不只是消灭‘中华民国’,而是‘亡国’”,“要我接受‘九二共识’,一定不可能,我不可能接受”。针对一个中国原则,陈水扁提出了“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的“台独底线”。

  陈水扁当局极力反对一个中国原则,只能说明祖国大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击中了“台独”势力的要害,只能说明陈水扁坚持“台独”的顽固性。陈水扁当局把“搁置一个中国内涵的争议”歪曲成对“九二共识”的争议,把“九二共识”歪曲成大陆方面的片面概括,从反面证明了“92共识”的重要性。“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持这一原则,有利于缩小两岸的政治、心理距离,有利于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主张,有利于祖国大陆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有利于实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历史经验和海峡两岸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推动两岸关系稳定发展。

  停止“台独”活动

  直接伤害两岸关系的,是陈水扁当局的“台独”言行。

  四年多来,陈水扁当局一再宣称不搞“台独”,但他控制“台独”阵营,台联党在体制外,民进党在体制内,全面推进“台独”。

  陈水扁当局一再宣称“不会改变‘国号’”,但他强行推行“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和“台湾正名”,甚至声称“‘国号’最好的简称是‘台湾’”,作为实现“台独”的捷径,以弱化中华文化的影响,改变台湾同胞心中的“大中国意识”。

  陈水扁当局一再宣称,“不会将‘两国论入宪’”,但是“台湾,中国,一边一国”是陈水扁长期宣扬的观点,在他的煽动下,已经成为“台独”理论和民进党纲领的政治基础。

  陈水扁当局一再宣称“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但他一直在把“通过公民投票方式实现分裂中国的图谋”由理论向实践推展。2004年3月20日,第一次“公投”举行,两项议题在遭到选民否决后,开始启动“公投入宪”和“台独制宪”,加紧落实“台独时间表”。

  陈水扁当局一再宣称“没有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问题”,但问题是“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早已被束之高阁,名存实亡。

  如今,“四不一没有”已经被陈水扁条条违反,句句推翻,字字抛弃。与此同时,陈水扁当局公然挑衅说,“要清楚告诉国人,不要把敌国当作祖国,不要对中国大陆心存任何幻想”。煽动仇视大陆、“对抗中国”成为陈水扁推进“台独”、巩固“台独”阵营、撕裂族群、打压泛蓝的基本手法。

  任何“台独”举措都是对两岸关系的直接伤害。两岸政治僵局没有缓解、两岸政治商谈无法启动、两岸“三通”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所在,是陈水扁当局全面推进“渐进式台独”和加紧落实“台独时间表”的“台独”举措。“5·17声明”指出:“未来四年,无论什么人在台湾当权,只要他们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摒弃‘台独’主张,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关系即可展现和平稳定发展的光明前景”。

  促进两岸交流

  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是祖国大陆的一贯主张,也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八项主张”和“四点意见”的基本内容。对于陈水扁当局连任后的两岸关系和两岸交流,“5·17声明”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前提下,提出了七点主张。关于如何打破两岸政治僵局,重申要“正式结束敌对状态”,提议“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妥善解决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问题”,以共同构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关于如何发展两岸交流,提议“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建立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安排”和“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各种交流”。“七点主张”展现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光明前景。

  发展两岸关系和推动两岸交流的主要阻力来自于陈水扁当局,4年多来,民进党大陆政策呈现倒退和紧缩状态。针对李登辉于1996年9月提出的“戒急用忍”政策,面对工商界的强烈反对,2001年11月7日“松绑戒急用忍方案”出台,但是方案制订了种种审查、动态调节、风险评估、“安全防卫”等机制,强调“有效管理”,正如媒体所说是“没有戒急用忍的戒急用忍”。

  2003年10月9日,台“立法院”三读通过“两岸关系条例修正案”,虽说被称为“10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从技术层面上为台当局适应两岸交流迈出一步,但“修正案”提出“委托”和“复委托”的政治协商机制,是为了加紧对两岸商谈的控制;“陆资”进岛、“承认学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完成“立法”的门槛又多又高;两岸“直航”的具体评估要到18个月后才能出台;大陆配偶的处境也没有大的好转。2002年5月1日,台“行政院”通过第二阶段开放大陆人民来台观光案,但业界千呼万唤的开放大陆民众到台湾旅游没有结果。至于类似于限制对台学者访台、禁止大陆婚介广告、抓“共谍”等破坏两岸关系的小动作更是不断。因此,两岸关系要想正常发展,必须取消限制两岸交流的种种人为障碍。

  推动全面“三通”

  两岸“三不通”是台湾当局政治上阻挠的结果,但从经济上、效率上、程序上给两岸交流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难,严重影响今后两岸交流质的提升和量的增加。25年两岸交流的经验说明,发展两岸关系需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的“通商通邮通航”。

  两岸全面“三通”自提出至今已有25年,期间经过两岸同胞的努力,先后确定了“台港航约谈判模式”,实现了两岸注定轮船运输公司在马尾和厦门与高雄之间的试点直航、港澳航空公司改换航班号和一机一票到底飞行、福建沿海的海上航行、“春节包机”等间接和部分直航。这些两岸通航上取得的部分成果,只能让人们深思,为何作用更大、效益更好的“三通”至今未实现?

  4年来,民进党当局先后提出“两岸直航三阶段说”、“两岸直航评估报告”、“两岸货运便捷化计划”等方案,本质是拒绝“直航”,维持单向、间接、畸形的交流现状。因为两岸全面“三通”,需要政治上确立两岸“三通”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取消关于两岸交流的人为障碍,制度上建立高效运营机制,技术上提供简单便利的运输方式,经济上做到双向、互惠和互利。另有政治图谋的民进党当局,暗中笑纳每年两岸经贸带来的高达300多亿美元的顺差,公开提出种种理由反对“三通”。一是反对把“三通”作为“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宣扬“三通”对台湾的“政治、军事、国防威胁”,诬称大陆可能利用“直航”实施对台攻击。二是诬称“三通”是“掏空台湾”、造成台湾“经济黑洞”,“三通”不是台湾经济的万灵丹。三是维持“三不通”,以继续维持台湾方面获得绝对经贸顺差、台湾单向投资和赢利的不合理现状。同时,用以隔绝和斩断两岸同胞情,防止出现他们所认为的两岸经贸和交流、特别是“三通”带来的“拉近国人对于两岸的‘心理上的距离’,冲击民众的国家认同”问题。总之,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告诉两岸中国人,“三通”不通,两岸关系难有大的发展。

  尊重主流民意

  陈水扁当局下一步要实施的“公投入宪”、“台独制宪”,正在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面对这一现实,从“求和平”论,两岸中国人从陈水扁落实“台独时间表”的挑衅中,意识到了“台独”挑起战争的威胁。从“求安定”论,稳定的两岸关系和正常的两岸交流,成为帮助台湾同胞进行心理调适的重要因素,成为帮助台湾社会提高信心指数的调节杠杆,必然带来民众心态的正常、社会秩序的稳定。从“求发展”论,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不仅带来两岸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环境、民众心态的正常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5年来两岸贸易总额为3262亿美元,台湾方面的顺差是2209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6万家、实际使用金额360多亿美元,每年纯收益达到150亿美元左右。两岸经贸成果最符合“求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台湾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求和平求安定”所必需的经济基础。

  从目前两岸关系状况看,无法满足“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良好愿望。第一方面是两岸交流本身存在的问题,两岸交流规模很大但主要是民间行为缺乏有效机制,交流自发扩及众多领域但缺乏政策保证,交流是在政治对立的状况下进行极易被人“政治化”,经贸活动中的单向交流违反经济规律,这些都影响两岸关系的发展。第二方面是民进党当局利用公共权力阻挠两岸交流,利用“台独”干扰两岸交流,加剧两岸交流的“对立性、单向性、波动性和脆弱性”等问题。因此,从“求和平”的高度,两岸应该排除任何可能导致两岸紧张的因素,停止任何危及两岸关系和交流发展的“台独”行为;从“求安定”的高度,两岸应该考虑按照一个国家内部事务的原则,建立两岸交流的稳定机制;从“求发展”的高度,两岸应该按照经济规律,经济的事按经济的方式办,促进两岸的共同提高。

  发展两岸关系和各项交流,符合台湾同胞的利益,符合台湾社会的呼声,符合台湾经济的需求,这是祖国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目的和根本所在,也是两岸关系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力。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刘红

  相关专题:台湾军力专题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