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军事评论:协调好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变革的关系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8日 08:51 解放军报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新世纪我军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是确保我军在未来战争中打得赢的两大重要支柱,二者是联系的、互动的和一体的。我们要以变革的精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探索军事变革的“中国特色”,以科学指导使二者协调发展。

  注意近期安全需求与长期安全需求的统一

  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变革的关系,从哲学层面上理解,实质上是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问题;从国家安全战略上审视,则是近期安全需求与长期安全需求的关系问题。如何求得二者的协调与平衡,是世界新军事变革中各个国家军队需要回答的共同课题。国家安全需求,建立在对国家安全环境的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估基础上,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随着国家战略利益重心的调整而调整。

  国家安全需求分为近期安全需求与长期安全需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近期安全需求具有现实性,长期安全需求具有潜在性。军事斗争准备主要着眼近期的、现实的、紧迫的安全需求,要求武装力量必须具备随时能够应付突发的战事,随时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必须保持足够的“能战度”和可使用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战争是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发生的,而军事变革的目标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较长的过程。就是说,军事变革主要着眼于长远的、未来的安全需要,推动军队建设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大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确保打赢未来的战争,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推进军事变革,需要持之以恒、连续不断的探索与试验,需要进行技术、理论和军队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尤其在军队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十分注意防止军队作战能力的“转换期”变为“间歇期”,既不因为当前而失去长远,也不为了长远而忽视当前。

  国家近期安全需求与长期安全需求的辩证关系,表现为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变革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是推进军事变革的基础和保证。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长远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就是“空中楼阁 ”,就难以经住战火的考验。军事变革的完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军队如果不做好随时应付各种战事的能力,军事变革本身就失去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美军的转型路线,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使美军在转型过程中同样具备打赢各种战争的能力。我们应当把军事变革建立在“确保打赢”的基础上,不能为追求超前的目标而放松现实的军事斗争准备。二,军事变革规定了军事斗争准备的方向,赋予了军事斗争准备新的手段和方法。抛开长远发展大计,只考虑现实需要,将会因“鼠目寸光”使现实准备与后续发展不一致,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大计和发展方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军历经10 年,耗资60亿法郎建成的390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在应对德军的“闪击战”时,不到6个星期就土崩瓦解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对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洞察不够,没有看到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变化,不注意运用军事变革催生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手段、新方法,做好打机械化战争的准备,热衷于搞过时的“阵地加铁丝网”的旧式防御。三,军事斗争准备为军事变革提供了检验的实践和空间。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赢得战争胜利。推进军事变革,如果离开了国情军情,离开了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和需求,就会陷入为了变革而变革的盲目发展的怪圈。应当看到,在军事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只有联系军事斗争准备,才能确保军事变革与现实条件接轨,推动军事变革成果及时转化为战斗力。

  m尽管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变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在前进方向上,都瞄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把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当搞好系统设计和科学指导,切实把军事斗争准备与军事变革统一起来,确保当前的需要与后续的发展相一致,现实的准备与长远的建设相一致。

  以变革的精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军事斗争准备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人没有真正的和平时期,只有战争时期和准备战争时期。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军事斗争准备,只不过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安全环境不同,准备的任务、重点、内容和方式不同而已。

  由于军事斗争准备是一个常讲常做的话题,因而,人们容易用老眼光、老思维去筹划,容易沿着老路子,用老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人类社会在发展中,存在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即一个社会系统形成后,在实际运行中将不断地自我强化,形成了一种深入人们精神世界并令人难以抗拒的“惯性力” ,以致后来人们改变它的种种尝试,都难以摆脱原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滚滚的形势下,抓军事斗争准备,必须着眼战争的新发展和时代特点,用变革的精神打造新战力。

  美国《国防部转型计划指南》确定的三大转型战略,第一条便是实行“军事文化转型”。军事文化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更新思维方式。美军的领导人曾打过一个比方,如果把一支当代最先进的M-16步枪交给中世纪的骑士,他肯定想不到用来射击敌人,只知道用枪托去肉搏格斗。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摆脱旧观念、方法、体制的束缚,瞄准明天的战争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

  以变革的精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让思维率先沐浴信息时代的“春风”,以超前的眼光审视未来战争,以系统思想思考未来作战,树立起信息化战争的胜负观、时空观、谋略观、耗损观等;不断学习信息知识,不断强化信息意识,不断提高信息能力;切实把信息力作为战斗力构成的主导要素,在提高信息战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切实从胜利之师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中走出来,直面信息化战争的考验;切实坚持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审视部队战备、训练、管理、基层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兴创新之风,着力建设学习型军营,以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抓好军事斗争实质性准备的落实;切实着眼发展,提高建设起点和标准,使军事结构改革与信息化建设统一起来,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加速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并从作战需要出发,对机械化平台进行合理选择;切实坚持作战牵引,注重将军事变革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中,提高军事斗争准备的质量。

  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探索变革的特色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也绝不能照抄外军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对于外军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也不能简单地拿来,而应结合我军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军队现代化建设之路。必须看到,推进当代中国军事变革,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盲目效仿绝对行不通,必须紧密结合国情军情,必须有中国特色。

  那么,中国特色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探索特色?回答这一问题,仅从理论上探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军事斗争准备的伟大实践之中去发现、去创新。美军从全球扩张战略出发,走的是一条在战争中探索变革,在实战中检验军事变革成果的道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先后主导发动了海湾、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等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检验了他们的作战理论的可行性与新型武器装备的战斗效能,促进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我军立足于国家和平崛起的战略思想,是以创造和平为使命,不可能像美军那样,以发动战争来检验和发展新型武器装备、创新作战理论及作战样式,我们只能在平时扎实的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探索变革的特色。战争中有这样一条法则,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不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越适应战场需要越好。2002年,美国军方中止了已耗资数十亿美元的“十字军战士”火炮计划,将原计划购买480门“十字军战士”榴弹炮的90亿美元经费,转向加速研制精确制导弹药。中止该项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十字军战士”火炮虽然火力强大,但机动性、灵活性比较差,适合打机械化战争。今年3月,美国五角大楼宣布取消拟投资380亿美元的“科曼奇”隐形直升机研发计划,将146亿美元研制经费转向增购796架“黑鹰”直升机和研发购买新型无人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曼奇”是过去为了与前苏联和华约国家军队作战的产物,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需要。“科曼奇”与“十字军战士”计划,曾被看作“明日之星”,但均由于在作战需求方面考虑不足而中途夭折。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离开军事斗争准备实践,军事变革很难发现需求,很难把需求和任务具体化,很难建立起指导变革的知识体系;离开军事斗争准备实践,即使有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也未必就适合作战需要,未必能充分发挥效能,未必能赢得作战胜利。

  军事变革的特色,正是由于不同的作战任务、作战环境提出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国家安全环境复杂,未来战争的作战目的、作战任务、作战需求、作战环境和作战方式趋于多样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军事变革,不能只产生出一个作战模式,我们的军事力量不能只学会打一种样式的战争,只适应于在一种环境中生存,必须具备多能化、一体化的整体作战能力。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探索变革的特色,必须把长远的变革目标与当前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细化需求,细化目标,保证变革部署既超前设计,又稳步推进;做到试验一点,成熟一点,改造一点,实现滚动式发展。不断将变革的“活力因子 ”融入到战争准备之中,使变革的思想成为开展军事斗争准备工作的精神动力,使变革的举措成为推动军事斗争准备落实的有效手段,使变革的成果成为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