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我驻伊使馆复馆小组乱世毫发无损 武警创造奇迹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 12:56 法制日报

  伊拉克巴格达,这片曾孕育过灿烂人类文明的土地,今天正充斥着绑架、抢劫、爆炸……灾难,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正是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危机四伏的国度,中国人民武警6位勇士就像6根坚强的柱石,为中国驻伊使馆复馆小组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

  从2月17日至今的时间里,复馆小组的7名工作人员毫发未损,安然无恙,创造了中国警卫史上又一个奇迹。

  优中优勇士聚首

  2月17日,北京时间零时30分,6位武警官兵护送复馆小组工作人员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入住曼苏尔饭店。随行的武警官兵都是经过武警总部相当的严格程序,从众多素质全面的武警特种作战分队队员中挑选出来的。他们是:经验丰富的席栓柱、英勇果敢的李亚光、百步穿杨的苏军、飞檐走壁的丁秀国、机智勇敢的王志刚、防暴排险的武好。

  出发前,为了让这些千挑万选的精英们确实能挑起大梁,执行任务中能够独当一面,在警卫组长席栓柱的带领下,从专题教育到专项训练,从掌握武器装备到筹备生活物资,他们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安排;对执行任务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情况做到了设想周全、心中有底。从2003年9月开始,警卫小组就进入了“战备”状态,断绝了与外界的接触,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他们特邀外事人员到部队授课,掌握了很多关于伊拉克的风土人情和驻外警卫工作常识。围绕开进途中、馆舍驻守,警卫小组设想了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并结合武器装备进行了实战演练。

  入住饭店后,6名官兵马上对饭店的内部环境和周边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各楼层的房间、电梯做了一一检查,认真了解。

  这次的警卫任务无章可循,无经验可考。为此,他们制定了详尽的安全措施和预案,草拟了《驻外使馆警卫勤务实施细则》,为今后扩大开展驻外机构警卫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6个人成立了党小组、“三互”小组;席栓柱每周还组织大家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汇报思想和进行工作讲评;为了加强管理,他们还制定了“宿舍十不准”、“餐厅八不准”等规章制度;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们还主动承担打扫卫生、理发、搬运杂物等日常事务,被使馆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全能警卫”。

  为了让自己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他们还经常组织各种活动。今年“八一”建军节那天清晨,席栓柱等6位武警勇士站在使馆院内鲜艳的五星红旗下,郑重地举起右手向国旗庄严宣誓:“我是中国人民武警战士,我宣誓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背叛祖国、背叛人民,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的卫士!”

  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次,席栓柱和战友护送孙必干代办外出,在巴格达大学附近遭遇枪战。现场距孙代办的车只有三十来米。席栓柱冷静观察局势,迅速作出让司机加速通过的决定。汽车飞驰而过,枪声越来越远,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6月17日,巴格达一个新兵征募站发生自杀式爆炸。当孙必干代办所乘的汽车通过那里时,爆炸才发生几分钟,伊拉克警方和美军还没来得及控制现场。为了安全起见,席栓柱建议司机绕过附近的一座立交桥。当他们从桥上望去,爆炸现场血肉模糊,令人不寒而栗。

  宣布伊拉克临时政府组成人员名单的那天是6月1日,孙必干代办应邀出席仪式。李亚光和苏军两人护送孙代办进入仪式现场,武好在外面的汽车上留守。中午12时20分左右,忽然汽车右侧100米处发生了爆炸,整个汽车和外交部大楼都摇晃起来。一片混乱中,李亚光和苏军立即把孙代办夹在中间,而等候在车里的武好也立即掩护好另一名工作人员。

  这次爆炸当场炸死15人。

  一次,在车队开进途中,距车队不到二百米的地方突然发生爆炸,6名警卫人员没有丝毫犹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各自的位置,还没等工作人员回过神来,他们已用自己的身体将使馆工作人员和车辆围得风雨不透,如铜墙铁壁一般。这次虽然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但警卫人员敏捷的身手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赞叹不已。

  捧把土不忘重托

  在伊拉克的日日夜夜,6位武警勇士对离开祖国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他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难忘的一刻。

  2月6日上午9时30分,武警部队参谋长霍毅中将、副参谋长兼北京总队总队长杨德安少将,代表武警总部首长和全武警部队官兵,专程为6位即将远行的勇士饯行。“你们代表的是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辱使命,心怀祖国,报效祖国。相信你们一定会完成任务,凯旋而归!”

  再过几分钟就要登车了。席栓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与支队长刘会成相拥在一起。那一刻,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让我再看你一眼:祖国,军营,战友,亲人!6位官兵一起跑向曾经操练过的训练场,从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杯,轻轻捧起一把黄土,慢慢放进杯中,再小心翼翼地揣到怀里,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操场。士官苏军眼含着热泪,动情地说:“我们要把它带在身上,等到了伊拉克,这可就是真正的祖国土了。”多么质朴的话语!然而,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祖国土”,是祖国人民的重托、部队首长的期望、家乡亲人的祝福。

  盼电话亲情如山

  从席栓柱离开家的第一个电话开始,妻子刘金萍记录着每一个电话。“在莫斯科打了两个,刚到约旦时有4天没来电话,我吓坏了。后来终于电话来了,说在约旦打电话不方便,我才放了心。到巴格达后他们发了手机,现在经常打电话回家。”如今,在妻子刘金萍的生活里又多了一项内容———“盼电话”。夫妻俩已经形成了默契,每当丈夫的来电时间就要到了的时候,妻子肯定会坐在话机旁。如果丈夫哪一次失约,听不到丈夫的声音,刘金萍的心里总感到没有着落。丈夫的电话已经成了她的“定心丸”。

  “盼电话”同样也是李亚光远在河南的老母亲的生活内容。两天听不到儿子的声音,老人就很着急。为了让母亲放心,李亚光回回都告诉老人他一切都好,只是想吃母亲亲手下的面条。每每听到这里,老人还是忍不住地哭出声来。现在,这些警卫人员的亲人也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每到有伊拉克的消息时,他们都相当关注,周围的同事和邻居也会主动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他们。

  来电话的不只是官兵们的亲人们,还有祖国的亲人。2月13日,约旦时间上午10时,首都北京。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与驻伊使馆复馆小组成员通电话。通话期间,李部长专门要与负责警卫的席栓柱讲话。“席团长,你好!我也当过兵,但我最高当过炊事班长。”李部长风趣的开场白让每个人的心情都放松了下来。紧接着,席栓柱代表6名警卫人员向部长表示:“我们一定会在工作中确保小组成员的安全,坚决服从指挥,坚决完成任务,严守纪律。”

  接下来,李部长一口气叫出了7名工作人员和6位警卫人员的名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好好向你们学习!我们心里一直在惦念你们,想着你们。祝大家身体健康,顺利完成任务!”话音未落,电话这头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为工作入乡随俗

  让警卫唤醒惊讶和兴奋的是,在巴格达居然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这给他们平日里的生活增添了一点色彩。因为除此以外,电视里大多是阿拉伯语的节目,可供他们看的节目很少。与电视相比,饮食才是他们到达巴格达后遇到的更大的问题。

  大都来自中国北方的他们,吃惯了蔬菜和面食,对当地的饭菜很不习惯。尤其在巴格达,蔬菜种类单调,除了黄瓜和西红柿外,可供他们吃的蔬菜很少。

  来自山东德州的苏军爱吃面条是出了名的。在国内,有一次吃炒面,他一个人就“消灭”了5大碗,创下了全队纪录。可来到巴格达后,成天的牛羊肉令苏军很不习惯,但他却说:“饮食慢慢就会习惯的,我们是来保卫使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不是来享福的,这点苦不算啥。”席栓柱是河南人,对面条也是情有独钟。虽然他现在已适应了以牛羊肉为主的伊拉克伙食,但从他的言谈话语中还是流露出对面条的“向往”。“前几天,有人从约旦带了些挂面回来,吃的时候香极了,那才叫幸福呢!”

  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不是很多,包括大使馆人员、新华社记者、几家公司驻伊人员和零星的几个商人,总共不过四五十人。虽然伊拉克的老百姓对中国人很友好,但出于安全的考虑,队里规定警卫人员不能单独上街或逛商店。

  为更好地执行任务,便于同当地老百姓交流,官兵们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奋开始学阿拉伯语,现在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王志刚是甘肃人,口音比较重,学习阿语比较吃力。为了加快学习速度,他用汉语拼音把阿语翻译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背记,现在他的阿语水平提高很快。

  官兵们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向外交官学习外交礼节,了解掌握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每次外出执行任务,为了表明自己是中国人,他们都要佩戴国旗徽章,而且每个人都会说一句最基本的阿拉伯语:“我是中国人。”每当伊拉克的老百姓听到这话时,就会竖起大拇指,用阿语向官兵们问好祝福。

  受委托遥祝平安

  8月中旬,笔者分别通过电话方式,与6位警卫官兵的家人取得了联系。那天,席栓柱家里接电话的是他的女儿倩倩,当得知我们是父亲单位的同事时,小倩倩非常激动地说:“我为爸爸‘养’了一只电子宠物猫,“我要在爸爸回来时把这只猫当作礼物送给他。叔叔,有机会你替我告诉爸爸,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让他不要为妈妈担心,我会照顾好妈妈的。”

  李亚光家接电话的是在河南省驻马店第一高级中学当老师的姐姐李卫芳。李卫芳说:“亚光前几天刚给家里来过电话,说在那儿一切都好,不要让家里惦念。”从李卫芳那里,我们还得知,当初部队通知李亚光参加赴伊任务时,他刚休了一半的假。接到电话的当晚,他就向父母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尽职的决心,两位老人拗不过他,同意了儿子的决定。第二天一大早,李亚光便登上回京的火车。这位朴实的中学教师非常直率,她说,自己虽然心里不愿让弟弟到那个兵荒马乱的地方去,“但谁让亚光是中国武警呢,真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他是不会退缩的。”

  电话的另一头,丁秀国的母亲董桂兰一开口就能听出她是一位朴实憨厚的农村妇女。“秀国是个好孩子,我和他在村里当民办教师的爹都以他为荣。你转告他要好好干,为国争光。”丁秀国的母亲正说着,就听到电话那边好像多了一个人。“我是秀国的父亲丁镇瑞。秀国当兵五年了,一直都在特警队,我们全家和村里的乡亲都为这孩子骄傲。他去伊拉克,亲戚朋友对他赞不绝口,夸这孩子有出息。”

  也许是一种巧合,王志刚、武好、苏军家接电话的都是父亲。从电话里可以听出,这三位老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当问起家中有什么困难需要部队解决时,三位父亲的回答让人感动。王志刚的父亲王有本说:“我们都是普通的农民,种好自己的地,靠力气吃饭,没啥困难。”武好的父亲武金牛说:“部队培养教育了我儿子武好,感谢部队还来不及呢,咋还给部队添麻烦呢?”苏军的父亲苏传宝说:“没啥,日子过得挺好的,请部队首长别惦记。只要苏军好好的,我们吃点苦没啥。”

  诚然,在家人的眼里,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都是顶天立地的柱石,是他们为妻儿老小撑起了一片宁静的天空。今天,这些坚强的柱石又屹立在那个饱受战乱摧残的土地上,担负起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拉克使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神圣使命,是他们让充满阴霾的巴格达又多了一处安全之所。

  几天前,我们和这6名官兵通了电话,给他们送去了家人的嘱托。他们听后,除去表达了绝不辜负亲人的期望之意外,还特别深情地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再过几天,就是祖国55周岁的生日了,我们非常想念祖国———家。特别是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通过贵报向祖国人民问好。你们放心吧,我们会努力工作的。在这里,真诚地祝福祖国繁荣强盛!”尹长兵 张向东 李曙东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