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军营特写:一位兵妈妈的军营情结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07:38 解放军报

  苗玉江 武天禄

  56岁的杜金芬是河南省社旗县晋庄镇人。那年,杜金芬将唯一的儿子刘荣东送到了军营。儿子入伍不到一年就当了班长,还成为党员发展对象。正在儿子快速进步之际,却在一次意外中不幸亡故。杜金芬肝肠寸断,可她向部队领导提出的唯一要求出人预料:“儿子不在了,兵役任务我完成!”她要以自己的行动继续为国防作贡献。在她一再要求下,身体
孱弱的她坚持把全连战士的被褥拆洗了一遍才离去。临行,感动得战士们挥泪齐呼:“杜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每次为连队邮包裹时是她最快乐的时刻

  回家不久,几十封军营慰问信雪片般飞来。杜金芬把门前的光荣牌擦了又擦告诉家人:咱要对得起这块牌子,我要履行“服兵役”的诺言。她的心一刻也没离开儿子生前的部队。平时,她除了田间劳作、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外,总不忘经常写信帮干部做战士思想工作,联谊家长教育孩子安心服役。那年“八一”前夕,杜金芬为全连每人赶做一双鞋垫寄到连队;初冬时节,她将亲手织的一大包“慈母毛衣”寄给身体弱的战士;寒冬,部队突击一个筑桥工程,她担心孩子们的手冻着、磨破,日夜赶织了100多双厚实的手套寄到连队。为了经常为官兵织手套,她干脆用积蓄买了一台手套编织机,而每次为连队邮包裹时是她最快乐的时刻。

  1998年夏天,杜金芬从电视上看到儿子原部队开赴抗洪前线,立即买来一批生活用品,以一个军人母亲的名义送往救灾捐赠办公室……

  一番话使一个打击计划变成一纸诉状

  多年来,连队干部、战士包括退伍官兵的情况资料都深藏在杜妈妈的心中,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都会反馈到她那里,她那母亲般的关爱就会跟到哪里。

  2000年秋,山东籍退伍战士任铁军给杜金芬写信倾吐苦恼:他退伍回家后办了一个企业,生意红火引起一个地痞的眼红,经常前来捣乱,搅得客户不敢联系业务,他想找人“收拾”一下该地痞。杜金芬立即意识到可能会发生什么,当天就给任铁军发去一封“法律无情,冷静处置”的加急电报,第二天又匆匆登上去山东的列车。来到任家,正赶上哥们几个紧锣密鼓地策划一个打击行动。经杜妈妈耐心教育,一个打击计划变成了一纸法律诉讼状,把那个违法地痞推上了被告席并赢得了官司。

  做了好事却功记军营

  杜金芬的事迹被当作爱国拥军教材在部队广泛传播,1997年,她被部队聘为“名誉指导员”。杜金芬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她从来不借此为自己捞丁点好处。

  一次,部队安排几名探家的战士帮助杜金芬收割麦子,杜金芬却把他们分派到别的军属家收麦,而食宿则仍由自己安排。1996年,杜金芬收到部队一笔捐款。她说:“儿子们的辛苦钱娘要好好花!”结果她用这笔钱请来工程队,在村里打了一口井,解决了数百口人吃水难的问题;接着在麦田集中的地方打了三眼井,买来抽水设备,让全村一户户地抽水浇地。然后,她又请人特制了几块水泥碑竖在井边,刻着“某某部队爱民井”几个大字。去年底,现任连长姚学义带着1000元连队捐款来慰问杜金芬一家。杜金芬给村中孤寡老人各做了一身新棉衣,又将余款加上自己补贴的几百元共1000元送给久病不愈家庭极度困难的退伍军人宋言,并鼓励宋言说:“是部队官兵让我转送的治病捐款!”

  杜金芬处处行善举却功记军营。当一封封感谢信飞到部队时,官兵们才明白是杜金芬在为他们讴歌扬名。战士们自发联名写信由衷赞道:“您把对儿子的爱全部倾注到我们身上,我们为有您这样的兵妈妈而自豪……”(中国国防报2004年09月23日第4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