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军事新闻 > 正文

北海舰队某部卫生处处长刘春华——年轻的海难救护天使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8日 07:28 解放军报

  刘春华在和专家们讨论着试验计划。刘玉广摄

  刘玉广

  刘玉广

  人类航海史上,曾有无数生命因遭遇风暴或事故长眠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海难救护,也就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人类的未来,海洋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而海难救护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北海舰队某部卫生处处长刘春华,就是一位为这项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年轻女性。创新无界限

  刘春华至今不能忘记,数年前她亲眼目睹了发生在烟台近海的“大舜”号客船特大海难事故。

  “那么多人民群众被大海无情地吞噬,却只能看着无能为力,想起来就真的特别恨自己!”那次救护任务完成后,刘春华就始终想做点什么,研究和解决大风浪条件下的海上伤员捞救、换乘和后送难题,以此来告慰那些牺牲者。但当她开始付诸实施时,却因为这不是她的工作范围受到了不少的阻力。

  思来想去,一幅画面在刘春华的心里渐渐成形:滔天大浪中,遇难船只在即将沉没之前,船上的遇险人员一个个进入换乘舱之中,被投入大海。救护的船只用钢索把换乘舱拉过来,遇难人员被一一安全救起……能不能搞个“伤员换乘舱”呢?渔船便于实施捞救,能不能把渔船改装成救护艇呢?

  方案一提出,如同一石激水。对此,有人认为是异想天开,也有人直接劝她放弃,说这种研究将遇到的困难是她这个外行人难以想象的。况且,刘春华又不是专职科研人员,卫生处也不是科研部门。

  但刘春华却不认这个“理”,她说科学没有国界,创新同样也没有界限。不试试,怎么就知道自己不行呢?很快,她一气呵成了《11·24海难落水人员捞救启示》的论文。在论文中,她大胆提出了研制“海上伤员换乘舱”和“渔船改装救护艇”的设想。青春不认输

  从设想到现实,是从无到有的跨越。她常常去请教专家并一起动脑动手,失败了,再来,再失败,还来。但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连续3个“换乘舱”没有成功,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经费也花去了一多半。这时,刘春华又听到了一个消息,某科研单位对类似的项目已经研制了多年,但至今还没有成功。

  但刘春华仍不服输,她很快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艰难攻关。对于海上伤员换乘来说,如何让伤员在大风浪中始终保持平稳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为了保证试验万无一失,刘春华把自己当伤员,一次又一次往换乘舱里钻,任自己在风浪里飘荡。就在海上试验的前一天,她不放心,又一次钻进换乘舱,不想出来时额头撞了一颗钉子,血流不止。但她在试验现场贴上几片“创可贴”,又埋头继续干。

  为了研制“渔船加改装救护艇”,2003年3月初,刘春华因过度劳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一个月坐不起来、下不了床。她就让助理员到科研一线去“督阵”,然后每天到医院向她介绍进展情况。在协调船只的关键时刻,刘春华说什么也躺不下去了,就请人把自己抬到车上和船上。改装渔船所在大队的大队长杨国臣和官兵们被感动了:“就冲你这拼命劲儿,让我们干什么都成。”

  靠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课题研究的一个个关卡被她倔强地冲破,终于在去年冬天获得了初步成功。超越无极限

  在进行海难救护研究的这段时间,刘春华任凭任务有多重,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她先后在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进行了6年的进修学习,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

  知识,升华了刘春华的追求目标。在职务一次又一次变动,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她结合工作,研制成功了专门治疗哮喘病的药物“安喘2号注射液”。她带着自己的成果,参加了全国青年科技发明大奖赛展览会时,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同时,她还完成了30多篇科研论文,其中10余篇在学术期刊上刊登;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她主编了近20万字的《家庭用药不良反应与处理》一书……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奋斗中,刘春华给战友们带来了惊喜,她自身的素质也在不断增强。像在对海难救护的研究中,虽然只有两项课题,但涉及航海、物理、气象等几十门学科。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几年下来,她虽然不是门门通和样样懂,但知识面之广和满口的内行话已令人起敬。

  就这样,这些年来刘春华获得的荣誉已经很多,但她仍然在不断地挑战极限、超越极限。(解放军报 2004年09月18日 第3版)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