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 甲午海祭 > 正文

黄培熙:邓世昌的得力助手—黄乃模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6日 22:00 舰船知识网络版

  黄乃模(1863-1894)号蔼山,福建闽清县人。出身贫穷农家。童年随父兄务农,兼习木工。后入福州基督教英华书院。清光绪七年(1881)进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第一班,十年(1884)十月以优等成绩毕业,深受李鸿章器重。随上萨镇冰为管带的“康济”练船实习风涛沙线。旋调“致远”舰任千总舢板三副。光绪十二年同邓世昌随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赴英接舰回国,升二副。光绪十九年(1893)李鸿章奏请升补该舰鱼雷大副。二十年(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战中,黄爱自己模得力协助邓世昌驾驶“致远”舰鏖战日本联合舰队,及至弹尽舰伤,邓世昌下令全速撞沉日舰“吉野”,不幸中鱼雷沉没。全舰252名官兵同邓世昌一起英勇殉国。这时,黄乃模年仅31岁。

   黄乃模(1863—1894),号蔼山,①清同治二年二月初七丑时(公元1863年3月25日3时)②出生于闽清县六都湖峰(今坂东镇湖头村)累世务农之家。世祖本居河南光州固始县。唐朝末年,始祖黄敦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定居梅溪凤栖山,结庐垦田,繁衍后代。祖父黄章绥,为人厚道,“以农起家,乡里称为长者”③。

  黄乃模的父亲黄庆波,是个木匠,农忙时兼做农活。母亲林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村家庭妇女,乃模7岁那年,便撒手人寰。3位叔叔:二叔庆济;三叔庆涵,四叔庆汉都以种田为业,均未成家。

  黄乃模兄弟4人,一个姐姐。长兄黄乃裳(1849—1924)后来成为戊戌维新志士,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民主革命者,孙中山先生的高等顾问。二哥乃英(1859—1892)马尾船政后学堂毕业。乃模排行第三。四弟乃穆。

  乃模童年时代,家境清寒,经常跟随父亲学木匠手艺。农忙季节跟着三位叔叔干农活。比他年长14岁的长兄乃裳,十五、六岁就去邻县永泰、尤溪为人插秧、割稻谋生。后来乃模也跟着去,尝尽人间苦难。据《绂丞(黄乃裳,字绂丞)手记》载:清光绪八年(1882)他家的农具、用具总数如下:

  大板(大号锄头)4把 企耙 1付

  半板(中号锄头)2把 秧船 3只

  山锄 3把 棕蓑 2领

  草耙 4把 粪箕 2担

  埂刀 2把 谷斛 2口

  犁头 2只 谷筛 1只

  四齿耙 1把 稻椅 1只

  镰刀 4把 稻禀 1张

  筣历(箥箩) 17个 风先(扬谷器)1只

  犁碗 1个 箂 5担 ④

  他家只有这么几件农具和用具,可见他家确实是穷苦的。

  据民国十年(1921)本《闽清县志·大事记》载:清同治、光绪年间,即黄乃模出生前和青少年时代,“邑大饥”。“大水,邑漂没田庐无算”,⑤屡见不鲜。

  列强欺凌,清政府腐败无能,广大民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严峻的环境,磨炼出黄乃模的坚强性格,培养出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长兄黄乃裳虽然供职于基督教美以美会,但他认定,办教育“为治本之图”,于是“竭力提倡辅助”教会创办英华、福音、培元三书院及女学。为解决师资困难,让二弟乃英辞去马尾船政后学堂月薪30元的工作,来英华书院充任月薪仅6元的英文教员职务。同时,携乃模就学于英华书院。长兄黄乃裳的教导,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乃模的学业日见长进。在英华书院就学期间,就已将汉语、英文、算术等基本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绪七年七月(1991年8月),天津北洋水师学堂落成,开始招收学生入学。“其时北方风气未开,学生入学之初,非惟于西语、西学咸所未闻,即中国文字亦仅粗通”。⑥相形之下,黄乃模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驾驶头班学生中,成绩优异是理所当然的了。当时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后来任“康济”练船管带的萨镇冰,于民国十三年(1924)任福建省长时,赠《冰雪双清》匾中说:“乃模则为余长北洋海军学堂时优等卒业者,李文忠公深器重之。”

  在学期间,总共攻读如下10门课程:

  一、英国语言文字

  二、地舆图说

  三、算学至开平方诸方

  四、《几何原本》前六卷

  五、代数至造对数表法

  六、平弧三角法

  七、驾驶诸法

  八、测量天象,推算经纬度诸法

  九、重学(力学、物理学的一个分支)

  十、化学格致(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统称)。⑦

  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于光绪六年(1880)七月奏开天津水师学堂,“挑取各省良家子弟,专习驾驶。其驾驶者,则授以天文、地理、几何、代数、平弧、三角、重学、微积、驾驶、御风、测量、演放鱼雷等项”。⑧

  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五(1884年月12月21日),李鸿章奏《天津水师学堂请奖折》中说:“盖自开堂以来,一日之间,中学、西学、文事、武事,量晷分时,兼程并课,数更寒燠,未尝或辍。叠经季考,诸生课业月异而岁不同。今年春、秋两季,经臣饬罗丰禄邀同英、俄两国水师兵官到堂会考,该兵官等佥谓,欧洲水师学堂所留以俟上练船后指授之学,此堂均已先时预课。罗丰禄亦谓,堂中所授繁难诸学,多为从前闽厂驾驶学堂洋教习所未及课。计自开堂以来,甫及三年,而驾驶班学生伍光建等三十名,均已毕业,堪上练船”。⑨

  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计30名,光绪十年十月(1884年11月)毕业,名单如下:

  谢葆璋 郑汝成 沈寿堃 陈杜衡 郑 纶

  温朝诒 伍光建 王劭廉 洪桐书 安骏元

  蔡灏元 梁汝辉 王 平 王学曾 张 浩

  王金声 陈京莹 吴怀仁 黄乃模 薛振声

  穆晋书 周福臻 王兆沨 韩 锦 祁凤仪

  赵文锦 倪居卿 伍璧瑛 崔峦峰 陈如升⑩

  这时,黄乃模与同班同学一起上“康济”练船,实习风涛沙线。这时萨镇冰署“康济”练船管带。师生再度相逢,师生感情分外融洽。时至今日,萨、黄两家成为百年世交。

  光绪十二年(1886),清政府以169多万两银向英国订购“致远”巡洋舰。十三年(1887)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命赴英国验收并接舰。黄乃模同邓世昌作为随从人员赴英国接收,驾驶飘扬着龙旗的“致远”号巡洋舰同“靖远”舰一起途经英吉利海峡——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同年底驶抵厦门过冬,十四年(1888)正月到天津,编入北洋舰队。

  同班同学谢葆璋,是著名作家谢冰心的父亲。毕业后派到“经远”号巡洋舰任二副,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民国二年(1913)授海军少将,后任北洋政府海军次长。

  郑汝成,据朱批李鸿章奏折:“查有蓝翎五品顶戴千总郑汝咸,系由天津水师学堂驾驶学生出身,曾经出洋肄业,学成回华,在船候补。该员年富力强,于船学、操务讲求精熟,堪以升署精练左营守备,”(11)充“康济”船大副。后任烟台海军学堂监督兼海军部一等参谋官。

  沈寿堃,据朱批李鸿章奏折:“查有蓝翎五品顶戴千总沈寿堃,系出洋肄业学生,回华在船候补,熟习枪炮理法,堪以署理右翼中营守备。(12)充“定远”船枪炮大副。

  陈杜衡,据朱批李鸿章奏折:“查有平远船枪炮大副千总陈杜衡,系天津水师学堂头班驾驶学生,前曾出洋肄业,才学兼优,熟谙水师操法,以之升署精练前营守备,实堪胜任。”(13)准将陈杜衡升署精练前营守备,充“威远“船操练大副。

  郑纶,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后派“致远”舰任船械三副,光绪十八年十月廿四日朱批充南洋海军”虎威“炮船管带。

  洪桐书,天津水师学堂每届驾驶班毕业生,后升署“靖远”船枪炮二副。

  祁凤仪,天津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后升署中军右营守备,充“靖远”船驾驶二副。

  伍光建(1866—1943)广东新会人。光绪七年(1881)考入天津水师学堂。十三年(1887)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回国后回天津水师学堂任教。

  光绪二年(1894年,甲午),中日关系紧张。“致远”舰担负护送运载中国陆军的兵船,增援朝鲜战场的任务。临行前,黄乃模将一柄军刀和一架单筒望远镜交给夫人刘郁仙,并将心爱的银壳6针怀表交给敬爱的萨镇冰老师,表示御寇的决心。

  9月17日晨近8时,中国陆军在大东沟登陆完毕,北洋舰队紧张的护航任务胜利完成。不久,主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准备返航。9时,北洋舰队开始例常的战斗操演。10时30分左右,操演结束,各舰准备午饭。

  这时,定远舰一名水师学堂实习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簇簇黑烟 而起,海天之际出现一支庞大的舰队。这正是搜寻北洋舰队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几乎与此同时,各舰也发现了驶来的日本舰队,一时间急促的战斗警报大作。提督丁汝昌闻报,急忙与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刘步蟾,洋员汉纳根登上旗舰定远飞桥,了望敌情,紧急商讨对策,同时,传达室令各舰抓紧时间用午饭。

  少顷,“丁统领(汝昌)挂‘三七九九’旗,命令各舰实弹,准备战斗”。并以信旗呼唤停泊在大东沟口内的另外2艘巡洋舰平远,广丙火速赶来,加入战阵。

  自丰岛海战以来,北洋海军将士“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因此,士气高涨,战斗准备十分迅速。警报余音未息,“而战斗准备蓄以整然”,“凡有乘员,俱就战斗部署”。“各舰比见旗舰定远揭扬立即起锚信号,无不竟相起锚,行动较之平昔更为敏捷,即老朽之超勇、扬威两面三刀舰,起锚费时,因之落后,然亦疾驰,竞就配备”。

  丁汝昌指挥大东沟口外的10艘军舰,列犄角贯小队阵(即双纵阵),以5浬的航速迎敌。全军分为五队,第一队定远、镇远居先,第二队致远、靖远每三队来远、经远,第四队广甲、济远,第五队超勇、扬威,紧随其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上午餐10时23分即已发现东北方向水平线上有黑烟一缕,及近,确认为北洋舰队。联合舰队速用午饭后,旗舰松岛于午后零时五分,扬挂大军舰旗于桅顶,令各舰就战斗位置。联合舰队组成鱼贯纵阵(即单纵阵)作为先锋队的第一游击队4艘快速巡洋舰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相衔而进为全军先导,准备“先向敌阵中央”,做中心突破,本队6舰松岛、千代田、岩岛、桥立、比睿、扶桑成纵列紧随其后。舰队以10浬舰速向北洋舰队航进。赤城、西京丸列入非战斗队列,置于战阵左侧。

  双方航队距离越来越近,日本海军已能用望远镜清楚地观察到,中国舰上“头盘发辫,两臂裸露而呈浅黑色壮汉,一队队伫立于甲板大炮侧,准备着你死我活的大决斗。”为了松弛舰上官兵的紧--张情绪,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下令“准士兵随意吸烟,,以安定心神”。

  丁汝昌在定远舰上,“遥望倭船作一字竖阵来扑, 快船居前,兵船继之”,判断敌舰企图直取中坚,这样,原有阵形便无法发挥后继8舰舰首主炮的威力,而这正是北洋舰队的优势所在。丁汝昌遂决定“以镇远、定远两铁甲居中,而张左右翼应之’令作犄角雁行阵”。同时规定:“(一)舰队型同一诸舰,须协同动作,互相援助;(二)始终以舰首向敌,借得保持其位置为基本战术;(三)诸舰务于可能范围之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换阵命令下达后,旗舰定远率先加速迎敌,时速为7浬。镇远、靖远、来远、致远、经远亦加速就位。济远、广甲、超勇、扬威驶至指定阵位,航程量大,所以未及到位而敌舰已至。这样,北洋舰队便形成了“人字形”(亦称“V字形阵”,“三角形的突梯阵”)定远居中,其右翼为镇远、来远、经远、超勇、扬威5舰,右翼为靖远、致远、广甲、济远4舰。

  伊东祐亨发现北洋舰队编队的弱点在其右翼超勇、扬威2舰,遂下令首先攻击右翼以瓦解全队。丁汝昌亦洞悉敌意,急令全队右转四十度,以主力舰迎敌。

  零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时,定远舰上30.5厘米主炮抢先发射,打响了黄海海战的第一炮。接着,北洋舰队各舰大炮也相继射击。日舰驶至3000米距离,发炮还击。惊心动魄的黄海决战开始了。

  日本第一游击队4舰由吉野指挥,绕阵疾驶,直扑北洋舰队右翼之超勇、扬威、集中火力猛攻。超勇、扬威攻防之力俱差,加之行动迟缓,相继中弹起火。与此同时,旗舰定远望台被敌炮击毁,在望台上督战的丁汝昌负狎,无法指挥。旗舰上的信号装置亦毁于敌炮,舰队失去了指挥和联络。

  尽管如此,形势对北洋舰队仍十分有利。由于日方阵势的漏洞,北洋舰队将日舰本队的6艘横断,速缓落后的比睿、扶桑及西京丸、赤城4舰“不能继行,终成孤军”,遭到北洋舰队的痛击,比睿、赤城首先受到重创,伤亡惨重,赤城舰长坂元八太郎也被炮火击毙。伊东祜亨见势不妙,急令第一游击队回救。比睿、赤城因此得以逃离战场,免遭击沉厄运。随后,西京丸被定远、镇远大炮击中起火,又遭到归队助战的福龙鱼雷艇的袭击,险些被击沉。醵京丸侥幸逃生,仓惶退出战斗。与此同时,吉野、浪速、松岛、高千穗、秋津洲等舰,也都不同程度中弹受伤。

  北洋舰队的超勇舰,2时23分在敌舰强大炎力的围攻下沉没。扬威舰亦于中炮起火后无力再战,被迫向大鹿岛方向退却,结果中途搁浅。2时30分,停泊大东沟口内的平远、广丙及鱼雷艇赶到,加入战阵。平远连续发炮击中松岛、岩岛,但不久亦为日舰弹中起火,3时许退同战斗,驶向大鹿岛方向暂避敌锋,以熄灭大火。广丙舰也随其脱离战场。

  此时,北洋舰队已处于敌本队与第一游击队的夹击之中,腹背受敌,转为被动,形势极为不利。

  但是,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并未因处境之凶险而退缩。丁汝昌虽身负重伤,仍拒绝进舱躲避,包扎后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同心效命”。各舰官兵“愈战愈奋,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于“陈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虽然被创多处,弹痕累累,仍奋战不止。

  在世界史上第一次蒸汽机军舰的黄海大战中,黄乃模得力地协助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东冲西闯,到处攻击敌舰,表现无比出色。在激烈的海战中,“致远”舰多处受到重伤,舰身倾斜。这时,邓世昌看到日舰“吉野”号凶狠地攻击中国舰只,立即命令:“瞄准“吉野”,开炮!“副管带复述:”瞄准‘吉野’,开炮!“可是炮手回答:“炮弹打完了。”邓世昌当机立断,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足以夺其气而集事也。”黄乃模传达邓世昌的命令:“全速,撞沉‘吉野’!这时,“致远”号甲板上烈火熊熊,硝烟弥漫。许多官兵一齐跪在甲板上,面朝祖国,向父母家邦作最后的诀别。刹那间,弹尽舰伤的“致远”号舰首的冲角,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直刺“吉野”。敌我两艘的距离很快缩短。“吉野官兵吓呆了,纷纷抱着救生圈,争先恐后跳海逃命。“吉野”舰长边穿救生衣边喊:“别慌,快放鱼雷!”

  “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机器、锅炉迸裂,舰身向左倾斜,往下沉没。黄乃模同舰上252名官兵一起,随军舰沉入大海,谁也不愿意离开军舰逃生。这位民族英雄为国捐躯时,年31岁。

  一碧万顷的黄海,狂涛汹涌,怒潮呜咽,永远怀念这位民族英雄。黄乃模英勇殉国后,清廷追加参将衔,赠武威将军。钦赐恤银五百两,祭葬银一百两,荫一子,世袭云骑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在他的故乡建造坟墓,安葬他的衣冠。陈宝琛写了墓碑。同年十月十六日(阳历12月7日),衣冠墓落成,黄乃裳写了祭文,并在墓前朗读,对于英勇殉国的三弟,寄以无限的哀思。

  黄乃模牺牲时,孤儿寡母,靠夫人女红的微薄收入糊口。

  1924年(民国十三年),肃威上将军、海军上将、福建省长萨镇冰赠“冰雪双清”匾,表彰黄乃模的爱国主义精神。

  1982年,闽清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黄乃裳、黄乃模墓列为县级保护单位。碑阴写道:“交相辉映,爱国主义精神堪称后世楷模。”

  1993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将黄乃裳、黄乃模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注:

  (1)民国十年(1921年)本《闽清县志·忠义传》。

  (2)黄乃裳、黄乃模故居神主牌。

  (3)陈宝琛撰并书:黄乃裳、黄乃模墓碑文。

  (4)闽清六都黄乃裳纪念馆藏。闽清县政协文史工作组编《闽清文史资料·黄乃裳专辑》。1982年。

  (5)民国十年本《闽清县志·大事记》。

  (6)《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7)《清史稿·兵志》

  (8)(9)《李文忠公全书·奏稿》。

  (10)《清末海军史料》上册。第438页。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

  (11)(12)(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洋务档。(作者:黄培熙 人民日报离休高级记者)

  相关专题:甲午海祭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