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舰船知识 > 新闻评述 > 正文

那些被人们遗忘的名字——中国航海寂寞英雄榜

http://jczs.news.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 10:31 中新社网站

  中新网9月15日电 原《中国海洋石油报》总编辑王佩云为了写长篇小说《郑和》,曾经到郑和的家乡云南晋宁采访。在离郑和旧居不到10公里地的抚仙湖,他看到了一种鱼,当地称为“抗浪鱼”。湖面哪儿的风浪大,这些鱼就向哪儿游,一直钻到风浪的最深处。“当时我一下子就知道,我要的感觉找到了。郑和就是一条抗浪鱼,这就是整个书的基调!”

  9月12日,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起“抗浪鱼”来还显得很兴奋。

  他显然熟悉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抗浪鱼”和他们的传奇。

  “观落叶以为舟”、“见窍木浮而知为舟”的先民是最早的“抗浪鱼”。在位于浙江钱塘江口的河姆渡,考古发现了船桨以及鲸鱼的椎骨,这记载了六七千年前,先民乘独木舟或木筏漂洋过海的传奇。

  在北太平洋,有两股洋流可以帮助他们跨越太平洋。一条是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流动。河姆渡人从钱塘江口附近出发,恰好可以借助这股洋流走向太平洋的深处;另一条是赤道逆流,处于北纬3°~10°之间,也向东流动,到达东经180°处,与南赤道洋流相遇,一分为二。其中一股向南流动,可以达到南美的秘鲁。如今北太平洋暖流和赤道逆流经过区域的太平洋诸岛上,从当地居民所沿用的语言和保留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找出与数千年前中国东南沿海民族的不少相似之处,探索到某些渊源。

  徐福大概是中国有名可考的最早的航海家,他领导了秦王朝最为壮观的航海活动———东渡扶桑。而派他出海的秦始皇,在王佩云眼中,是热衷航海事业的千古一帝。他在位12年,5次出巡,其中有4次是巡海。他还精心策划和扶持琅琊港的建设,使之成为规模空前的重要港口。王佩云说:“秦始皇一定将自己的抱负融入到了海洋中。”

  接下来的“抗浪鱼”是东晋时期的僧人法显。公元399年,年近六十的法显由陆路西行去印度,遍访佛迹达10年,写成传播佛学的一部大书《佛国记》。有意开辟水上通路的他,选择乘海船返回故土。当他最终到达山东半岛时,已是73岁高龄。

  唐朝的鉴真和尚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堪称“伟大”的航海人物。他为弘佛法,六次东渡日本。海面“风急浪峻,水黑如墨”,在“人皆荒醉”时,只有他“但唱观音”。公元753年,双目失明的鉴真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时到达日本。

  生于马背、驰骋于草原和沙漠的元世祖忽必烈,在王佩云看来,也应该在中国航海史上记下一笔。王佩云想像,忽必烈入主中原之后,以其横扫亚欧大陆的广阔胸襟,雄视汪洋大海。所以,他在位时,不仅继续发展了中国的航海事业,还注重扩充水军,发展海上防卫力量。1292年,忽必烈派出船队,让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与波斯汗阿鲁浑完婚,顺道回意大利。一行600人,分乘13艘船从福建泉州出发,乘东北季风扬帆前进,辗转两年多的时间,到达波斯湾口。

  元代还有两位杰出的航海家,但今天差不多已被人们遗忘了。汪大渊一生中曾两次远航,一次驶向西洋,一次驶向东洋。他以“非其亲见不书”的原则,采录所到之处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贸易往来之习俗,以及相互交换的主要物产,写成《岛夷志略》一书。

  周达观于公元1295年跟随元成宗的使团到真腊(今柬埔寨),在那里住了近一年,详细考察风土人情,农商百工,回国后写成了《真腊风土记》。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关于吴哥文化的直观记录。仅隔百余年,真腊迁都金边,吴哥文化随即被湮没,甚至连吴哥窟的具体位置都难以找到了。公元19世纪法国人占领柬埔寨时期,博物学家就是凭借《真腊风土记》的法文译本寻访到了“失踪”的吴哥窟。

  让王佩云唏嘘的是,最伟大的一条“抗浪鱼”郑和,最后病逝于印度附近的大海中。他的同伴将他葬身于大海,只带回一缕头发和一双鞋,葬在南京郊外的牛首山。

  郑和也是最后一条“抗浪鱼”。王佩云断言:“郑和之后,中国再没有航海英雄。”

  郑和当年在满剌加建立的货栈,得马六甲海峡之地利,曾经为大明船队往返西洋起到中转的重要作用。大明船队消失之后,货栈也随之消失。不久,这个咽喉要地被佛朗机(今葡萄牙)人占领。中国的商船再到那里,不但要被葡萄牙人课以难以承受的重税,还经常遭到野蛮抢劫。从此,中国人再也无法进入印度洋。

  王佩云曾在文章中写道:“郑和的七下西洋成了被遗忘的伟大航行。如当时的东非人所说,大明船队像一片云一样飘过来,又像一片云一样消失了。”

  “抗浪鱼”们真的被很多人遗忘了,包括最伟大的郑和。香港的梁凤仪筹拍电影《郑和》,今年春节前想和王佩云联系。她告诉秘书,有件关于郑和的事情要联系一下。秘书说:“郑和?我这儿没有他的电话啊。”听起来像是某个“经典”的笑话,但却是梁凤仪亲口告诉王佩云的。(徐百柯 )


评论】【军事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军事答疑平台
悬赏
 


首页 | 将军寄语 | 中 国军事 | 军事图片 | 武器纵横 | 周边军情 | 战略视角 | 各国军力

本网站由舰船知识主办
版权归舰船知识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